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3小时激情演讲:有狗,没车,用折叠屏秒iPhone,官宣大模型

HelloKitty 2023-08-17 11:55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557

本文由 智东西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智东西

作者:云鹏

编辑 :心缘

智东西 8 月 14 日消息,就在今晚,小米创始人、CEO 雷军进行了 2023 年的重磅年度演讲,去年雷军在演讲中聊了一下自己的“人生低谷”,并秀出了自家的首款人形机器人“铁大”,而今年雷军则跟大家分享了他“成长”的收获。

1.jpg

在大家期待的 One More Thing 环节,相比去年的“铁大”,今年雷军带来的惊喜个头更“小”——机器狗铁蛋 2(CyberDog 第二代)。

2.jpg

从外观上来看,铁蛋 2 更加拟真,用雷军的话来说,铁蛋2机器狗“更狗了”。在技术层面,铁蛋 2 用上了 12 个小米自研的伺服电机,实现了扭矩、控制精度、响应速度以及成本的兼顾。

3.jpg

此外,铁蛋 2 全身搭载了 19 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并采用三颗处理器分别进行 AI 计算、运动控制以及语音交互处理。

在能力方面,铁蛋 2 可以做跑步、翻跟头、滑滑板等各种动作,用手触摸豆腐也可以保证不碰碎,摔倒后可以自动爬起来,还可以跟随主人,自动避障。铁蛋 2 的售价为 12999 元。

4.jpg

铁蛋 2 这次还有一个特别的“变色版”,不过并不对外售卖。会变色的机器狗,你见过吗?

5.gif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雷军第一次在小米科技园之外进行年度演讲,国家会议中心现场观众数量超过了 3500 人。据称雷军演讲前彩排了三次,每次都是三个多小时,PPT 总页数超过了 480 页。3 小时 10 分钟的演讲尾声,雷军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了。

5.jpg

对于今天的小米,大家最关心的主要是三件事:造车、AI、手机。

就在此次演讲前两天,小米大模型突然亮相两大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试平台并直接“刷榜”,也引起了业内对小米大模型的高度关注。

此次演讲中,雷军特别提到,未来小米将全面拥抱大模型,而小爱同学将第一个用上大模型。目前小米已经实现了 13 亿参数大模型在手机上跑通,部分场景的效果可以媲美 60 亿参数模型云端运算。最后雷军非常坚定地说,在大模型赛道上,小米一定会全力以赴。

6.jpg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小米的科技战略,小米还总结了一个公式,从中不难看出,AI 在小米技术研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7.jpg

手机业务方面,今年二季度,小米在稳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的位置的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却从去年的第四跌至今年的第五,位于 vivo、OPPO、荣耀、苹果之后。面对国内市场,小米手机面对着不小的压力。

8.jpg

此次小米通过工艺、材料、堆叠设计、零部件定制化等方面的多项“黑科技”,将 MIX Fold 3 折叠屏转轴铰链的空间占用减少了 17%,首次在折叠屏手机中用上了一颗潜望式镜头,同时这一部手机搭载了三颗小米自研澎湃芯片,其续航可以达到1.34天,性能方面其搭载了第二代骁龙8芯片。

9.png

对于造车业务的进展,这次雷军并没有透露更多信息。

提到雷军的演讲,金句一定少不了,这次也不例外,智东西为各位精选了一些金句,可以说是“鸡汤管饱”:

99% 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不懂的时候,找个懂的人问问。

知识不是线性的,大部分是网状的。

前面的看不懂先跳过去,后面的学会了,有时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

敢想敢干,是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要相信梦想的力量。

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办公司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有太多东西要学。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除了手机新品,今天小米也更新了平板和手环产品线。产品价格方面,小米 MIX Fold 3 起售价为 8999 元,Redmi K60 至尊版起售价为 2599 元。

10.jpg

小米机器狗更“狗”了自研电机,499元一个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的彩蛋——铁蛋 2。为什么要做一只“小狗”?雷军说,做小狗其实比较难,这一做就是两年。

