HelloKitty • 2025-08-29 13:51
168
本文由 雪豹财经社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雪豹财经社
作者:瀚星
1979 年,哈佛商学院的学生 Daniel Bricklin 与好友 Robert Frankston 以简化财务计算为目的开发了一款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它被认为是办公软件的开端。
三年后,微软推出了首款电子表格软件 Multiplan,并在 1985 年将这款软件升级为 Excel,凭借低使用门槛的图形界面迅速风靡全球。
1993 年,微软将 Excel 同 Word、Powerpoint 一同整合进 Office。至此,第一个划时代的办公软件套件诞生,并且统治了整个 PC 时代。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的文档+邮箱的工作模式开始变得不再便捷,在多个软件间频繁切换大大降低了办公的效率,即便 Office 仍然是办公软件领域的绝对霸主,但办公软件的形态即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2006 年,谷歌推出了一款在线协同办公软件 Google Docs,首次实现了基于云的在线办公,允许用户与他人一同实时在线协同编辑同一个文档,协同办公的时代正式到来。
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做一款足够好的办公产品首先一定要是全球普适的。因此,两代办公软件的代表产品 Office 和 Google Docs 有一个共同特点:功能全面、使用门槛低。
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乃至现在的 AI 时代后,虽然诞生了如 Slack、Zoom、Notion 这些优秀的 Saas 办公产品,但却一直没有出现一款大而全的办公套件第三次定义这个时代的办公形态。
今年 7 月,飞书 CEO 谢欣曾对外表示,“Office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我们想做新时代的 Office。”而在此前的数十年间,Office 是改变了几代人全球办公方式的划时代产品。
“海外优秀的办公软件单品普遍都是从服务小微企业起步,但随着它们的规模增长,也要面临解决更多、更复杂问题的诉求。”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告诉雪豹财经社她的观察。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全球办公软件的发展趋势。
飞书诞生于字节跳动这个庞大的组织,“All in One”是飞书长期坚持的战略,做一款大而全的办公套件,满足更多的企业更复杂的办公诉求是飞书的优势所在。
就像微软用 Office 一个办公套件就解决了 PC 时代几乎所有的办公需求,30 多年后,今天的飞书,也要通过出海,迈出成为新时代“Office”的关键一步。
“飞”向海外
尽管 Office 诞生于美国,但如果在今天跟一个美国人说起 PPT 或者 Excel,他可能第一时间很难反应过来你在说什么,而他们更习惯于用 Slides 来指代 PPT,用 SpreadSheet 来指代 Excel。
这种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简单交流,放在出海的背景下则会变得更加复杂。
即便是不考虑语言和时差上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常用什么表情包?有哪些特殊的表达习惯?对 UI 有哪些使用偏好?甚至是当地人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PC 的性能能够运行多复杂的程序?这些都要被纳入考量。
一个简单的沟通环节都变得如此复杂,而大到管理全球约 7000 家门店、7 万员工则是一个复杂百倍的事情。
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是飞书的资深用户。
2022 年,霸王茶姬最开始仅在公司总部办公区使用飞书。一段时间后,打算进一步将飞书推广到每一个线下门店。到了 2024 年,霸王茶姬从总部到门店的 7 万名伙伴已经全员接入飞书。
“飞书已经从一款办公工具变成了霸王茶姬这家公司的数字底座之一。”8 月 27 日,霸王茶姬首席技术官汤海涛在一个公开演讲中表示。
飞书和霸王茶姬的合作不仅限于国内,在出海的过程中,霸王茶姬遇到的一大问题是,公司王牌产品、一年卖出超过一亿杯的伯牙绝弦如何在全球约 7000 多家门店里做到口味一致。
要做到“千店一杯”,同一味道,就必须做到标准化的经营。霸王茶姬通过飞书打造了一套面向全球的组织操作系统,从门店发声、战略协同到服务支持,构建以连接、反馈与闭环为核心的数字协同能力体系,为出海过程中的统一标准、高效协同提供了可靠支撑。
飞书的 AI 智能问答系统还能 7*24 小时为全球门店的伙伴随时解答问题,帮助门店伙伴自助获取运营知识,支持关键词识别、上下文追问与图片解析,系统每日处理大量门店问题,服务台问题 AI 解决率 96%。
