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5-10-21 14:04
593
本文由 白鲸出海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AI无象限
作者:Lainya
编辑;殷观晓
健康类,是和 AI“化学反应”强烈的赛道之一,包括心理、生理(餐饮、体重等等)都跑出了不少产品。例如 CalAI,点点数据显示,其近半年月流水在 250 万美元左右浮动。不论 AI 去识别食物的热量精准度如何,但起码还算是科学。
而最近关注到的这款产品,却让我们合理怀疑其搞噱头。
点点数据显示,9 月初,一款宣传能帮用户长高的产品 Taller AI 在美国 iOS 端健康健美类下载榜突然爬榜,并在一周内实现了下载量破万,当时该产品上线还不足一个月。
Taller AI 近 30 天排名趋势|图源点点数据
正如其产品名,Taller AI 自称为“终极增高应用”,主打精准预测用户身高,甚至可以协助达成理想身高。如上所述,在我们以往对健康赛道的观察中,该赛道产品的功能大多围绕热量追踪、助眠、专注力培养和美容等主观可控的事情展开,而身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后天努力也有,但通常效果甚微。
即便有着这种普遍认知,但 Taller AI 却依旧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吸引这么多美国人下载尝试,说明不论地域和文化差异,“长高”对人有着普适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还是尝试去了解了 Taller AI 背后的产品逻辑。
付费墙背后强烈的长高需求,
体量还小但粘性很强
初次打开 Taller AI 时,产品会向用户收集一套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鞋码、父母的身高和理想身高等,之后产品会显示“其预测准确度高达 99%”的提示信息,展示用户好评,然后为用户生成一份详细的个人报告,强化用户对初始报告的信任感。
初登录时部分信息收集页面|图源 Taller AI
而产出的报告会详细分析用户目前的身高状况,包含生长程度、全球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可达成理想身高的概率、当前作息问题和潜在风险,此外报告会预测用户未来身高,以及提供一份 AI 个性化增高训练方案。而在后续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生长曲线,App 也会动态调整运动建议。
而和我们测试的过的许多产品一样,在一长串的信息填选、“亲测有效”的产品宣传后,App 将付费墙设置在了获取报告的关键节点上。用户只有付费才能获取报告和使用其他功能,否则用户甚至无法打开主界面或倒回上一步。目前,Taller AI 提供年订阅和周订阅 2 种方案,分别定价 40 美元/年和 6 美元/周,其中周订阅可提供 3 天免费试用。
图源|Taller AI
由于 Taller AI 上线时间过短,三方平台暂未抓取到其流水数据,但根据我们过往对同类健康产品的观察来看,在对自己身高、寿命(之前选题分析的 Death Clock)的好奇心推动下,一波钱,产品总是能赚到的。这背后是用户的好奇,更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在。
搜索“Taller”关键词会发现,其实市面上有不少用于增高的 App。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一款名为“Taller- Maximize your height”的 App,目前月流水稳定在 4 万美元左右,此前月流水最高约 5.5 万美元,不高,但也还算稳定。
“Taller”相关搜索结果;可抓取到数据的部分类似 App 月流水对比|图源点点数据
回到 Taller AI,主界面分为四个板块,除了上述的增高报告,剩下的长高方案、交流社群和日常任务 3 个板块均为付费功能。从官方宣传图来看,“长高方案”是 Taller AI 给用户制定的一系列训练任务,涉及体能锻炼、营养摄入和理论知识三方面,以打卡形式分周期呈现,另外标配一个 AI 教练随时为用户答疑;“日常任务”是类似 to do list 的存在,方便用户更好规划日程;“交流社群”则由用户们自行讨论,分享经验。整体上,算是一个全面且合理的设计了。
图源|应用商店截图
但当我们查询这款被怀疑“行骗”产品的用户留存情况时,Taller AI 的数据表现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由于 Taller AI 的大部分功能涉及锻炼计划和习惯养成,我们选取了同属习惯养成类应用 Me+ Lifestyle Routine 作为参照对象(定位更偏日常计划)。可以看到,不论是前辈 Taller,还是后来者 Taller AI,长高应用们的留存率均高于普通的习惯培养应用,不少数据高出一倍。可见“Taller 们”确实拿捏了用户心理,以单一但针对性强的目标留住了不少用户。
