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乱局:库克越重视,业务越混乱?

HelloKitty 2025-08-06 15:16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884

本文由 硅星GenAI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硅星GenAI

作者:周一笑

苹果内部一个名为 AKI 的新团队近期浮出水面,其目标是研发自家的“答案引擎”——一种类似 ChatGPT,能够以对话形式直接提供答案的 AI 搜索技术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领导这个新项目的高管 Robby Walker,正是那位先前因 Siri 工程延期而备受压力的负责人 。

AKI 团队的成立,只是苹果AI战略混乱的最新体现。过去数月,苹果的 AI 布局呈现出一种多线出击却又缺乏焦点的状态 。公司一方面推出了覆盖写作、图像等多个功能的“Apple Intelligence”平台,并高调宣布与 OpenAI 合作 ;另一方面,其最核心的 Siri 智能化升级却被大幅推迟到 2026 年 。内部的基础模型团队因“不知道该专注文本、语音还是图像”而抱怨公司缺乏清晰的产品蓝图,核心人才则在竞争对手的高薪诱惑下持续流失 。

这种自研路线受挫、外部合作摇摆、内部军心不稳的局面,与苹果每年推出新 iPhone 时那种有条不紊、高度整合的发布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一家公司开始同时在自研、挖人、合作、收购等多条战线上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时,其背后往往指向了更深层的决策与执行难题。在这一片混沌之中,最新成立的AKI团队,便为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其内部困境的绝佳窗口。

微信图片_2025-08-06_145819_904.png

亡羊补牢,还是双轨并行?

新成立的 AKI 团队,全称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苹果开发一个能够调用网络信息、类似 ChatGPT 的“答案引擎” 。这个新项目由高级总监罗比·沃克(Robby Walker)领导 。这是一个颇具意味的任命,因为沃克正是先前负责 Siri 的主管,但在 Siri 的智能化改造出现工程延期后,他失去了对该项目的控制权 。他本人也曾将 Siri 的延期形容为“丑陋和令人尴尬” 。让一位因旧项目受挫的负责人来执掌一个旨在弥补短板的新项目,这种安排本身就折射出苹果内部的复杂局面。

AKI 的出现首先源于苹果内部迫切的需要。其核心 AI 产品 Siri 的重大升级,已被证实无法按时完成。苹果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在内部会议上解释过技术原因。团队最初试图采用一种混合架构,即将现有 Siri 系统与大语言模型系统合并,但最终承认这种方法无法达到苹果要求的质量标准 。现在,团队不得不转向一个全新的系统架构,这直接导致升级被大幅推迟至 2026 年 。在这种核心项目进展不顺的背景下,启动一个能快速产出成果的 AKI 团队,成了一种必要的“亡羊补牢”之举。

驱动苹果的还有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多年来,苹果通过在设备上默认使用谷歌搜索,每年能获得近 200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 。然而,这笔交易正受到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被迫做出改变,从而让苹果损失数十亿美元 。苹果的服务主管艾迪·库(Eddy Cue)本人也在法庭上承认,基于 AI 的搜索才是未来 。因此,无论从对冲财务风险还是布局未来的角度,开发一个自有的“答案引擎”都已是苹果不得不做的战略储备。

这样的内外部困境,苹果并未将希望完全押在自研或收购的单一选项上。在组建 AKI 团队的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探索与 AI 搜索创业公司 Perplexity 等进行合作乃至收购的可能性 。回顾苹果的历史,公司在推进核心技术自研的过程中,也常常利用收购来补充能力或争取时间 。这是一种典型的双轨并行策略,即保持对潜在收购目标的接触,同时推进内部研发以作备份,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决策 。苹果 CEO 蒂姆·库克本人也曾公开表示,公司对任何能够加速其 AI 发展规划的收购都持开放态度 。这样看来,AKI 团队的成立,与其看作是苹果放弃外部合作的信号,不如理解为是其在 AI 这场牌局上,为自己增加的一张有分量的底牌。

