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DeepSeek梁文锋

HelloKitty 2025-03-04 11:29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222

本文由 Tech星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Tech星球

作者:任雪芸

AI 大模型 DeepSeek 凭借好用、开源、免费三大特点火爆全球,成为史上最快突破 3000 万日活跃用户的 APP,如今当下各行各业都在被 DeepSeek 化。

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在爆火之前,外界知之甚少,它极少出现在媒体报道、猎头招聘、同行调研之中,也从未像“AI 六小龙”那样激起过市场的水花。

它的创始人梁文锋同样为人低调,网上关乎他的资料只有寥寥数语,能查到的公开演讲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就算是大模型行业的从业者,在谈论起 DeepSeek 时也并没有特别在意。“2023 年时在猎头的推荐里看过,但当时压根没关注”,一个大模型从业者称。“过去几年时间,焦点集中在大模型‘六小龙’身上,对 DeepSeek 的研究局限于过往的产品上。”一位投资经理称。

可现在则完全不同了,同行、投资机构们都在寻找梁文锋。

“准确来说,我们是在 DeepSeek 开源推理模型 DeepSeek-R1 之后,开始格外重视这个产品”,上述大模型从业者称。DeepSeek-R1 开源后,众多业内人士重新审视 DeepSeek 的技术实力。

与此同时,投资机构们纷纷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地试图接触更多与 DeepSeek 相关的人员。“我们当然想见到梁文锋”,一家私募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称。

但就像爆火之前那样,DeepSeek 和梁文锋依旧隐身在这波热潮中,没人能轻易找到他们的踪迹。

一天近百人造访 DeepSeek 办公地

“戒备森严”,这是在汇金国际大厦某公司工作的一位员工,春节后复工首日最直观的感受。2 月初,当她踏入大厦,便敏锐察觉到安保状况已截然不同,严格程度远超以往。“后来听安保人员告知,原来 DeepSeek 和我们在同一栋楼办公。”

随后的一周时间,伴随着 DeepSeek 的热度飙升,汇金国际大厦成为了炙手可热的 “打卡点”。一位大厦工作人员称,最多的时候一天前来造访人员有近百位。

可这些“造访人员”,大都只留下了败兴而归的背影。“尽管网上能查到 DeepSeek 的具体办公地址,但安保人员都不会透漏其所在的具体楼层,更别期望能见到他们的员工了”,上述员工称。

寻找 DeepSeek 和梁文锋的造访人员中,久违地嗅到市场机遇的投资机构们也在发力。

一位投资经理告诉 Tech 星球,找到 DeepSeek 工作人员,甚至创始人梁文锋的联系方式都不难,但难在和他们进行沟通,“通过过去在 AI 行业积累的人脉,我加了几个 DeepSeek 的员工,但没得到太多的反馈。”

另一位投资经理也表示,过年期间都在想办法联系 DeepSeek,但实在没什么结果。

一时间,那些曾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与 DeepSeek 有过交集的人,无论关联多么微不足道,都成了众人竞相挖掘的“富矿”。

一位曾为 DeepSeek 发过招聘需求的猎头称,“DeepSeek 最热的那几天,我被不少人问过 DeepSeek 相关的问题,有的是打听招聘需求,有的则是打听这家公司的情况。”

而一位曾被 DeepSeek 邀约前去面试的从业者,在和周围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也被不少“陌生人”添加了微信。

外界近似狂热的关注包围了 DeepSeek 这家企业,但它从始至终没有向外透露出期待交流的信号。

春节后复工不久后,DeepSeek 通过汇金国际大厦物业对外反馈,婉拒了所有采访请求,表示将专注于自身的研究与发展。从爆火至今,梁文锋也只短暂出现在公众视野。

但尽管如此,围绕 DeepSeek 和梁文锋过往经历的相关讨论依旧火热。

“节后一个月,我们的工作还是围绕 DeepSeek 研究展开的”,上述投资经理称,他几乎看完了过往梁文锋和 DeepSeek 的所有公开资料。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 DeepSeek 和梁文锋的讨论也在持续涌现,从技术宅们探讨 DeepSeek 模型的架构优化,到商业人士分析其潜在的市场估值,大家的热情不减。

随着外界对 DeepSeek 和梁文锋的探寻愈发深入,这家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似乎变得更加神秘,每个人都想解开围绕在它身上的诸多谜团。

投资机构与 DeepSeek:

融资热潮下的错位博弈

相比外界好奇的目光,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们嗅到的则是金钱的味道,他们最终是想挤进 DeepSeek 的投资者行列。

就连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对 AI 投资的态度,也因为 DeepSeek 发生了逆转。朱啸虎曾表示不再投资大模型公司,但 DeepSeek 改变了他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怀疑态度。

他在接受腾讯新闻访谈时称,如果 DeepSeek 开放融资,他肯定会参与投资,因为“见证人类 AGI 的诞生”意义重大。甚至于,他表示价格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参与在这里面。

另一位投资人也表示,如果真的能参与到 DeepSeek 的投资中,谁还会去纠结价格和份额呢?