汤海涛透露,为使全球伙伴能更好的理解东方传统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理解霸王茶姬的企业价值观,公司进行的尝试之一是在飞书上搭建了“茶茶圈”。飞书上汇聚了 7 万多名门店伙伴,每天有超过 2 万人活跃发帖、评论和点赞。“借助飞书,霸王茶姬的全球伙伴能够表达真实想法,也能相互了解。”
飞书不仅仅是众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选择,同样也获得了海外企业的青睐。
日本永旺株式会社是由 142 家企业组成的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在日本 9000 家永旺超市里,每天有 1200 名试吃促销员负责将商品的样品提供给客人试吃,这也是永旺超市的一大特色商业模式。
但这些试吃促销员的排班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此前,永旺更多的是依赖人工制作排班文档,并通过邮件同步信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发 3000 多封邮件。
2024 年 5 月,永旺示范服务公司打算进行系统的全面升级,原本的方案是砸下 1 亿日元开发一套全新的定制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包含了 200 多个流程,57 个子表,2721 个字段,以及 850 多个公式列,其中还有 400 多个跨行跨表公式等等,涉及员工排班、案件分配、合规追踪等多个环节。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永旺发现,飞书的多维表格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地胜任这项任务。为了满足永旺的需求,飞书多维表格研发团队用了 5 个月的时间解决了数据量大、匹配规则复杂、性能卡顿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最终,多维表格团队交付了一个可以在秒级处理近百万级数据的系统,不仅让永旺实现了对 1200 名员工、35 个中介公司、9000 个店铺的试吃环节管理,还打通了企业案件、考勤、人事、请求管理,以及会计系统的全链路。
走向全球,为飞书打开了一条全球一体全速增长的新路径。
飞书的出海基因
作为 AI 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平台,飞书在国内已经有成熟的一体化产品功能和 AI 能力。
起源于字节跳动内部孵化的一款办公效率工具,经过 9 年的发展,飞书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办公软件生态,并且也开发出了像多维表格这样的办公领域的“杀手级”软件。
今年 7 月,飞书又对产品线进行了一次 AI 升级,并推出一系列围绕 AI 打造的新产品,包括知识问答、AI 会议纪要、Aily 智能助手、飞书妙搭等。
但要做好出海,只是将现有的技术和经验复用到海外市场还远远不够。
林婵回忆,在飞书创立之前,字节内部尝试过很多种国内外的办公软件,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是,国内的人觉得国外的软件不好用,尤其在移动端的使用体验更差。与此同时,国外员工由于办公习惯不同,也用不惯国内的办公软件。
这导致了当时字节内部面临办公工具反复切换的问题,甚至到了“一年换一个工具”的地步。最终,字节下决心做一款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办公工具,飞书应运而生。(编者注:最初立项时名为 Lark,后来正式对外开放时,飞书作为国内版本推出,而 Lark 则成为海外版本的品牌名称。飞书与 Lark 本质上是同一款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的不同市场版本。)
因此,飞书从创立之初就是含着全球化“汤匙”落地的。“如果当初字节不做全球化,就没有飞书了。”林婵告诉雪豹财经社,带着全球化基因而生的飞书一开始就对出海这个问题思考地很深入。
飞书团队认为,企业出海主要面临三大核心问题:组织压力、文化冲突、AI 焦虑。
管理任何一个超过千人的组织都是不容易的,如果这些员工还分布在全球各个不同时区,说着不一样的语言,那管理的难度将会翻上几倍。
作为字节跳动这样一家全球化公司的工具,飞书一开始就在跨地区、跨时间的协同能力上做了部署。比如,飞书的日历会直接显示各个时区的时间,用户可以直接订阅自己常用的几个时区,同事之间可以通过日历很快找到一个对所有人都合适的开会时间。
而在 AI 能力日益成熟后,飞书的跨国协作能力也在不断完善,接入大模型后,飞书的实时翻译功能也变得更好用了。不同语言的员工可以在会议上放心地使用母语进行沟通,飞书会将实时翻译的字幕显示在其他人的屏幕上。
随着 AI 功能的进一步提升,未来甚至可以做到“同声传译”。
在解决了语言和时间的问题后,文化冲突也是一家出海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例如,在不同肤色的国家,当地人常用的 Emoji 表情的肤色是不同的;在国内常用的表达“OK”的手势,在欧洲一些国家会引发歧义。哪些地区能用手势、哪些地区要替换成英文字母“OK”,都要做好细致区分。
