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按下旗舰发令枪,OPPO答题

HelloKitty 2024-01-16 17:37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505

本文由 光子星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光子星球

作者:文烨豪

编辑:王潘

2023 年,手机行业反复上演着贴身肉搏,不论是折叠屏领域的内卷,还是一众手机厂商奔赴大模型,蛰伏在寒冬里的玩家们似乎并没有躺平,而是积极地寻找着破局的出口。

诸多玩家里,OPPO 的 2023 年,过得并不平静——一方面,去年中 OPPO 基于现实、业务层面的考量,为哲库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另一方面,OPPO 在国内高端市场、海外市场屡屡斩获佳绩,已然跻身智能手机第一梯队,同苹果、华为、三星正面对抗。

而复盘 OPPO 从蛰伏到爆发的过程,背后似乎有着多维度因素。

1 月 8 日,OPPO 铺垫已久的 Find X7 系列手机如期发布。作为年度旗舰,Find X7 系列可谓“全面开花”——不仅在移动影像、底层芯片架构等方面大幅进化,更是配备有 70 亿训练参数 AndesGPT 端侧大模型。

1.jpg

面对自家新品,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显得自信满满,在他看来,Find X7 树立了真正全面超越 Pro 的旗舰标杆,而 Find X7 Ultra 则最好地诠释了真正的影像封神。

而从自研潮汐架构、大模型落地等方面不难看出,OPPO 本次发布会的意义完全超越了产品本身——Find X7 系列所承载的致善式创新,既是 OPPO 屡获佳绩的答案,亦为手机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创新视角。

华为之外,另一种创新样本

在当今激烈的手机市场,苹果似乎一直以来都是那个不可摇撼的巨人。

然而,作为曾经的创新先锋,近些年的苹果却显得有些守旧——无论是硬件设计还是软件体验,苹果仿佛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徘徊在自己的成功阴影里。

而国内手机厂商的蓬勃发展以及高端化叙事,更是给苹果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去年 iPhone15 系列发售的时间节点,回归的华为以“遥遥领先”重击了苹果;而纵观去年一整年,以 OPPO 为代表的手机玩家高端市场份额的攀升,亦在夺取苹果的蛋糕。

IDC 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2023 年上半年,OPPO 在 600 美元以上的高端价位段,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仅次于苹果和华为;Find N2 Flip 则成为了上半年折叠屏单品第一。与此同时,OPPO 旗下品牌 OnePlus 亦在 2023 年交出了一份强势的答卷,第一季度其更是实现了超过 300% 的同比增幅。

显然,随着 OPPO 拿下了高端突破战役,其现阶段正同华为一道,对苹果构成了正面挑战。

而在步入高端,围剿苹果的过程中,OPPO亦摸索出了不同于华为的创新路径——“遥遥领先”的华为,习惯为新品置入硬核创新,实现越级体验;OPPO 则以“致善式创新”,精准覆盖用户的实际需求,强化产品体验。

以近些年白热化的移动影像混战为例,信奉竞争式创新的华为,通过堆砌光学硬件,实现“100 倍长焦”、“拍月亮”等极限场景,从而切入用户心智;而 OPPO 则通过超光影图像引擎,先锚定最终想要实现的审美表达与效果,再根据其反推算法、光学元器件等。

Find X7 系列,便融入了 OPPO 在影像领域的哲思,为提升普通用户随手抓拍的成功率,OPPO 端出了瞬时双曝光技术,使原本互悖的画质、快门速度二者得兼;而面容精修计算则用光影表达丰富人像,让用户告别繁琐的“美颜”。

而在卫星通信领域,习惯于硬核创新的华为,曾为行业带来从 0 到 1 的进步;信奉致善式创新的 OPPO,则基于用户实际使用需求的洞察,提升了卫星通信的实用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卫星通信功能常常在紧急情况下得以应用,然而过往的卫星通信手机往往不支持听筒模式。这意味着,当用户习惯性地将手机放在耳边进行通话时,很可能导致卫星通信信号的中断,甚至可能延误紧急状态下的呼救。对此,OPPO 即将带来的 Find X 旗下首款支持卫星通信的手机——Find X7 Ultra 卫星通信版,通过卫星天线方向图调控技术,首次让卫星通信实现了听筒和免提双模式通信,从而解决了卫星通信“最后一公里”难题。

