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3-02-21 15:36
1885
本文由 游戏新知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游戏新知
作者:鳗鱼
去年 FunPlus 似乎依旧风生水起,不仅工作室相继搬了新家,新项目的曝光测试也一个接一个。
下半年,成立不到半年的杭州工作室搬到了滨江 CBD 的一座地标甲级写字楼,同时开设专攻 RPG 品类的工作室 X-World;不到一个月之后,成都工作室也宣布搬到瞪羚谷·数字文创园,和北京、广州、洛杉矶工作室共同研发科幻IP项目「Foundation」。
在新的项目方面,去年在 3 个月内海外连测 10 款游戏之后,最近又偷偷开启了 2 款新品的测试。而且在刚结束不久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FunPlus 也正式曝光了二次元游戏《归龙潮》(早几个月这款游戏就以《暗号:瞳》为名在国内首曝)。
从 Imagendary 工作室专注的 3A、到巴塞罗那工作室专注的混合休闲,再到现在曝光的二次元游戏,FunPlus 颇有触及到所有领域的打算,甚至在最熟悉的 SLG 赛道上也成了最内卷的厂商之一。
品类融合还能怎么玩
在去年 GameRefinery 的一期对谈中,FunPlus 的商务发展主管等人提到了《State of Survival》的一个成功秘诀,就是给玩家提供足够多的单机内容、再用SLG的联盟内容增强粘性。
说白了就是用足够有吸引力的单机玩法来留住玩家,其实也是品类融合的逻辑。只不过在融合什么品类、做到什么程度上,FunPlus 既用了小游戏快速吸引玩家,也通过足量的中重度玩法让玩家留在游戏中。
1、重度玩法:玩法更加独立
《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是这个月刚刚开测的新品。
游戏在介绍中提到基地建造、英雄搭配、加入同盟等 SLG 常见的要素。PVE 采用了类似《皇室战争》的卡牌召唤玩法,玩家可以消耗能量来召唤士兵,能量会随时间恢复。不太一样的是,《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将主城变成一个可移动的角色,玩家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之所以将其归到重度玩法的品类融合,原因是游戏体验起来会有更明显的角色扮演感觉。而且基于 3D 场景的原因,地图场景更加多样、关卡设计也要更丰富一些。比如说在某个关卡需要和 NPC 协作,消灭一定数量的敌人才算通关。
基地建造玩法则基本还是带有模拟经营要素的玩法。不过还有更特别一点的是,由于《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本质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丧尸题材,所以在基地建造环节甚至还融入了丧尸塔防的要素。作为新方向的尝试,这款游戏也算得上集大成了。
另外在上个月底,FunPlus 还短时间测试了一款太空题材游戏《ExoHunters: Galaxy》,其中以俯视角射击作为玩法的主要内容。目前游戏已经从 Google Play 上下架,从玩家的测试视频来看,游戏的射击玩法内容相对充沛,比如说地图分成了多层、不同星球有不同的地貌风格。
射击玩法本身也能构成循环。玩家击败敌人之后会掉落金币和枪械,枪械可以用作升级素材,角色在闯关过程中不断升级强化。前期的玩法内容偏向于地牢探险的体验,玩家可以在 3 人小队中进行角色交换,只不过整体还是属于单人 PVE 的剧情内容。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游戏流程之后,剧情开始引导玩家在太空中寻找母舰。玩家可以在母舰中升级建筑来提升属性,也可以在太空地图中击败敌人获取资源。游戏体验到这里似乎才初现一些 SLG 常见的要素。相比起来,前期射击玩法的内容可以说占据了不少的比重。
