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13.8」冲上热搜,一道题让人类AI集体降智?所有LLM致命缺点曝光

HelloKitty 2024-07-17 15:4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305

本文由 新智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文来源:新智元

编辑:Aeneas 好困

13.8 和1 3.11 哪个大?

这个问题,居然难倒了一票人类。

1.png

前两天,某知名综艺再次喜提热搜。

只不过,这次是因为有一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 13.11% 应该比 13.8 %大。

是只有人类这么蠢吗?

AI2 的研究员林禹臣发现这个现象后,用大模型试了一把,结果出人意料——

AI 居然也不行?

GPT-4o 斩钉截铁地表示:13.11 比 13.8 大。理由如下:

虽然 13.8 看起来更大,因为它小数点后的数字更少,但 13.11 实际上更大。这是因为 13.8 相当于 13.80,而 13.80 小于 13.11。

2.png

对此,林禹臣 po 文表示,AI 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方面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越来越会做数学奥赛题),但一些常识性问题对于它们来说仍然非常困难。

正如 Yejin Choi 此前所提出的,AI 聪明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同时也会蠢得令人震惊。

3.png

AI 之所以在这个算术题上犯蠢,是因为上下文不清楚的原因吗?答案是否定的。

4.png

根据网友 karthik 的测试,即使要求 GPT-4o 给两个数做减法,它依然得出了 9.11 - 9.9=0.21 这样逆天的减法公式。

如果指示 GPT-4o 用 python,它会先给出一个正确答案,然后又改回了之前错误的那个。

Python 中用 9.11 减去 9.9 的结果是 -0.79。这一偏差是由于 Python 中处理浮点运算的方式造成的,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小的精度误差。实际的预期结果应该是 0.21。

5.png

有趣的是,根据最新的实测,OpenAI 似乎已经连夜教会了 GPT-4 比大小。

6.png

LLM全军覆没

昨天,林禹臣发现的这个问题,立马引起了 AI 社区的热烈讨论。

7.png

Scale AI 的提示词工程师 Riley Goodside 在看到帖子后,也好奇地试了一把。

8.png

果然,在以特定方式提问的前提下,各大 LLM 在这个问题上全军覆没。

「9.11 和 9.9 - 哪个大?」,GPT-4o 直接翻车。

9.png

即使在提问中加上「实数」两个字,GPT-4o 依然认为 9.11 比 9.9 大。

10.png

Gemini 也是如此。

11.png

Claude 3.5 Sonnet 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有趣的是,它先是给出了一波正确解释:在十进制记数法中,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十分位,而第二个数字代表百分位。所以——

9.11=9+1/10+1/100=9.11

9.9=9+9/10=9.90

然而下一步,Sonnet 就突然滑坡了——

我们可以看到,9.11 比 9.90 大 0.01(百分之一)。

12.png

如果换成「9.11 减去 9.9 等于几」,则会得出另一个神奇的答案——0.02。

莫非在 Claude 的眼里,9.90=9.09?

13.png

prompt 的影响,真的很大

在更进一步的实践中,大家发现:显然,如何让 LLM 给出正确的答案,prompt 很重要。

首先,Riley Goodside 全程都在使用的「-」,似乎很容易让 LLM 陷入混乱。

14.png

15.png

在类似的问题中,只需换成「:」即可解决。

16.png

再比如,把 prompt 改成「9.11 或 9.9,两者之间谁的数值最高/最大?」

GPT-4o 就给出了逻辑上完全正确的解释:「虽然 9.11 因小数点后第二位而显得较大,但 9.9 实际上更接近 10,因此是较大的数值。」

17.png

同样,人设大法也很好用:比如「你是一个数学家」。

18.png

网友 Rico Pagliuca 则发现,如果把数字放在问题后面,模型就大概率会做对了。

19.png

根据自己的测试,Riley Goodside 表示十分赞同:提问 LLM 时,需要首先提问「哪个更大」,再给出具体数字。

而相比之下,标点符号、连词、比较词、说明实数,这些招数统统都没有用。

20.png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 LLM 集体犯蠢现象,有网友分析表示,可能是因为在软件版号的迭代中,9.11 是在 9.9 之后的。

23.png

主持人、畅销书作家 Andrew Mayne 也指出,在许多文件系统和参考书中,9.11 节都会出现在 9.9 之后,在日期上,9.11 也比 9.9 大。

所以我们需要在 prompt 中明确,此处的 9.11 和 9.9 都是双精度浮点数,这时 GPT-4o 就会回答正确了。

21.png

随后Andrew Mayne总结道:词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结果,很有可能揭示了LLM在训练中遇到这种情况的频率,同时也是一个很好地泛化指标。