2.jpg

随着 OPPO 创新逻辑不断沉淀,其视野亦从单纯的售卖产品向服务化演变——基于高端用户高频出国场景打造的国际逍遥游,即使用户没有提前购买电话卡,亦能享受到落地免费流量服务,轻松接入当地网络,使用户在出境游时,打消网络信号、旅游攻略、住宿出行等困扰,实现丝滑出国。而这,正是 OPPO 致善式创新的自然延伸。

显然,已然学会从用户视角考虑问题的 OPPO,正在为手机行业递交上了一份,不同于华为的创新样本。

创新生态大树,结出 AI 果实

致善式创新背后,是 OPPO 对现阶段手机行业的审时度势。

当下的手机市场正处“白刃战”,部分玩家们为了强行出头,不惜赔本赚吆喝,博噱头、抢销量,以换取短期效益。殊不知,一旦周期拉长,此类讨巧的打法很容易反噬自身——若品牌只是围绕市场、营销下功夫,而弱化了创新能力,极易被红海所淹没。

面对手机混战中的种种乱象,信奉“本分文化”的 OPPO 并未选择跟随,而是专注自身发展。因此,当一众手机玩家选择将自身业务面“做宽”时,OPPO 选择了将手机业务“做深”,以自身对智能手机的坚守,来抵消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创新路径来看,对现阶段的手机行业而言,单点的技术创新虽然吸引眼球,但如果不能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其效果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远远不足以迎接行业长期的挑战。

OPPO 的做法正是不拘泥于孤立的创新点,而是更注重构建整体的创新生态。

翻看 OPPO 的研发过往,从四合一像素融合技术,到精工拟椎式铰链,再到主摄级别潜望长焦等技术,OPPO 曾多次领跑行业。而这些“行业第一”的突破式创新,正是源于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OPPO 拥有超过 5 万件的授权专利,其中 90% 为发明专利,涵盖 5G/通讯/AI 等尖端领域。数据显示,OPPO 国际 PCT 专利申请量全球第六,中国第二,是除华为之外,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内手机厂商。

而这,不仅能使 OPPO 实现批量化创新,亦能借助创新生态的力量,更好地协同各方资源,推动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Find X7 系列所搭载的自研潮汐架构、超光影图像引擎等技术背后,便皆是 OPPO 所下的苦功夫。

以超光影图像引擎为例,为最大程度发挥升级后的 Fusion TMC 算法的优势,OPPO 搭载了天玑 9300 芯片,使计算光影软硬整合步入下一阶段;同时,OPPO 与联发科、杜比合作,实现了安卓全焦段杜比视界的拍摄和显示,为移动影像 HDR 的新时代铺平了道路。

3.jpg

当涉及当前科技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大模型时,OPPO 亦没有掉队。

早在 2020 年,OPPO 便成立了一级部门数智工程事业部,负责安第斯智能云计划,而事实证明,OPPO所掷出的这枚石子,在AIGC时代泛起了涟漪——拥有自身端侧云的 OPPO,最终自主训练出“端云协同大模型”AndesGPT,使端侧大模型与云侧大模型二者的优势得兼。

而 Find X7 系列,则是行业首款 70 亿参数大模型在手机端的真正落地。据悉,在 AndesGPT 的支撑下,Find X7 系列 200 字长度回答首字只需要 0.2 秒,领先同平台其他模型 20 倍;视觉生成速度则领先 60%。

然而,数据之外,更关键的在于实际场景应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往,通话中若涉及到重要信息,用户往往需要准备纸笔进行记录;后来,随着语音识别技术迭代发展,录音转文字逐渐替代了纸笔,成为了各行业工作流的一部分。