虽然上述两款游戏都未能定论为 SLG 产品,但也足以看出 FunPlus 对玩法品类的拓展。
在去年,FunPlus 还测试了一款魔幻题材 RPG+SLG 的《Demon Slayer: Hunt》。游戏在剧情中融入了 RPG 式的迷雾探险内容,操作方式类似于《万国觉醒》的拖拽,不过在 PVE 中每个士兵都视作一个单独的单位,之间会发生体积碰撞,相对更有小队战斗的临场感。
城建方面则还是驱散迷雾的方式,对于传统 SLG 玩家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理解门槛,玩法节奏也比较偏向熟悉的 SLG 品类。
另外一提,在相对常见一些 SLG 框架中,FunPlus 之前测试的储备也尝试过黑帮、科幻、航海等题材,玩法也对应做了不同调整,不过依然像是 SLG 框架内的衍生内容。几款新品在采用了 RPG 色彩更重的单机玩法之后,衍生玩法本身就有足够的趣味性,对玩家留存或许有更好的作用。
2、中度玩法:微创新且未见到同类
去年 FunPlus 测试了一款卡通画风的丧尸题材 SLG《Zombie Boss》。将其归为中度玩法的融合的原因是游戏画风和操作都相对轻松一些,在 FunPlus 自己的 SLG 储备中算得上是差异化比较明显的一款游戏。
实际《Zombie
Boss》和《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一样融入了卡牌召唤的玩法,同样将主城变成一个可移动的打僵尸。稍有不同的是,《Zombie
Boss》中大僵尸的移动有受到步数限制。另外关卡也具备一定的丰富程度,基于剧情会有守城、对抗等不同的关卡目标,不过相比起《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就或许没能有太多发挥空间。
在 SLG 玩法中,游戏则在 COK 的上融入了一些率土 like 的要素,比方说占地生产资源、赛季制的设计等。
3、轻度玩法:minigame 似乎奏效了?
minigame 的副玩法作为前两年不少厂商追逐的热门,FunPlus 的《Stormshot》就是自己的第一步尝试。游戏在商店页和实际玩法都融入了弹道射击的小游戏玩法,核心的 SLG 玩法则与另一款 SLG《Misty Continent》基本一致。
《Stormshot》在去年 9 月上线海外市场,在美国 iOS 免费榜的 TOP20 大概呆了一个月之后就开始下滑。不过在 iOS 免费榜排名不算出众的时候,反而今年畅销榜的排名在慢慢攀升,这个月一度进入过美国 iOS 畅销榜的 TOP100。
目前 FunPlus 落实 Minigame 玩法的只有《Stormshot》,但计划做的尝试应该不止。
去年 10 月 FunPlus 另外测试了一款丧尸题材的《Survive: Zombie Defense》,游戏的核心内容和目前 FunPlus 的爆款《State of Survival》基本一致。而在副玩法方面,这款游戏就相对更复杂一些。
玩家操纵的角色需要抵挡涌来的尸潮,可以自由移动并自动开火。在关卡中打败丧尸会获得金币,收集金币可以拓宽地图以提供拉扯空间、或者是购买塔防盟军、升级角色。游戏中甚至还加入了 Roguelike 的商店内容,几乎要脱离 minigame 的范畴。
如果从买量素材入手,《Survive: Zombie Defense》集齐了射击、塔防、金币收集这样的要素,发挥空间应该也不小。
另外一提,FunPlus 去年还上线了《Survive the Swarms》《Bane of Mankind》两个丧尸题材的游戏包体,Google Play 页面有末日生存的RPG要素,但下载后打开则显示为当下的爆款《State of Survival》,尚不清楚之后是否会尝试往重度、轻度两个不同方向做品类融合的打算。
当 SLG 大佬不只做 SLG
1、首款二次元游戏面向国内
首先来看下最近正式公布的二次元游戏《归龙潮》。根据媒体报道,FunPlus 研发《归龙潮》已经有 2 年时间,也是 FunPlus 首款聚焦于国内市场的国潮横版游戏。《归龙潮》在去年就有曝光过,对比游戏玩法、题材和画面可以发现,早前游戏以《暗号:瞳》的名字在国内曝光。
