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合伙人大瘦身,为何“十八罗汉”仅剩4人?

HelloKitty 2025-07-03 14:3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313

本文由 BT财经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BT财经

作者:梦萧

6 月 26 日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集团发布 2025 财年年报,财报显示,2025 财年阿里营收 9963.47 亿元,同比增长 5.86%,净利润同比增长 62.4% 至 1259.76 亿元。

更让投资者关注的是,张勇作为阿里前掌门人,竟然从阿里合伙人序列中消失,和张勇一道从阿里合伙人退出的还有戴珊、方永新、彭蕾、宋洁、孙利军、武卫、俞永福、朱顺炎等 8 人,9 位合伙人同时退出,在阿里 26 年的发展史上也属首次。至此阿里合伙人还剩下马云、蔡崇信、樊路远、蒋凡、蒋芳、蒋江伟、刘振飞、邵晓锋、童文红、万霖、王磊、闻佳、吴泳铭、吴泽明、俞思瑛、张建锋、郑俊芳等 17 人,合伙人数量为历史最少。

逍遥子张勇从阿里合伙人序列中的退出,也意味着曾经阿里的“十八罗汉”已所剩无几。

逍遥子时代终结

2023 年 7 月,张勇卸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吴泳铭接棒。同年 9 月张勇再度卸任阿里云董事长和 CEO,至此张勇在阿里的纸面职务只有一个阿里合伙人。随着张勇等 9 位从阿里合伙人的退出,基本意味着张勇的时代终结。

2007年,张勇还在盛大担任总裁和首席财务官,一个猎头的电话把张勇带到了杭州,也定下了阿里随后十余年的发展基调。

按说,上海财经大学毕业读过 MBA 这种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循规蹈矩,中规中矩,但张勇骨子里强烈的野心和创造欲征服了马云,在马云问张勇为什么会选择阿里时,张勇回答称“我已经干过一个 30 亿美元企业的 CFO 了,我想干一个 300 亿的。”正是这句话打动了马云。

这一年张勇 35 岁,这一年也正是国内电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张勇给自己起了逍遥派的创派祖师爷逍遥子的花名,空降至阿里,担任淘宝网的首席财务官。

此时京东已经开始布局线上交易市场,淘宝尽管也已经有了淘宝商城,但处于初期阶段,张勇到淘宝的第二年,淘宝才刚刚成立了商城事业部,单月交易额才刚刚突破百亿大关,在阿里并不受待见。2008 年年底,整个淘宝商城团队只有 20 多人,张勇不忍心看着它解散,就接管了业务,2009 年 7 月开始独立运营。

张勇通过双十一的冷门的“光棍节”,让数以万计的用户记住了淘宝商城,2009 年双十一成交额达 5200 万元,张勇的这一决策成为后期“双十二”,“618”等电商狂欢节定下了基调。

张勇在阿里的另外一重大功绩就是分拆出天猫,当时淘宝的商家良莠不齐,假冒劣质产品众多,自身口碑遭受严重挑战,对此张勇在淘宝商城之外分拆一个天猫,他对天猫和淘宝的规划非常明确,将二者的商家做出隔离,有实力且体量大的商家将入驻天猫,而体量不够的中小型商家则留在淘宝。天猫严卡入驻条件,商家口碑良好,淘宝在全面、零售方面占据市场,天猫则在口碑方面与京东抗衡。

2019 年 9 月 10 日,在张勇入职阿里 12 年后从马云手中接棒,开启了自己的时代。2019 年至 2023 年,阿里在张勇的掌舵下,营收分别为 5097 亿元、7173 亿元、8531 亿元和 868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26%、40.72%、18.93%和1.83%。2019 年和 2020 财年净利率分别高达 27.54%、19.98%。

马云曾经说过自己最讨厌的人是会计和律师,也最讨厌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他经常开玩笑式的调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当 CEO。”但是张勇这个 CFO 当上了阿里的 CEO 并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

随着马云的淡出,作为阿里精神领袖,马云承载的社会关注度远非张勇可比,在随后几年,受困于疫情等客观原因,阿里有些步履维艰,业绩增长创下历史新低,张勇主动提出改革,自己也卸任董事局主席。

这次阿里合伙人的剧变,让阿里合伙人成为史上最精简的合伙人团队,为阿里的灵活性提供了基础,却也几乎抹去了逍遥子张勇的痕迹。

“十八罗汉”仅剩四人

1999 年,在湖畔花园的一栋旧楼里,十八位志同道合者聚集一堂,听马云激情演讲,共同开启了一场创业冒险。马云强调,创业资金必须是个人的闲钱,不可借贷,因为风险巨大。这次聚会集资 50 万元,成为阿里的启动资金。参会的十八人也被后来称为“阿里十八罗汉”。

参会的 18 人成了阿里的创始人,具体名单如下:马云、蔡崇信、张瑛、孙彤宇、彭蕾、金建杭、吴泳铭、戴珊、蒋芳、盛一飞、谢世煌、楼文胜、麻长炜、金媛影、韩敏、周悦虹、师昱峰和饶彤彤。其中有马云的妻子张瑛也有马云的学生戴珊。马云曾做过英语老师,而戴珊便是马云带过的最后一批学生。那年期末考试之后,马云便辞去教师之位,毅然走上了创业之路。1999 年,接到马云一起去杭州创业的邀请的戴珊,只用了 5 分钟便做好了决定:去!