库克的大动员

AKI 团队试图解决的是技术和战略短板,但另一个同样棘手的问题在于“人”。近几个月,苹果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人才流失危机。仅在过去一个月,其基础模型团队(Apple Foundation Models)就有四名核心成员相继跳槽至竞争对手 Meta 。这其中包括团队的创建者 Ruoming Pang,以及 Tom Gunter、Mark Lee 和负责多模态开发的 Bowen Zhang 。Meta 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数倍于苹果的薪酬,更重要的是承诺了能让他们从事更前沿有效技术的研究,这无疑触动了苹果内部研发人员的痛点 。

2.png

人才出走背后是苹果 AI 团队内部的动荡和压力。有报道称,苹果内部将 Apple Intelligence 表现不佳归咎于基础模型团队,这种内部的指责进一步加剧了团队的困境 。更早之前,苹果也因返回办公室政策和 Siri 项目瓶颈等原因,将一些核心 AI 人才流失给了谷歌 。

技术瓶颈和团队动荡的双重压力之下,苹果 CEO 蒂姆·库克选择了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来提振士气。他召开了一场罕见的全公司范围内的员工大会 。在会上,库克承认公司在 AI 领域起步较晚,但他用苹果惯用的叙事来重塑这一劣势。“我们很少是第一个”,他说道,并列举了 Mac、iPhone 和 iPad 等后来居上的例子 。他试图传达的信息是,苹果的目标不是率先,而是最终定义产品。对于 AI,他宣称“这是我们要抓住的机会”,并敦促员工“不这样做就会落后,我们不能落后” 。

微信图片_2025-08-06_150641_339.png

库克的内部讲话,伴随着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资源调配与组织调整。他对外强调,公司在过去一年招聘了 1.2 万名员工,其中 40% 投入研发,并正大力投资于自研 AI 服务器芯片和新的数据中心 。在组织架构上,他也进行了调整,将 Vision Pro 软件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Mike Rockwell)及其团队调来负责 Siri 的改进工作 。这些举措很典型,当一家硬件巨头在软件和算法上陷入被动时,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投入海量的人力与资本,并通过“换帅”来期望改变项目困境。但这套自上而下的打法,能否解决苹果在 AI 领域缺乏统一产品愿景和底层技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外界普遍持保留态度。

一位科技博主的评论反映了这种普遍情绪,“说实话,我没信心。苹果有过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最终失败或从未面世的项目上的历史。还记得那个悄无声息就没了的、耗资百亿的苹果汽车项目吗?还有那些从未兑现的 Siri 改造计划?就连他们最初的地图发布都是一团糟。他们花钱很大方,但执行力,尤其是在 AI 和服务领域,一直没能匹配上他们的硬件。”

微信图片_2025-08-06_150722_061.png

一个帝国的 AI 悖论

随着蒂姆·库克作为苹果 CEO 的在任时间,正式超过史蒂夫·乔布斯自 1997 年重返公司后担任临时及正式 CEO 的总时长时,苹果公司也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公司的最新财报超出了市场预期,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iPhone 的累计出货量也达到了 30 亿部的新高度,整个商业帝国看起来无比稳固 。然而,在决定下一个十年的 AI 战场上,这家巨头却显得步履蹒跚,战略选择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

这种反差,或许正是“库克时代”苹果的必然写照。这家公司已被优化到极致,擅长在成熟的硬件赛道上进行稳健的、可预期的迭代和运营,但似乎也因此失去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兴领域里进行冒险和开创的能力。

库克似乎已经吹响了 AI 战争的总攻号角,苹果也确实投入了海量的资源 。但外界看到的,是一个缺乏统一产品愿景,依靠组织调整、外部合作传闻和内部动员拼凑起来的追赶战略。最新成立的 AKI 团队,与其说是苹果找到的最终答案,不如说是它在这场全行业瞩目的混乱求索中,抛出的又一次赌注。它能否帮助苹果重现后来居上的奇迹,还是会像传闻中的造车项目一样无疾而终,目前没有人知道答案。这个问题,Siri 或许已经用它十年如一日的回答,给了我们答案。当你问它“Hey Siri,帮我解释一下苹果的 AI 战略”时,那句“我不太明白”,或许就是问题本身。

微信图片_2025-06-24_142932_329.pn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