可是,与一级市场投资人们表现出的热切不同,过去 DeepSeek 都未曾有过外部融资的记录,而当下,也没有释放出需要融资的信号。

根据企查查显示,DeepSeek 背后的杭州深度求索公司,梁文锋直接、间接持有 84.29% 的股份,他拥有对 DeepSeek 的绝对表决权。

爆火之后,不少投资人找上了 DeepSeek 负责 IR(投资者关系)的团队。其中一位 PE(私募股权)投资人称,他们一直在与 DeepSeek 接触,希望能够获得投资份额,但 DeepSeek 清晰地表示:目前并未开放融资。

在梁文锋个人从业的履历中,钱似乎并不是阻碍其创业的核心因素。梁文锋旗下量化对冲基金幻方量化的利润支撑了其对 DeepSeek 的投入。

幻方量化成立于 2015 年,最初的主体是浙江九章资产,2016 年又成立了宁波幻方量化。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浙江九章资产管理规模在 100 亿元以上;截至 2024 年 4 月 26 日,宁波幻方量化的管理规模也达到 100 亿元以上。

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得梁文锋在投身 DeepSeek 发展时,拥有了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

但 DeepSeek 依靠自身资金支撑发展的模式,以及在市场上日益攀升的热度,也让不少投资人望而却步。

“一方面是对方多次明确了不融资。另一方面,根据现在 DeepSeek 的热度,它的估值肯定超乎我们能承受的定价,投不起”,一位 PE 投资人称。

按照彭博调研分析师对 DeepSeek 中位估值的预测,DeepSeek 的估值可能达到 300 亿美元。而这个价格近乎当下“AI 六小龙”估值的总额。

但梁文锋并非没有考虑过融资,在“暗涌 Waves”在 2023 年对梁文锋的专访中,他透露曾主动与多方出资者交流,试图引入资金助力 DeepSeek 发展。但洽谈让矛盾凸显 —— 风险投资(VC)机构受退出机制限制,急于让项目商业化以快速回笼资金、获取收益。

而梁文锋为 DeepSeek 规划的发展蓝图,核心是“研究先行”。这种理念差异,成为横亘在 DeepSeek 与 VC 间的巨大阻碍。即便是今天,这一矛盾也不能轻易化解。

等待下一个 DeepSeek

3 月 1 日,DeepSeek 团队的知乎账号发布了第一条动态,首次对外公布了 DeepSeek-V3/R1 推理系统的优化技术细节、成本利润率等关键信息。

基于理论计算,DeepSeek 称其 AI 模型的推理服务有 545% 的“成本利润率”。这意味着,每花费 1 美元成本,DeepSeek 就能赚取 5.45 美元利润。

但 545% 仅仅是一个理论数据,实际上“夜间折扣”、“V3 低价策略”、“网页/App 免费入口”都是影响这个数据的因素。

545% 这个理论上的数据,就像当下的 DeepSeek 所处的最佳境遇,谁也不知道它能否持续,以及持续多久。

一位大模型行业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DeepSeek 面临的挑战已经来了,“DeepSeek 这次让市场震惊,其实代表的是开源的胜利。”

在他看来,开源模型一方面要持续推出能与闭源模型比拼的产品非常难,另一方面,开源模型企业也避不开商业化和变现的话题,它要想持续下去,必须找到变现的方式。

不久前,心资本的合伙人吴炳见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感慨:称他去年的时候去问 DeepSeek 的人,“为什么你们的模型做的那么好”,对方回答说因为我们老板自己读论文、写代码、做招聘,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出效率。

面对下一轮的挑战,DeepSeek 团队不容有丝毫懈怠。“他们团队肯定要打起精神做大模型各种技术问题的探索,不然可能也会落后”,上述从业者称。

而对于错过了 DeepSeek 的投资人们而言,当下正是他们重新审视过往影响投资决策关键因素的时刻。

一位投资人反思,比如看团队,梁文锋的团队是有着量化基金背景的团队,做 AI 开源模型,这不符合过往的经验。再比如,看商业模式,风险投资倾向于明确的商业路线,但就算在今天,也很难看清 DeepSeek 未来的商业走向。

“DeepSeek 的爆火,给了我们一次重新思考的机会”,在他看来,DeepSeek 打破了过往投资的常规认知,修炼出更强的前瞻性与包容性,才是不错过下一个 DeepSeek 所需要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DeepSeek 打破巨头了在 AI 领域的叙事,现在投资人们迫切希望在下一个 DeepSeek 出现之前,抓住它。

微信图片_20250103163534.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