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营收将达千亿美元,前提是活过5年

HelloKitty 2024-10-12 16:5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884

本文由 智能Pro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智能Pro

作者:失魂引

10 月 3 日,OpenAI 在官网宣布,已成功获得 6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66.9 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结束后,OpenAI 估值突破了 1500 亿美元。

然而别看 66 亿美元不是小数目,放在 OpenAI 身上,其实也就是一年多的亏损。OpenAI 预计,今年营收可达 37 亿美元,亏损幅度为 50 亿美元。

1.png

(图源:OpenAI)

这还不是 OpenAI 亏损最严重的时刻,美国媒体 The Information 报道称,通过对 OpenAI 的财务数据分析推测,OpenAI 将于 2029 年实现盈利,届时营收将达到 10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074.8 亿元),但在此之前 OpenAI 依然会存在较为严重的亏损,预测 2026 年亏损幅度将达到 14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90.5 亿元)。

作为全球 AI 技术的领头羊,OpenAI 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数年时间过去,OpenAI 非但未能扭亏为盈,反而亏损幅度不断增大,而且到了流动资金撑不下去,在融资 66 亿美元之外,还要通过循环贷款方案向银行筹措 40 亿美元的地步。

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踏上 AI 征程,各类 AI 大模型层出不穷,OpenAI 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群雄环伺下,OpenAI 如何突围?

AI 大模型,一场“烧钱”游戏

近两年,OpenAI 陆续推出了 AI 大模型 GPT-4/4o、小模型 GPT-4o mini,并且引入了 o1-preview 和 o1-mini 模型,令其能够实现通用推理,学习像人类一样思考。技术迭代升级之下,ChatGPT 的确越来越好用,并且为其他同行探索出了可行方向。例如彭博社报道称,谷歌也在开发类人推理 AI,试图追赶 o1 模型。

2.png

(图源:OpenAI)

在 OpenAI 领先的背后,是巨额资金投入。The Information 表示,目前 OpenAI 主要承担推理、训练、人工三大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最低,每年仅需约 15 亿美元;租用微软服务器为 ChatGPT 及底层 LLM 提供动力的推理成本,一年约 40 亿美元;包含数据费用在内的训练成本,一年则需要约 30 亿美元。问题在于,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需要算力支持,尤其是训练任务,后期所需的算力规模将成倍增长。因 AI 领域对算力需求不断提升,全球 GPU 巨头 NVIDIA 市值达到了 3.25 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企业。

OpenAI 竞争对手 Anthropic 公司 CEO Dario Amodei 表示,目前正在开发的 AI 大模型训练成本约 10 亿美元,未来三年内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100 亿美元,甚至达到 1000 亿美元。OpenAI 同样如此,未来大模型的训练成本也将突破 100 亿美元。正因如此,The Information 才会预估 2026 年 OpenAI 亏损幅度达到 140 亿美元。

3.png

(图源:OpenAI)

亏损不是 OpenAI 的问题,而是整个 AI 行业所有企业共同面对的难关。行业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尽管 AI 概念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但当前仅进入初创期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行业风险较高,盈利点日渐清晰,入局的企业也在增多。

只是受限于 AI 技术的特性,AI 大模型的烧钱能力可能高于过去出现过的任何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整个 AI 行业已经变成了烧钱游戏。今年 2 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OpenAI CEO Sam Altman 正在寻求 7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9.5 万亿元)资金,意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解决 AI 行业的算力需求。要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才突破 3.3 万亿元,仅为 OpenAI 所需资金的十五分之一,Altman 的诉求根本不可能实现。

另外,《纽约时报》透露,若 OpenAI 未能在两年内转型成营利性企业,所有对其投资将转化成债务。快速转型并实现盈利,是 OpenAI 的当务之急。

内忧外患,

OpenAI 也为生存发愁?

ChatGPT 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引爆 AI 热潮,无数企业跟风入场。Backlinko 今年 6 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ChatGPT 占前 50 个最常用的生成性 AI 网页产品月度网络流量的 60%,稳居行业第一。外部压力虽大,短时间内却无法撼动 OpenAI 的地位,OpenAI 更严重的问题出自内部。

今年 2 月和 8 月,特斯拉 CEO 马斯克两次起诉 OpenAI,并将其 Altman 告上法庭,还多次在 X 平台嘲讽他只会内斗。马斯克之所以对 OpenAI 和 Altman 充满敌意,是因为他是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4.png

(图源:X平台截图)

OpenAI 最初共有十一位创始人,如今除了 Altman,只有语言和代码生成团队负责人 Wojciech Zaremba 仍留在 OpenAI。还有内幕爆料称,5 月份首席科学官 Ilya Sutskever 离职后,OpenAI 就做好了倒闭的准备。核心技术人员纷纷离职,新人不堪大用,往往是企业倒闭的前兆。或许正是迫于这些压力,OpenAI 才急于转型成营利性公司,并计划通过上市获取更多融资。