这一类文化差异的例子还有很多,而对于飞书而言,这些问题在产品初期就已经被充分考虑并体现在产品的各个使用细节上。
在 AI 时代,许多企业患上了 AI 焦虑症,他们认为不做 AI 就会不进则退,但 AI 本身又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技术。
飞书此前很少提 AI,一直到 2024 年上半年结束,飞书都没有在公开场合对外提及过自己的 AI 能力。飞书团队认为,只有当自己的 AI 功能“能用且好用”之后,才能拿出来说。
过去一年,飞书的用户们开始发现 AI 的相关功能越来越有效果,也开始更多地使用,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办公效率,也缓解了出海企业的 AI 焦虑。
飞书商业化南区总经理熊飞表示:“随着 AI 技术深化应用,飞书将进一步强化合规方案、AI 与协同能力,助力中国企业从‘中国品牌’成长为‘全球品牌’。”
与全球企业一同增长
在解决了管理上的问题后,出海企业还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合规。
合规是一柄悬在出海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数据资源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在数据监管上,各个地区也有明显的差异。比如:欧盟的相关法律体系更全面,执法力度更强;美国的立法与监管分散化,对于敏感数据实行强管控;俄罗斯对数据本地化有严格要求。
飞书拥有国内协同平台中最完整的全球可⽤跨境合规解决⽅案,⽀持多地理位置数据驻留服务,员⼯数据分布式存储在不同节点,能够满⾜主流出海⽬的地的合规要求。
在协同办公方面,飞书通过多语言翻译、多时区管理等功能,实现高效跨域协同。值得一提的是,多语言翻译并非简单地通过大语言模型对文本进行不同语种的翻译,由于不同语言在表达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时的长度不同,这也会影响到页面布局和 UI 设计等环节,必须进行调整和适配。这也对飞书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飞书认为,中国企业的出海历程通常经历三个关键阶段: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和全球化组织建设。每个阶段都面临独特挑战,而飞书通过差异化解决方案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赋能体系。
在产品出海阶段,飞书能够打造组织级语⾔能⼒,覆盖 20 多个常⽤语⾔实时翻译,提升跨域协同效率。并且可以借助多维表格等工具,零代码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
在品牌出海阶段,飞书⽀持多语⾔职位发布与简历筛选,方便企业进行全球化⼈才招聘与管理,国内沉淀的最佳实践 SOP 也能快速复刻到海外。
在最后的全球化组织打造阶段:飞书投⼊数⼗亿元搭建的全球合规安全体系,⽀持多数据中⼼节点部署,还支持⽂化融合与管理适配。
日益完善的企业出海服务能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
消费电子品牌安克创新借助⻜书连接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沟通需求,统⼀了协作平台,突破了时区和空间的限制。多语⾔实时翻译功能解决了沟通不充分的痛点,由此显著提升了“多国战队”的⼯作效率。
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利用飞书构建了全体员⼯⽇常沟通、任务协作、项⽬管理的全球统⼀办公平台,⽀撑蔚来全球研发中⼼(圣何塞、慕尼⿊、上海等)的项⽬协作。
飞书的产品力获得了众多出海企业的认可。据林婵透露,飞书大多数新客户都是老客户带来的。
对于飞书而言,无论是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更大的增长空间,还是在 AI 时代成为新一代的“Office”,出海都是必须走下去,并且必须走好的一步棋。
全球市场版图重构的今天,中国企业的出海征程已从“试探性迈步”转向“系统性布局”、从“浅滩试水”迈向“深海航行”。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出海企业已超 70 万家。随着中国全球化业务从传统欧美、东南亚市场逐步拓展至中东、非洲等新兴区域,越来越多企业正迈入全球化“大航海时代”,而飞书这类深潜者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同行者——不仅提供“浮筒”,更能锻造在深海中航行的“潜艇”。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双重浪潮下,这场远航才刚刚启程。
封面来源:飞书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