11.jpg

首先,伺服电机很难做。一只机器狗有 12 个伺服电机,这个电机需要做小型化,同时兼顾大功率、高精度。如果用行业已有方案,光电机的成本就达到了 24000 元。

因此小米自研了微电机,可以兼顾扭矩、控制精度以及响应速度等多方面的性能。

12.jpg

铁蛋 2 身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数量总共达到了 19 个,包括 AI 交互摄像头、激光雷达、ToF 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等。

13.jpg

在算力方面,铁蛋 2 搭载了三颗处理器,包括一颗 AI 处理器、一颗运动控制处理器和一颗语音交互处理器。

14.jpg

在训练方面,小米通过 AI 自主学习,生成了 3 万只狗进行并行训练。从小米演示视频来看,铁蛋 2 代的“手臂”可以触碰豆腐而不让豆腐破碎,力度、精度控制较高。

15.jpg

此次铁蛋 2 可以做跑步、翻跟头、滑滑板等各种动作,摔倒后可以自动爬起来,还可以跟随主人,自动避障。

铁蛋 2 的售价为 12999 元,不过雷军特别提到,铁蛋 2 依然是一个“开发平台”,需要和开发者一起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把铁蛋 2 的微电机单独拿出来进行售卖,定价 499 元。

16.jpg

五年投入千亿研发,重点押宝 AI 大模型

虽然雷军的演讲金句频频,但我们首先来看看小米在 AI 大模型以及整体技术研发方面的思考和布局,这也是雷军重点解读的一部分。

在技术专利方面,小米授权专利数量已经超过 32000 件,目前小米在 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十,专利族占比 4.1%,相比之下,高通占比 10.04%,华为占比 14.59%。

17.jpg

雷军提到,小米科技战略是长期价值、长期投入,小米在 12 个技术领域、99 个细分赛道进行技术研发,未来五年的研发投入将在 1000 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值得提一的是,此次雷军重点提到了小米对于 AI 的思考以及小米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

18.jpg

雷军说,小米会用 AI 赋能软件和硬件,为此小米还特别总结了一个公式,雷军认为,AI 在小米技术研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9.jpg

从 2016 年 7 月建立 AI 视觉团队,到今年 4 月建立大模型团队,小米一直在 AI 领域有持续布局。

雷军特别提到,未来小米将全面拥抱大模型,而小爱同学将第一个用上大模型。

据称,小爱同学后续很快会推出应用大模型的版本,今天已经开始邀请测试。

20.jpg

未来小米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突破方向是轻量化和本地部署,如何在手机上可以用上大模型是小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一些主流中文大模型测试中,目前小米大模型取得了百亿内参数大模型排名第一。

雷军非常兴奋地说,目前小米已经实现了 13 亿参数大模型在手机上跑通,据称部分场景的效果可以媲美 60 亿参数模型云端运算。

21.jpg

最后雷军非常坚定地说,在大模型赛道上,小米一定会全力以赴。

折叠屏如何兼顾轻薄和“水桶旗舰”?小米掏出多项底层技术创新

今天发布的最重磅的硬件产品之一,就是小米的折叠屏旗舰机 MIX Fold 3,在雷军看来,折叠屏作为现阶段最高端的手机品类,要真正走向成熟,就必须要做到“无短板的全能旗舰”,这也是 2023 年折叠旗舰必须解答的命题。而此次 MIX Fold 3 的核心特性就是在轻薄的基础上实现“水桶”旗舰的体验。

22.jpg

1、4cm² 面积上承载 72 吨质量什么概念?折叠 50 万次无忧

对于折叠屏来说,铰链转轴等关键结构零部件的设计颇为关键,此次 MIX Fold 3 的龙骨转轴可以实现 45° 到 135° 的自由悬停,悬停观影、拍照、视频等常见功能均已支持。