早期阿里创始人团队月薪仅 500 元,靠步行和吃泡面节省开支,马云提议大家留下基本生活费,其余全部投入,这一决定奠定了阿里巴巴初创的基石。

喊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中国第一个 B2B 电商平台诞生,2014 年阿里在美股上市。上市首日截至收盘,股价暴涨 38.07% 报 93.89 美元,市值达 2314.39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至此,阿里执行主席马云的身价也达到 212.12 亿美元,超过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

截至 2025 年最新公开信息,阿里巴巴最初创立时的“十八罗汉”成员中,随着年报披露的 9 位合伙人退出,除马云外,‌仍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的仅剩蔡崇信、吴泳铭和蒋芳三人。其中‌蔡崇信‌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负责战略投资和全球业务拓展,是当前合伙人核心成员。吴泳铭为阿里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蒋芳‌担任集团副首席人力资源官,长期负责企业文化与组织治理,持续参与管理层事务。

张瑛作为马云的妻子很早就退出管理层,专注家庭。孙彤宇 2008 年离职自主创业。金建杭、吴泳铭等淡出业务一线,转向投资领域。盛一飞、麻长炜等曾长期任职技术部门,但未进入最高管理层,近年动向较少公开。

至此阿里“十八罗汉”的元老时代渐进落幕。彭蕾、戴珊作为“十八罗汉”中的最后两位女性创始成员离场,或标志着阿里“草莽江湖文化”的落幕;曾创造“双 11”神话的张勇彻底退出,更暗示着电商旧模式的退场。

“风清扬”展露回归迹象?

淡出阿里许久的马云,在 2025 年初开始展露回归迹象。尤其是在年初的高层民营经济座谈会,与任正非、马化腾等同坐第一排,被视为重回商业核心圈的信号。

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后,2 月 20 日马云又走访阿里西溪园区,视察闲鱼、夸克等部门,身着阿里纪念服向员工致意。同期突访长沙盒马门店评估新零售业务,都被外界视为马云回归阿里的表现。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马云回归阿里做的首件大事就是“调整合伙人”,此次调整被内部称为“史上最激进调整”。

阿里最近多年增速放缓,在拼多多以及京东的双重夹击之下,存在感被严重削弱,这和此前阿里的“诸侯分治”有较大关系,至此淘天、本地生活、大文娱等山头被彻底削平,所有业务线决策权收归蔡崇信与吴泳铭组成的“双核”。

从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可以看出,目前核心决策成员共有 5 人,除马云和蔡崇信为永久合伙人外,另外三位核心成员是吴泳铭、蒋凡、邵晓锋。

吴泳铭在 1996 年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就跟随马云,加入了中国黄页(马云在阿里巴巴之前创建的公司),并负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网站的技术开发工作。 1997 年,吴泳铭跟随马云进京,做当时外经贸部的网站,一人负责网站技术开发。是阿里 004 号员工,也是阿里第一位程序员。邵晓锋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支队一大队大队长。2005 年 3 月加入阿里,担任阿里网络安全部总监,现为阿里合伙人、阿里首席风险官,阿里集团资深副总裁,蚂蚁集团执行副总裁。

39 岁的蒋凡为 17 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回归成为新价值观注脚。 曾因绯闻一度被边缘化的他,凭借电商整合业绩重返权力中心,印证了吴泳铭“业绩是硬通货”的宣言。甚至一度被认为是阿里未来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报发布前不久,饿了么、飞猪闪电并入蒋凡掌舵的电商事业群,本地生活战场与淘宝闪购业务深度融合。 整合后“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 6000 万,达美团日均单量的 2/3,阿里首次在本地生活领域握紧拳头。

而彭蕾的退出最具象征意义,这位曾定义“阿里味”的首席人才官从合伙人中退出,标志阿里企业文化完成残酷蜕变,即实现了从“兄弟情”到“KPI 论”企业文化革命。2014 年彭蕾强调合伙人需“很傻很天真”,如今标准变为“打胜仗的能力”。

5 月阿里杭州总部复刻“湖畔小屋”,并要求全员摆脱大公司病,以创业公司姿态迎战 AI 时代。这和阿里宣布未来 3 年投入 3800 亿元相吻合,也意味着阿里资源全力向 AI+云倾斜。毕竟阿里云 AI 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拿下宝马、中国移动等头部客户,成为阿里增长的新驱动。

本次阿里合伙人团队年轻化、业务重心转向一线、资本结构更精简,此次变革让阿里回归到创业者心态。马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革除互联网大厂“暮气沉沉”的通病,通过“破旧立新”,达到拥抱 AI 时代的目的,阿里这种长痛不如短痛的大换血,有望迎来凤凰涅槃。

微信图片_2025-06-24_142932_329.pn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