Me+ Lifestyle Routine 长期位列健康健美类产品下载榜 Top100,是我们曾经观察过的出海厂商安纳卓力 (Enerjoy) 旗下产品 ( 详见白鲸往期《藏在北京的团队,把垂类 App 矩阵做到 5000 万美元年流水》)|图源点点数据
天然的流量话题,
用可量化的数据缓解用户焦虑
Taller AI 上线不久便下载量破万,然而我们查询广大大后发现这款 App 几乎没做什么投放动作,全凭自然流量冲进 iOS 端的健康健美类应用下载榜。
Taller AI 在 X 和 Instagram 上均未开设官方账号,将主要宣传阵地放在了 TikTok,且起号非常之迅速。目前其 TikTok 主页共 12 条视频,分 3 天发布,而非连续输出,内容均为男性用户在 App 指导下实现了身高增长。8 月 27 日当日发布第二条视频时,播放量便出现明显增长,突破 30 万,同日再次发布视频,播放量直接跃升至 460 万。后续视频数据也都极高,并且在内容严重同质化和粉丝量不足 3000 的情况下,又出现了 2 条百万播放量的视频。我们查阅了 TikTok 广告平台也暂未发现其推广痕迹,推测 Taller AI 确实凭借“增高”效果吸引了一大波自然流量。
Taller AI 官方账号,所有视频分别在 08.28、09.03 和 09.05 三天发布|图源 TikTok
这样的高流量中显然也伴随着不少质疑声。虽然评论区有用户表示很神奇,想要尝试 Taller AI,但更多人直呼可笑,认为视频中人物在测量时使用了障眼法,或者表示身高还是由基因决定,其中也不乏对 Taller AI 强制收费的吐槽。
Taller AI TikTok 官方账号及评论|图源 TikTok
其实,从用户最初登入时应用收集父母身高这一点来看,Taller AI 也深知无论 AI 如何加持,生长仍然需要符合自然规律,因此,Talller AI 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用户,官方称“专为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设计”,圈定仍处于生长期和正值青壮年的用户。
Taller AI 官方介绍、上线以来的下载量地区分布|图源应用商店截图、点点数据
有限的 AI 加持、限制明显的用户群、高于相似产品的用户留存率,共同构成了用户画像,仍处于生长期、但进度不佳、心理焦虑需要安慰的人群,而这种“有点 desperate”的人群一旦相信则会持续使用,即便期间的正反馈来自于自然生长。
身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基因,但后天的健康习惯依然会产生积极作用。Taller AI 们将不确定的长高问题变成可量化的指标和任务,明确作用不知如何,但无错,哪个 AI 健康产品还不是“安慰剂”呢。
写在最后
不少研究显示,人们在判断一个人时,会下意识将其身高与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挂钩,而它们之间往往呈正相关。在研究之外,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共识也是希望拥有中上等的身高水平,否则也不会有“世界上没有 1 米 79 的人”这种说法。
Taller AI 敏锐捕捉了人们对身高问题的焦虑,但焦虑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Taller AI 享受着“长高”话题带来的天然流量,获客成本几近于无。另一方面,利用焦虑做增长,其实已经不符合主流广告平台的投放政策,也很容易对口碑形成反噬。
但 Taller AI 这款产品依然给开发者们了一个启示,如何把一个未知的、长周期的、焦虑型的需求的解决方案,包装成一个可量化的、短期的、有反馈的订阅产品。
需求真实存在,但方案成效未知,构成了目前体量小、粘性大的产品属性。而并不排除,随着科学进步,产品受众规模进一步扩大。
参考资料:
1. The height leadership advantage in men and women-Blaker et al- research.vu.nl
2. Global effects of income and income inequality on adult height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height-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mation
3. The effect of height on family income- onlinelibrary.wiley
数据来自SimilarWeb、点点数据、Semrush、广大大等三方平台,可能与真实数据中存在一定误差,仅供参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