上:《归龙潮》宣传图 | 下:《暗号:瞳》实机试映会截图
《归龙潮》在去年 12 月在国内首曝了 PV 视频,前不久宣布全平台预约突破了 100 万。官方透露首次策划计划在 2023 年 Q1 开启,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在不久之后会进行招募。
在早些时候的直播活动中,制作团队提前进行了实机演示。游戏采用了横版格斗的玩法,在地图和玩法方面也参考了一些类恶魔城的设计,比方说地图中有魂灯的设计,玩家可以借此增加一次冲刺的机会,并探索不同地图区域。
游戏在战斗玩法方面采用了更少见的方式。玩家需要拾取地图上的道具来进行攻击,在此同时躲避 Boss 的攻击。
从实机演示来看,动画衔接的流畅度等方面固然还有提升空间,不过鉴于项目刚曝光不久,而且大厂也鲜有同类产品,未来打磨结果也仍值得期待一下。还值得一提的是,制作组透露游戏的手柄和 PC 适配已经在开发规划当中,FunPlus 想瞄准的似乎又不只是手游市场。
2、首次尝试回合制卡牌
《Call of Justice(原名Wilderness Fantasy)》是去年 FunPlus 产品测试潮中的唯一一款回合制卡牌手游,也是它之前没有涉足过的品类。游戏在上个月初停止了测试从 Google Play 上下架。
游戏玩法算不上革新,队伍中的 5 名角色共用一条能量条,对于技能释放需要有合理的策略安排。整体游戏的理解门槛不算高,魔幻类的题材和美术风格预计都是面向欧美玩家。
3、尝试数年无果的三消+品类
「三消+」是 FunPlus 一个尝试多时但无果的领域。
最早在 2019 年就开始摸索三消+家装的品类,其中《Design Island:3D Home Makeover》海外上线之后的最高在 2020 年排在美国 iOS 畅销榜 300 多名,之后游戏表现就一直下滑,上一次更新也停留在 2022 年 2 月份。
在 2020 年曾经测试过动物题材的《Aniland: Dream Town》至今仍未有新消息,去年则相继测试了新品《Match Noir》和《Superstar Maker》,分别采用了侦探探案和明星装扮题材,并从之前的横版改成了更容易操作的竖屏。
前段时间 Mobilegamer.biz 报道,FunPlus 正在为巴塞罗那工作室招募开发人员,计划制作混合休闲游戏。该工作室由曾经在 King 工作了七年的 Felipe Mata 领导,他曾参与研发过《Diamond Diaries Saga》《Bubble Witch》等消除类的产品。或许由行业老将带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短时间内相对有望调优的是三消+RPG 的产品《Call of Antia》,目前游戏能排在全球 27 个海外市场的 iOS 畅销榜 TOP100,在美国市场则不时排在 100 多名,总的来说成绩也不算太佳。
今年 FunPlus 还上线测试了一个新包体《Call of Antia: Fusion Master》,从 Google Play 的页面来看,游戏似乎还融入了连线合并的小游戏玩法,实际下载下来则与原本的《Call of Antia》无异。说不定 FunPlus 甚至有往三消 RPG 中装入 minigame 的打算。
结语
从 SensorTower 的年度出海收入榜来看,FunPlus 从前年的第 2 名下滑到第 3 名,落在米哈游和腾讯之后,紧随其后也还有三七互娱这样的大厂。如今这个出海大佬开始频繁地释放产能,期望从中找到一款能接任《State of Survival》的产品。
得益于项目数量之多,FunPlus 似乎无论是从玩法、题材、还是买量打法都有 SLG 产品能够切入调整。并且除了作为公司基底的 SLG 品类,FunPlus 也有在往更多方向拓展产品线。发展路线无疑变得更加健康了,会不会杀出爆款则有待观察,这也更令人好奇 FunPlus 究竟还藏有多少项目。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