从 OpenAI 开发项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2024 年 2 月,OpenAI 正式推出了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不少人认为全民创作视频、人人都是导演和编剧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时至近日,快手旗下的文生视频大模型可灵已上线数月,Sora 却仍未推出公测版本,就连 Sora 团队负责人 Tim Brooks 都跳槽到了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公司,该项目存在被取消的可能性。

5.png

(图源:OpenAI)

外部压力剧增,内部人才流失严重,内忧外患之下,OpenAI 急需开源与节流。

在 To B 和 To C 场景,OpenAI 都冠绝全球,并且与微软、苹果等全球头部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合作。未来 OpenAI 所需要做的,就是与合作伙伴联手,开拓更多使用场景,让 AI 大模型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节流方面,重点则要落在小模型。AIGCRank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 OpenAI 大模型 GPT-4o 大模型每百万个输入 Token 的定价是 5 美元,输出是 15 美元。GPT-4o mini 每百万个输入 Token 的定价是 15 美分,每百万个输出 Token 的定价是 60 美分,经济效益差距巨大。

6.png

(图源:OpenAI)

在满足个人或企业用途的前提下,牺牲一定的性能,降低使用成本,让每个人都用得起、愿意用,才是AI大模型普及的关键。开发小模型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阿里巴巴、谷歌、百度等多家互联网企业高管都发声支持小模型,认为经过调校后的小模型在特定场景下体验足以媲美大模型。

基于 GPT-4o mini,OpenAI 也可以尝试开发参数量更少的端侧大模型,将推理任务所需的资源和成本转移到本地。开源与节流双线并行之下,OpenAI 当前面临的形势虽然严峻,却能够让投资者看到盈利的希望。

这几天,AI 大牛 Geoffrey E. Hinton 获得 2024 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发热议。Geoffrey E. Hinton 在一次新闻活动中公开“diss”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我的一名学生解雇了 Sam Altman”且其为此感到自豪,Geoffrey E. Hinton 坦言:OpenAI 在成立时,主要目标是开发通用人工智能,并确保其安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奥特曼更关心的是利润而非安全。

站在 OpenAI 的视角来看,Sam Altman 当前更关注利润无可厚非,毕竟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必须对 OpenAI 的生死负责。Geoffrey E. Hinton 是正确的,但 Sam Altman 也是无奈的。

其实当前 OpenAI 所遇到的挫折,不过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比 OpenAI 更惨的企业比比皆是。以 Anthropic 为例,今年总成本预计将达到 27 亿美元,但收入却仅有 4 亿美元到 6 亿美元,约为 OpenAI 的十分之一。

不同于区块链与元宇宙,AI 对生活的改变肉眼可见,小雷日常工作经常使用 AI 提炼文章、生成图片,身边的程序员朋友更是将 ChatGPT 当作工作的好帮手。随着技术迭代进步,未来 AI 行业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 OpenAI 很有机会成为笑到最后的巨头之一。

挫折只是磨砺,

OpenAI 未来可期

一年亏损近千亿人民币,的确是悬在 OpenAI 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迫使 OpenAI 不断融资并加快转型。这些压力也是 OpenAI 持续发展的动力,促使 OpenAI 不断提升 ChatGPT 的能力。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一时的得失固然重要,长期的收益更令人动心。OpenAI 暂时的亏损投资者心知肚明,关键在于 OpenAI 未来能否带给他们足够多的利益。GPT 每一代版本都做到了领先同类产品,且与苹果、微软等巨头达成了合作,再加上 AI 行业的快速发展,渗透进各行各业。在此盛况之下,投资者自然愿意为 OpenAI 持续投入资金,以求未来获得回报。

7.png

(图源:OpenAI)

身为行业领头羊的 OpenAI 虽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不会缺少投资,若能在两年内转型成营利性企业,并完成上市,大概率可以获得更多投资。同时,OpenAI 的营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2026 年的亏损高峰后,2027 年、2028 年亏损幅度将大幅收窄。

未来几年不过是 OpenAI 发展之路的阵痛期,拥有强大营收能力加持,还有微软、Thrive Capital、微软、NVIDIA 等众多投资者的支持,只要放弃不切实际的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计划,OpenAI 能够平稳渡过未来几年的困难时期。

预计 2030 年前后,AI 行业将进入成长期,可供选择且体验出色的 AI 大模型产品日益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促使 AI 工具提升体验、降低价格,消费者也将切实享受到 AI 带来的便利性。

当然,正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此道路上难免会有许多企业因储备资金不足、缺乏投资,而倒在路上。唯有冲破重重险阻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当前领导着 AI 行业发展的 OpenAI,有机会成长为 AI 行业的特斯拉汽车。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755.jpg

微信图片_20240207151541.png

微信图片_20240313155219.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