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还是出手了

HelloKitty 2025-09-23 15:31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676

本文由 猎云精选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猎云精选

作者:孙媛

阿里到店,又有新动作。

9 月 20 日上午,淘宝闪购启动到店团购业务,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且团购商品除淘宝闪购外,支付宝、高德 APP 也均有入口。

这意味着,到店团购已同时布局阿里体系最大的三个流量端口。

此举,不得不视为阿里提速到店进程。

就在 9 月 11 日,高德才刚刚三月磨一剑,发布“扫街榜”以其“导航”到店消费,覆盖餐饮、酒店、景区等业态,并同时放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给出超 10 亿补贴等鼓励到店消费。

结合高德地图 CEO 郭宁说“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可以预见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的推出,旨在承接“交易”,意与扫街榜的“真实内容”形成深度协同,目的构建“发现-决策-购买-核销”的到店消费闭环。

而这一步,亦标志着淘宝闪购的业务版图已从“即时到家”延展至“线下到店”。

阿里朝着本地生活的另一腹地,正即将发起猛攻。

从外卖到到店,淘宝闪购“水到渠成”

在淘宝闪购页面,定位上海,可以看到平台已经将“到店团购”放置在闪购板块的一级入口。

其和美食外卖、超市便利、特价酒店等细分业务并列,紧邻“盒马鲜生”,彰显了到店团购业务的重要战略地位。

打开后,团购新人福利可低至 9.9 元起到店吃,且新人专享限时补贴。

根据页面呈现信息来看,其多元餐饮品类既包括桂满陇、新旺茶餐厅等全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也涵盖楼下酸奶、冯校长老火锅等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特色餐饮商户和地方品牌。

来源:淘宝截图

价格上,原价 24.8 元的满巍明招牌生炸鸡架 1 份+脆皮小鸡腿 3 个,售价 19.9 元,为原价的 8 折,原价 212.9 元的桂满陇“沐夏寻味”双人套餐售价为186元,折扣为 8.7 折。

据悉,到店团购业务跟外卖业务一样,也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携手布局,待运营成熟后,该团购业务将逐步扩展至全国 50 多个一二线城市。

仅从此次释放的信息来看,到店团购没有像高德扫街榜那般高调官宣。

结合“试点”二字,也更像是到店业务商业化的一次低调试水。

不过,阿里入局到店交易这一步,早有端倪可循。

在阿里 Q2 财报会上,阿里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曾透露:“闪购业务目前已有约 1.5 亿  DAU,这些用户也有一些到店自提和团购的需求。我们会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尤其跟到家业务协同,考虑给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也正在一些城市做测试跟探索。”

9 月初,阿里有意涉足团购业务的消息就开始传出。

当时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阿里近期的业务调整将聚焦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包括重启口碑网以及高德地图开展自营团购业务,高德地图将在此次业务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正积极搭建相关产品能力。

随后,便可以看到,高德打响了阿里到店团购的第一枪。

不仅针对出发地或目的地是线下商家的用户,发放价值 2 亿元专属到店出行补贴券包,还发放 9.5 亿元消费券,鼓励用户前往烟火好店体验优质服务。

另外,还将通过首页 AI 推荐、搜索热词推送、导航语音播报等方式,每天要为优质烟火小店提供 5000 万流量的精准曝光;同时提供 3000 万元平台激励,广泛邀请行业达人帮助小店制作优质推广内容。

一套鼓励用户到店消费的组合拳加之“扫街榜”做导航,给到店交易埋下伏笔。

不到 10 天,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就作为“交易、核销”的关键一环迅速补齐。

对于团购业务,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以“水到渠成的业务发展”来形容,并表示“将继续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更好支持商家发展。”

从淘宝闪购的发展历程来看,其首征外卖的表现的确给阿里加码本地生活提供了不少底气和支撑。

自今年 4 月,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覆盖 50 个城市,成为淘宝首页一级入口以来,其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上线 4 个月,月度交易买家数从 1 亿激增至 3 亿,用户增速达 200%。