在机身耐久度提升方面,MIX Fold 3 使用了钛合金屏幕支撑板,龙骨转轴则使用了碳陶钢材料,耐磨性提升了 4 倍,据称承压能力可以达到 1800 兆帕,雷军说这相当于“在 4 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承载 72 吨的质量”。

此次小米龙骨转轴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放入了 198 个零件、14 个可活动关节,转轴的灵活度有所提升,让转轴与内屏从以往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提升对屏幕的保护性。

23.png

MIX Fold 3 屏幕表面则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第二代,据称在弯折 20 万次后,折痕变化可以控制在 10 微米左右。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MIX Fold 3 通过了莱茵 50 万次折叠无忧认证测试。

在轻薄性方面,龙骨转轴的结构改进,让转轴宽度缩窄了 8%,转轴区域的空间占用减少了 17%,最终手机的屏幕展开形态厚度降低了 8.6%,折叠形态厚度降低了 12.5%。

可以说,更轻薄、更小的空间占用,是一系列升级的基础,让手机在寸土寸金的轻薄折叠内部结构中,有机会装载更多的器件。雷军将小米龙骨转轴称之为小米深耕底层核心技术的成果之一。

2、一机三颗自研芯,续航刷新折叠屏记录

既然提到小米旗舰机,小米自研芯片的应用必然少不了,小米造芯九年中共发布了五款量产落地的自研芯片,其中澎湃 C1 影像 ISP 芯片、澎湃 P1 和 P2 充电芯片以及澎湃 G1 电源管理芯片都是在发布时就应用在了小米手机中。

此次 MIX Fold 3 一部手机中,小米放入了一颗澎湃 P2 和两颗澎湃 G1 芯片,组成了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这三颗芯片可以匹配手机中两块澎湃电池的放电特性,延长手机的续航和寿命。

24.png

这两块澎湃电池使用了硅碳负极技术,相比硅氧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对电池容量的提升在 10% 左右,厚度方面其中一块电池的厚度仅有 2.45mm。

众所周知,手机的耗电大户是屏幕,此次 MIX Fold 3 的屏幕也在功耗方面有所优化,其内外屏均为三星 E6 材质 AMOLED 屏幕,内部 8.03 英寸大屏支持 Pol-less Plus 技术,同时配合 LTPO 多挡动态刷新率、分区独立刷新以及屏幕 IC 工艺优化,内部大屏的功耗据称可以降低 52%。

25.jpg

最终内屏和外屏都可以在小米自家 DOU 续航模型测试中实现 1.34 天的成绩。

虽然功耗有所降低,不过这内外两块屏幕的峰值亮度都可以达到 2600nit,屏幕素质是目前顶级 AMOLED 水平。

性能历来不是折叠屏手机的强项,不过此次 MIX Fold 3 搭载了目前高通最新的旗舰 SoC 第二代骁龙8,并通过散热系统的改进提升了手机性能的释放能力。充电方面,MIX Fold 3 支持 50W 无线充电,目前折叠屏手机支持无线充电的并不多。

3、轻薄化、小型化技术突破,折叠屏也用上潜望式镜头

MIX Fold 3 这次在影像方面的升级相较上代较为明显,其搭载了一枚支持 5 倍变焦的潜望式摄像头,这也是折叠屏手机中的首次,对于机身内部结构设计以及零部件轻薄化定制能力的有不小的考验。

26.jpg

据了解,这背后小米在微型化 OIS 马达、超薄高透镜片、小型化潜望式长焦模组、堆叠设计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其中超薄高透玻璃镜片可以提高光线透过率、降低色散以及镜组整体厚度,SMA 悬丝防抖马达与传统滚珠马达相比,整体模组高度更低。

这次小米也将自己的徕卡影像能力放入了这部折叠屏手机中,给 MIX Fold 3 配备了总共四枚摄像头,对于各个焦段能够做到比较完善的覆盖。其中一颗 3.2 倍变焦人像镜头主要负责人像摄影。

