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反转 抵制AI音乐的华纳签了位虚拟歌手

HelloKitty 2023-09-18 16:47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431

本文由 元宇宙日爆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元宇宙日爆

作者:木沐

编辑:文刀

从文字、图片、视频到语音、音乐,AIGC 已经渗入到人类的视听体验中,即便曾经因为版权问题极力抵制 AI 音乐的巨头,也不得不转变态度顺应时代产物。

今年 9 月,华纳音乐签约了首个虚拟歌手 Noonoouri;8 月,环球音乐与 YouTube 联手推出“音乐 AI 孵化器”,解决 AIGC 出现后的音乐版权问题。

相比海外,国内似乎对 AI 音乐的接受度更高。网易云音乐与小冰公司合作推出 AI 音乐辅助创作工具,并成立了首个虚拟歌手厂牌“WOWAIDO!”。

AI 模拟的律动、人声以虚拟歌手为载体推向大众,一改过去虚拟形象发出的机械感十足的电子合成声感,拥有了接近真人的嗓音。与此同时,形象多变、持续迭代虚拟歌手已经摇身一变成为 AI 歌手,逐渐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区隔,延伸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与商业价值。

华纳音乐签约虚拟歌手Noonoouri

今年 9 月,在社交媒体 Instagram 上拥有 40 多万粉丝的虚拟网红 Noonoouri 与华纳音乐公司签订唱片合约,并发行了她的首支单曲《Dominoes》。Noonoouri 因此成为首个签订大型唱片合约的虚拟歌手。

Noonoouri 虚拟形象于 2018 年诞生,是由艺术创意人 Joerg Zuber 创造的动漫形象,角色定位是一位模特。以往的动漫人物为吸引粉丝的故事与剧情服务,Noonoouri 则是为高端时尚品牌代言而生,活跃在各大主流时尚杂志上,曾与 Dior、  Miu Miu、Calvin Klein 等国际大牌合作。

“出道”两年,Noonoouri 在 Ins 斩获 36 万粉丝,但在随后的两年里进入不温不火,粉丝量增长到 40 万就止步不前了。直到进入华纳音乐的艺人序列中,Noonoouri 解锁了“虚拟歌手”身份。Ins 上,单曲《Dominoes》的 MV 播放量超 25 万,成为“她”近年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让虚拟人物动起来,有动画、CG 甚至动捕技术,但 Noonoouri 的声音是怎么来的?这就要收到 AI 给这位虚拟模特吹来的东风了。据悉,Noonoouri 在《Dominoes》中的歌唱部分,是在一名真实歌手的声音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作品的词曲创作人和乐手都将获得相应的版税和发行分成。

签下 Noonoouri 的华纳音乐在今年 4 月还因为版权问题抵制 AI 音乐,但几个月后,这家唱片巨头的态度变了。

另一家曾经拒绝 AI 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在今年 8 月与 YouTube 牵手推出了“音乐 AI 孵化器”,据悉要与艺术家和音乐家“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应用,并保护音乐作品版权”。此外,UMG 和 YouTube  的母公司谷歌也正在商谈授权艺人的声音和旋律来训练AI模型测事儿。

唱片公司对 AI 技术的转变不难理解。2023 年以来,AIGC 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从图文到视频再到音频的生产都在被 AI 改造,渗入大众的视听体验中。YouTube 首席执行官 Neal Mohan 曾表示,仅 2023 年,YouTube 上与生成式 AI 工具相关的视频观看次数就超过 17 亿次。

面对大众对 AIGC 的接受,唱片公司们也不得不转变思路,想想自身积累的版权资源能如何与 AI 结合,“训练模型-制造工具-激发创作”是一个不错且相对成熟的路线。事实上,音乐与新工具的结合早已不是新鲜事,早期的电子音乐合成器就是一个案例。

从合成器到 AI 造声平台

在正在热播的《乐队的夏天》中, 乐队“超级市场”以独特的电子音乐重新圈粉这个时代的年轻乐迷,而他们正是第一个将电子音乐带入中国的乐队。

逐渐被大众接受的电子音乐几乎都是由合成器制作完成。在电子音乐出现在早期,合成器自己就是个硬件,它产生的声音通过电信号仪表放大器后通过扬声器或耳机表达出来。进入计算机时代,越来越多合成器软件出现,从现代流行乐的制作来讲,只要你拥有一台电脑,你就完全有条件利用合成器软件制作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2004 年,乐器生产商 YAMAHA 推出了电子歌声合成软件 VOCALOID,让电子音乐的创作更加好上手。不只音乐,连人声唱歌都能实现,创作者只需要输入音调和歌词,就可以合成类似人类的歌声。VOCALOID 就是国内二次元圈里所称的“V家”。

你或许对 VOCALOID 软件不熟,但你一定听说过初音未来、洛天依、星尘等虚拟偶像,他们的声音就来自于 VOCALOID。还记得芬兰传统民歌《耶娃波尔卡》被初音未来翻唱后效果吗?这首翻唱曲目以“甩葱歌”为名爆火。

1.jpg

初音未来翻唱的“甩葱歌”走红网络

YAMAHA 在开发 VOCALOID 时就用到了人工智能,或者说是 AI 的基础——大数据。他们通过采集大量的人类声音样本,以神经网络合成技术,制作成音源库。用户通过设定参数调用库里的声音,就可以产出人类歌唱的效果。

VOCALOID 的能力被很多虚拟偶像公司使用,但这些虚拟歌手的短板也十分明显,由于声音是电子合成,他们只要一开嗓,就带有明显的电音感和机械感。所以,V 家的应用范围大都仅限于二次元。

但 2023 年以来,虚拟人在 AI 视觉技术的迭代下变得越来越真,再给他们上电子音就会破坏好不容易升级出的真实感。AI 可以提升视觉效果,听觉也不在话下,声音大模型训练下的类人声开始经由虚拟人发出。

今年 6 月,曾推出“半藏森林克隆人”的小冰公司和网易云音乐合作,推出 AI 音乐创作软件“网易云音乐·X Studio”,还成立了包括 12 名虚拟歌手在内的厂牌“WOWAIDO!”,这些虚拟歌手既能唱摇滚,也能搞流行,音色覆盖甜美、可爱、悠扬等多种类型。在这些虚拟歌手的评论区里,有人说,“不敢相信这是 AI 唱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 AI 歌手的声音并非单纯“照搬”某一自然人的声音,每一个声音背后往往都由许多不同声源合成。据悉,声源量庞大且得到了授权。

解决了版权问题,AIGC 为虚拟人注入了“发声”能力。网易云音乐·X Studio 等 AI 创作工具的出现,让音乐人在几秒内就能获得演唱干声,通过参数调整,即可呈现一首歌曲想要被歌手呈现出的效果。

回想初音未来刚诞生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制作人或编曲人找不到歌手的问题。这样一个造型出圈、无风格限制、颠覆传统人声的“声音容器”,也激发了制作人们不断尝试,这才有了虚拟偶像这么个行当。

正如“初音未来之父”伊藤博之所说:“数字作品是越被使用,其价值越高”,而创作者们在做的事,就是“为没有生命的事物注入灵魂”。

最新.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