据淘天公布的信息,今年 7 月,有 395 个非餐品牌商家在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66 个品牌破千万,8 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达到 1.2 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到 8000 万单。

而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淘宝闪购的强势崛起,也让阿里受益匪浅。

Q2 财报披露,在淘宝闪购快速增长推动下,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 892.52 亿元,同比增长 10%,超过彭博分析师一致预期;淘宝闪购快速取得阶段成果,8 月前三周带动淘宝 app 的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25%。

就连阿里 CEO 吴泳铭都直呼,“我们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赢得消费者心智。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

由此可见,在团购上线之前,淘宝闪购已经通过即时零售搭建好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通过导入巨大的C端流量,成为 B 端生意增长的新风口。

现在,由淘宝闪购来承接到店交易,又可以用大量积累的商家和消费者来为团购提供“复用”,无疑是在释放更大的想象力。

阿里加码,巨头肉搏上演攻防战

阿里入局到店,除业务“水到渠成”外,还有一个业绩因素是:有利可图。

参考本地生活头号玩家美团的商业模式来看,外卖是流量,到店是利润。

以 2021 年为例,美团到店业务营收 325.3 亿元,利润 141 亿元,反观以外卖为主的到家业务,营收 963 亿元,接近到店营收的3倍,但只获得 61.7 亿元的利润,不到到店业务的 1/2。

再到 2022 年 Q1,美团最后一次单独披露到店及酒旅业务的业绩,其经营利润率高达 45.6%。同期收入占比超过 50% 的外卖业务,利润率仅有 6.4%。

两组数据相结合,无不在佐证到店是个现金牛业务。

于阿里而言,外卖补贴成功扩大市场份额后,到店团购可以优化效率、提升利润,进入创收增利的第二阶段。

而除了这些考量外,淘宝闪购做到店团购,还得放置到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去解读。

事实上,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征战本地生活服务。

阿里此前收购口碑网,推出“淘点点”平台,上线口碑独立 APP,以及后来饿了么与口碑整合“到家”“到店”业务,2021 年将饿了么、飞猪、高德正式整合为“本地生活服务板块”,2023 年 3 月,口碑纳入高德地图的体系,均属于相关探索,动作颇多但收效甚微。

但时至今日,故事有所不同。

今年 6 月,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再扩容,饿了么、飞猪合并入内。

彼时,阿里 CEO 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就表示,“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在 2026 财年 Q1 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他还把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列为阿里集团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之一。

他强调:“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并不是着眼于单一消费品类的竞争,而是满足 10 亿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塑造 AI 时代大消费平台的商业形态。”

这些话术,意味着阿里的大消费平台是在将远场电商、近场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纳入同一体系去打通和协同,做生态价值的深度融合。

由此可见,这次攻入到店,于阿里战略层面的举足轻重。

而阿里的正式入局,亦让赛道的玩家们贴身肉搏上演攻防战。

就在高德推出扫街榜的当天,赛道“守擂”者美团和“跨界玩家”抖音都进行了反击。

美团旗下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首批覆盖超百万家高分堂食餐厅,并同步发放 2500 万张大额消费券,此前美团还悄然上线美食社区 APP “鸭觅”,主打“拒绝商业化”的真实评价生态,甚至明确“打广告就封号”。

抖音则跟进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保护现有市场,针对人均百元内商家提供流量激励与达人探店资源。

另外,在高德首个生活服务榜单“扫街榜”公布上线首周成绩的前两天,小红书以“小红卡”为矛,也开启到店业务的“抢滩战”。

据悉,这款本地生活产品年费 168 元,持卡用户可在上千家合作门店享受全年 9 折优惠,覆盖餐饮、休闲娱乐等多个场景,商家仅需支付 0.6% 支付手续费,目前首期已面向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开放。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达 35.3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2.6%。

巨头围猎万亿市场之下,“到店”之争或仅是开始。

(首图来源:阿里巴巴)

微信图片_2025-06-24_142932_329.pn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