27.png

在光学技术方面,此次 MIX Fold 3 将小米 13 Ultra 上那颗徕卡 Summicron 光学镜头进行了升级,增加了高透玻璃镜片,透光率进一步提升,拍照画面的真实感有所提升。

联合定义 SoC 芯片、联合研发独显芯片,卢伟冰提出“后性能时代”

此次雷军发布的另一款手机新品是 K60 至尊版,其主打“性能”,售价 2599 元起。其实在性能这件事上,厂商之间已经非常“卷”了,在硬件难以差异化、软件调校也几遇瓶颈的当下,如何实现性能的突破成为各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28.png

小米总裁卢伟冰此前提出了“后性能时代”的概念,在他看来,后性能时代,厂商要从应用层到原理层去解题,终端厂商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从合作关系转变为融合关系,在原理层去把性能这件事搞明白。

在 K60 至尊版上,Redmi 跟联发科一起从两年前就开始提前规划,历时一年联合研发。这次 K60 至尊版跑分达到了 177 万分,刷新了现有安卓智能手机跑分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K60 至尊版还搭载了一颗独显芯片 X7 与联发科天玑 9200+ 进行协同配合,据了解,这颗芯片是小米与逐点半导体(Pixelworks)联合研发的。

关于小米与逐点半导体联合研发的独显芯片 X7,逐点半导体总裁熊挺在此前一场采访中提到,他们与 Redmi 花了 6 个月的时间进行技术攻坚,底层打通了 GPU 渲染到显示链路,同时这颗芯片也固化了一些小米的自研图像算法,实现了 60% 的延迟降低和 11% 的功耗降低。

存储方面,K60 至尊版搭载了较为“夸张”的 24GB+1TB 存储组合,24GB 的内存容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许多台式机 PC。

在机身品质感方面,K60 至尊版去掉了屏幕支架,相机 DECO 做了放大处理。显示方面,K60 至尊版使用了小米和 TCL 华星联合研发的 C7 屏幕,峰值亮度 2600nit。

29.png

拍照方面,K60 至尊版主摄采用了 IMX800+OIS 旗舰相机,并通过小米影像大脑全对拍照全链路进行了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释放更充分的前提下,K60 至尊版可以支持 8K 视频不限时拍摄,这一点目前在旗舰机中还是极为少见的。

30.png

充电方面,K60 至尊版搭载了一颗小米澎湃 P1 充电芯片和一颗小米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在 5000mAh 的基础上支持了 120W 有限快充。

此外,K60 至尊版此次率先支持了国产 PPP 北斗高精度定位,借助 3 颗北斗第三代专用卫星,与 CAICT 中国信通院合作,实现了更广的高精度定位区域覆盖。

在此次发布会之前,卢伟冰曾对友商放出“狠话”:“我想给某些品牌一句忠告,‘回归本分,把精力花在正经事上’,在 Redmi 的眼里,只有用户,没有对手。”

从大学到创业,再到冲击高端,雷军揭秘小米这些年藏得最深的故事

去年雷军主要讲了自己 2000 年后的创业故事,而今年雷军将重点放在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早期创业经历中,由“成长”一词入手,透露了小米在突破高端市场的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此前不为人知的细节故事。

1、一本书、三个目标,雷军想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1987 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系,通过阅读《硅谷之火》这本书,他建立了自己一生的梦想: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雷军首先给自己定了第一个目标:两年修完大学所有学分。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请教了很多学长,雷军也在大学里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经验:99% 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不懂的时候,找个懂的人问问。

31.jpg

在自学的过程中,雷军意识到,知识不是线性的,大部分是网状的,知识点之间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关系,“前面内容看不懂,跳过去”,后面的学会了,有时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在雷军看来,最重要的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武大里,雷军的第二个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当时学校里的电脑资源很紧张,为了能更多时间用电脑编程,雷军经常去机房门口“捡漏”,同时也会通过指导其他同学的方式增加自己接触电脑的机会。为了提高效率,雷军甚至将键盘画下来放在桌子上,练习敲代码。