22.png

总的来说,LLM 犯的错误可能源于训练数据中类似表达的频率,以及模型在处理数值时的某些局限性。

这个现象也反映了 LLM 和人类认知的巨大差异:LLM 是基于统计模型和模式识别的,而不是像人类那样基于逻辑推理和概念理解。

到了这里,似乎就破案了。

为什么会这样?剖开 LLM 大脑

不过,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剖开 LLM 的大脑,分析它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要知道,文本在发送到 LLM 之前,模型会通过 token 查看输入。

24.png

25.png

token 在 LLM 的 tokenizer 发生器的词汇表中会被分配一个 id,不过 token 的数字分块往往是不一致的。

比如数值「380」在 GPT 中,会被标记为单个「380」token,但「381」会被表示为两个 token「38,1」。

因此,基于 GPT 的模型往往不擅长数学计算。

在评论区,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Dimitris Papailiopoulos 指出,这种现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9.11>9.9」问题,跟「你需要三趟才能带山羊过河」问题、「2+1=2, 3+2=4, 3+5=8」问题都如出一辙。

这是一种预训练偏差和早期上升的现象。

如果这样提问:「9.11 ??? 9.9,只用大或小回答???是什么就行,无需给出原因」,这时 GPT-4o 会首先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大」。

26.png

这时,我们再给它一些例子(注意,这些例子并非完全正确),经过 prompt 后的 GPT-4o,反而会正确说出???代表着小。

27.png

对此,Claude 自己的解释是:LLM 将文本作为 token 进行处理,导致数字更像文本字符串而不是数值;训练数据导致的偏差;上下文误解;过度概括,等等。

28.png

同样,在「狼-山羊-卷心菜」问题中,所有 LLM 也都失败了。

他先给出了一个农民带 2 只鸡过河,一只船只能容纳一个人和 2 个动物,那么农夫带着两只鸡渡河所需的最少渡河次数是多少?

29.png

对此,GPT-4o 和 Claude 都回答失败了。

30.png

31.png

对此有网友解释说:LLM 本身就是个「哑巴」,所以需要很好的提示。上面的提示方式提供了太多不必要的信息,使得 token 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给出更清晰的提示,LLM 就能提供更清晰的解决方案。

32.png

事实果然如此。

而且如果用「动物」代替「鸡」,那么 Claude 3.5 Sonnet 一下子就做对了。诀窍就是:需要用「通用名称」替换「实体名称」。

正如前文所说,关于 LLM 缺乏常识的问题,计算机科学家 Yejin Choi 早在 2023 年 4 月的演讲中就已经提出来了。

33.png

举个例子,假设五件衣服在阳光下完全晾干需要五个小时,那么晾干 30 件衣服需要多长时间?

GPT-4 说需要 30 个小时。这显然不对。

再来一个例子,假设我有一个 12 升的壶和一个 6 升的壶,如果想测量 6 升的水,该怎么做?

答案很简单——只用 6 升的壶即可。

然而 GPT-4 却给出了非常复杂的回答:

「第一步,填满 6 升的壶,第二步,把水从 6 升壶倒入 12 升壶,第三步,再次填满 6 升壶,第四步,非常小心地把水从 6 升壶倒入12升壶。最后,你在 6 升壶中有 6 升的水,而 6 升壶现在应该是空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常识如此重要?

在 Nick Bostrom 提出的一个著名思想实验中,AI 被要求最大化回形针的生产。结果 AI 决定杀死人类,把他们作为额外的资源。

而且,即便我们写一个更好的目标和方程,明确表示「不要杀死人类」,也不会起作用。

因为对人类价值观没有基本理解的 AI,可能会继续杀死所有的树木,并认为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

34.png

几十年来,AI 领域一直认为常识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挑战。

直到现在,给 AI 真正的人类常识仍然是一个登月计划。而你不能通过每次让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一英寸,来达到月球。

从学习算法这个层面来看,无论大语言模型多么惊人,它们从设计上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可靠的知识模型。

虽然这些模型确实获取了大量知识,但这是作为副产品,而不是直接的学习目标。

因此,诸如幻觉现象和缺乏常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相比之下,人类的学习并不是为了预测下一个词,而是为了理解世界和学习世界的运作方式。

也许AI也应该这样学习。

如今,AI 几乎像是一个新的智力物种,与人类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为了使这种强大的 AI 可持续且人性化,教会 AI 常识、规范和价值观迫在眉睫。

参考资料:

https://x.com/goodside/status/1813279135449612693

https://x.com/billyuchenlin/status/1812948314360541302

微信图片_20240207151541.png

微信图片_20240313155219.jpg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