而强悍的 AIGC 能力,为 Find X7 系列带来目前手机唯一的 AI 智能通话摘要功能——在通话结束后,手机会根据通话记录生成一份简洁而有深度的摘要,省去了在录音文档里反复找寻对话要点的繁杂,更让沟通的本质呈现得更加清晰。

再比如 AIGC 消除功能,AndesGPT 的加持下,生成式视觉大模型的使用范围与实用性被大幅拓宽,用户可以任意选择抹掉图片中的路人、杂物甚至是发丝级的分割,并针对消除后的图片进行细节和纹理真实填补,将原本可能被认为是“废图”的照片重绘为令人满意的“好图”。

因此,在 OPPO 看来,模型参数也好,数据维度的领先也罢,AIGC 并非为产品背书的噱头,而是刷新用户体验的钥匙。而 OPPO 亦成功地将大模型,真正从生产端,带入了用户最常见的使用场景。

刘作虎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OPPO 将成立 AI 中心,集中所有资源把 AI 做好。

归根结底,OPPO 之所以源源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既有着“深耕主业,本分前行”的企业文化因素,亦同其所打造的创新生态息息相关。而企业文化和创新生态的耦合,最终反映在产品和服务的层面,使 OPPO 在迎接 AIGC 时代的过程中,走在了行业前列。

嬗变阶段,智能手机的纵深与未来

如果只将视野放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没有错,但不够全面。

当下,新晋玩家蜂拥入场也好,还是巨头捉对厮杀也罢,国内企业出海波澜再起。不论是 TikTok、SHEIN,还是极兔、阅文,抑或是拼多多旗下的 Temu,皆在扎堆涌向国际舞台,甚至一度使海外同赛道的老牌玩家们纷纷“致敬”。

显然,一场全球性的战役,正在各领域悄然展开。而在智能手机赛道,OPPO 则凭借其不俗的海外市场表现,成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一张名片。

谈及出海经验,刘作虎表示:“真正的国际化必须要扎根本地,你把自己当作是当地的本地公司,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在海外市场布局已久的 OPPO,目前在全球拥有26万家门店,足迹遍布五大洲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占比更已超过 60%。

Canalys 数据显示,2023 年第二季度 OPPO 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并在柬埔寨、印尼等市场则是力压三星,位列第一。进入 2023 年下半年,OPPO 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发强悍——根据 IDC 数据,2023 年第三季度,OPPO 以 18.3% 的市场份额,在东南亚手机市场超越三星,登顶榜首。

4.png

图片来源:IDC

此外,在拉美、欧洲、中东非等市场,OPPO 同样创造了良好的增长速率及市场占有率,比如在欧洲市场,OPPO 既在荷兰、瑞士保持了市场占有率前三的强势表现,同时也在西班牙以 31% 的同比增长率保持第四大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OPPO 的出海打法,并非依托性价比的“倾销”,而是扎实的高端出海——在 600 美元价位段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OPPO 在 21 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可见,OPPO 不仅为手机行业出海递交了一份样本,亦是唯一能在海外与三星掰手腕,在国内与华为并肩挑战苹果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厂商加速出海,只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演变的一个缩影。当前,手机行业正处在嬗变的时间节点,折叠屏、AIGC 等技术的崛起,正在为略显陈旧的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其渴望已久的新故事:

曾被互联网语境所奚落的折叠屏,近些年在手机行业整体低迷的局面下实现了爆发性增长,全球出货量实现了倍数级提升,跃上主流;AIGC 与手机赛道的融合,则极有可能刷新过往的手机使用逻辑,打破智能手机“创新乏力—用户换机意愿下滑”的宿命循环。

这意味着,覆盖在手机行业上的积雪,正随着行业变革而消融,而手机赛道,仍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而在华为、OPPO 等玩家的不同创新轨道的牵引下,手机行业还会如何演变,或许会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31218102300.pn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