雷军的第三个目标,是在学报上发论文。90 年代初,国内计算机病毒第一次大爆发,雷军当时将自己写的软件整理成论文进行了投稿,论文后来被《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录用。

在雷军看来,敢想敢干,是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要相信梦想的力量。

80 年代末,雷军在武汉电子一条街认识了好朋友王全国,两个人一起在暑假写了一个加密软件 BITLOK,定价 2000 元,当时很多人的工资是几百元,但实际买的不错,让雷军在当时挣了不少钱。

雷军认识到,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32.jpg

90 年代,雷军跟同学朋友一起创业,在三色公司,他感受到了创业的艰难,他认识到,办公司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有太多东西要学,创业也是人成长最快的方式之一。

在金山公司,雷军意识到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雷军将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业之旅,就是不断追寻梦想并不断成长的过程。

33.jpg

2、做高端再难,小米也要啃下去

提到“成长”,雷军重点提到了小米在高端探索方面的经历。在产品遇到困难时,小米内部有声音认为,做高端太难了,能不能不做;还有人认为,小米品牌做高端很难,能不能换个品牌。

2022 年 2 月,雷军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了高管集体会议,雷军反复说服大家,小米必须要做高端。

34.jpg

在雷军看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苹果、三星、华为这样强大的对手,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自己实现技术突破,小米想要真的成为全球第一,想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做高端就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生死之战”。

雷军举了影像的例子,在小米 11 Ultra 这款产品上,小米第一次登顶了全球影像 DXO 评分榜,但对于这款产品,用户仍然有很多不满。经历过这款产品,小米内部意识到,配置拉满、评分第一,并不等于拍照好。

后来,小米找到徕卡,此前华为已经跟徕卡有五年合作,小米跟徕卡合作有很大压力。但在雷军看来,要坚定地跟徕卡学习拜师,雷军还在公司里办了徕卡大师课组织团队学习。他认为,只有懂摄影、爱摄影,才能做好摄影。

最终在小米 12S Ultra 上,小米的影像能力得到了认可,雷军说这是小米高端的重要转折点。

雷军讲到,小米 13 系列要不要做“小屏”版本,内部讨论十分激烈,因为小屏“全能旗舰”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成本也很高,卖的却不一定好。

确定要做以后,小米 13 团队直接进行了“封闭式研发”,团队成员不少都住在公司。

但在最后的订货会上,小米内部反对依然很激烈。因为此前小米 12、小米 12S 小屏旗舰不达预期,亏损严重。雷军说,做高端旗舰,一亏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他透露,近几年里,小米在高端机之战里投入将近百亿。

在雷军看来,做高端需要时间,小米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最终,小米 13 小屏旗舰依然坚持了下去,其也被消费者广泛称为“十三香”。

做高端这些年,雷军总结了几条经验,做高端不能有短板,要从参数领先到体验领先,软硬件深度融合也十分关键。

35.jpg

雷军最后总结说,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这是他创业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

36.jpg

结语:技术创新给手机带来新风,造车和 AI 仍充满变量

从小米此次发布的多款重磅智能手机新品来看,小米正在通过自研技术与联合研发等不同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技术优势,在智能手机品类的部分体验上实现了“人无我有”的优势。

从轻薄化、小型化技术,到工艺、材料技术,小米近年来在研发上的加大投入能够看到一定成效,同时与逐点半导体的合作也证明了联合造芯是小米自研芯片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小米来说,其主业手机仍然面临不小的国内外压力,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仍然没有明显迹象,同时,汽车业务和 AI 大模型的研发都成为影响小米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对于 54 岁的雷军来说,他仍在“成长”,小米也仍在成长。去年雷军提出了小米科技生态的概念,小米要打造一个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出行和机器人等范畴的科技生态,这或许是雷军看到的最大风口,但也充满挑战。

最新.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