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3-06-09 13:41
3105
本文由 慢放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慢放
作者:转场
编辑:Han
这两天是高考日,当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以后,不少网友使用生成式 AI 产品来写高考作文。
慢放也拿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试题来做了一个测试,让 WPS AI 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写了一首诗。
▲不得不说,有些中学生青春的风范在里头
每个打工人息息相关的办公领域,成为了当下成熟的语言类 AI 工具最热门的应用场景。各大软件巨头纷纷布局 AI 辅助办公软件,这不仅仅是技术趋势使然,更是资本市场对初出茅庐的 AI 落地应用的第一次大考。
早在 3 月 16 日,微软正式将 GPT-4 接入到 Office 工具,让 Word、PPT、Excel、Outlook 等常见的办公软件全面接入 AI,打响了人工智能解放“打工人”的第一枪。
紧接着,百度“如流”接入文心一言:聚合化的“办公室大脑”。4 月 18 日,钉钉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能力正式发布。只需在对话框里输入“/”,便可以唤起部分能力,覆盖群聊、文档、视频会议和低代码应用开发等。
和钉钉开发布会同一天,金山办公发布了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暂定代号“WPS AI”。搭载在新一代在线内容协作编辑产品——轻文档(airPage)上。在 5 月 16 日,“WPS AI”对外展示了类微软 Copilot 能力,接入了文字、海外版表格、PPT 演示文稿、PDF 四大日常办公组件。
AI 办公赛场上的玩家们都有谁?这条备受关注拥挤赛道前景如何?最重要的是,AI 办公能为打工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办公软件们的大模型革命
人工智能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最底层是支持模型训练和应用计算任务的算力硬件;中层是各种通用和垂直模型,以及 AI 基础设施;最上层是各类应用,可以通过接入和调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来实现对具体业务场景的赋能。
目前来看,现在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早期阶段。在算力层面,目前各大算力提供商的服务趋近饱和,而国产 GPU、服务器、光模块等子赛道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大的突破。
大模型层面,海外的 OpenAI、Google、Meta,国内的百度、阿里、华为、腾讯、商汤等公司均在大模型方面积极投入,并在过去数月密集发布独家产品。
办公软件们走了两条路,一条道路是自建大模型,另一条道路则选择成为大模型的“甲方”,哪家大模型好用哪家。
3 月,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等同类产品陆续开放接口、面向企业提供服务,一场巨头的 AI 大模型竞赛一触即发。以 GPT 为代表的 AI 大模型的巨大热度,使得市场对 AI 的应用有着巨大的预期。在市场需求和上游产业成熟的情况下,AI 大模型应用的风口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的头部效应正在慢慢显现。底层大模型越来越多,除了 GPT-4.0 的能力显著领先之外,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大模型能力却显得“平平无奇”,模型层面的突破性进展也正在慢慢冷却。
办公软件为什么是第一站?
由于办公领域与文字生成的紧密联系,大模型与办公软件的融合成了 AI 落地的第一站。
2 月底,文档协同软件公司 Notion 就推出了基于 ChatGPT 的企服工具 Notion AI,Notion AI 拥有的总结、改错、翻译、续写、头脑风暴等功能,成为行业中第一个发布 AI+ 轻文档办公软件应用的厂商。3 月 16 日,行业巨头微软正式发布 Microsoft 365 Copilot,将 GPT-4 大语言模型能力融入了旗下全栈生产力工具。
5 月 16 日,金山办公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WPS AI 发布了新一轮的功能演示,利用多年来沉淀的办公组件能力的再一次“破圈”。在之前推出的轻文档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应用场景,接入了四大日常办公组件,包括文字、海外版表格、PPT 演示文稿和 PDF 文档。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软件发展到今天,尤其像 Office 这么复杂的产品,已经到了用户不太会用的阶段。AI 这一次是有可能颠覆掉整个人机交互的过程,让用户以一个更简单轻松的方式实现用户在办公场景效率提升,甚至企业效率提升。
金山办公高级副总裁毕晓存在采访中说:“我们认为技术不变革就是我们被变革,所以这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
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声称:“我们正处于 AI 的 iPhone 时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也说:“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这道理对所有应用类产品都是一样,因为当前我们需要更智能,更易用的软件产品,新一波 AIGC 浪潮的到来使得这一切变得有可能。
打工人的未来办公生活
1979 年,MicroPro 公司推出了字处理软件的先锋产品 WordStar,并在短时间内以强大的文字编辑功能征服了用户。同年秋天,VisiCalc 电子表格软件上市。
而随着不断的迭代,办公软件的体量越来越大,虽然在功能上日益完善,但也造成了软件使用过程的复杂与晦涩,用户要面对大量的选项、功能以及巨大的学习成本。
而办公软件与 AI 的融合,为自然语言与任务指令搭起了一座更畅通的桥梁。当软件的人机交互从图形用户界面向自然语言迁移,不仅意味着未来软件设计的颠覆,过去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基础开发的软件也重新获得了进一步推广的机会。
尽管当下技术水平的 AI 不甚完美,在很多情况下,AI 生成的内容都很难直接利用。无论是针对生产内容的直接改动还是对提示词的修改,AI 都普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调整。但相对而言,AI 能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人类的一部分工作,真正做到了生产力的提升。
马化腾曾说过,“我们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我们相信,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AI 的发展终究要回到人本身,对于整天要写文章做项目的职场人而言,在不远的将来,AI 化的办公软件能够大大减轻日常的工作强度,甚至会将我们从繁杂的窗口中解放出来。
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在不远的将来,办公软件上方密密麻麻的导航栏将会简化为一个小小的人机对话框,员工通过对话框就能完成全部的工作内容,就连程序员也能通过AI来编写代码,从“IT民工”直接晋升为“AI 监工”。
这场办公软件的 AI 变革才刚刚开始,已经接入大模型能力的软件还在探索 AI 的应用可能,而更多的办公软件公司也在研究如何接入大模型实现生产力跃升。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曾预估,大概再过一年,人们就可以用“用少量的钱一个月请一个全能 Office 助手”的方式,实现对办公软件全新的掌控,任何复杂的表单、表格和计算等工具栏都会从办公软件上消失,用“订阅”的方式根本改变办公软件的商业模式。
而 AI 带来的问题也在浮出水面。IBM 公开表示要暂停数千个岗位的招聘计划,因为这些岗位可能在未来几年被 AI 取代;一些公司开始裁掉客服和文案团队;AI 作家和画家对版权的侵犯频繁登上热搜……
这些曾经看似魔幻的问题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而作为大环境下的一份子,我们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更好地了解 AI,拥抱这场现在进行时的变革。
参考资料:
1.中金 AI 十年展望丨AI 应用或迎来“寒武纪”,办公场景落地先行
2.潇湘晨报网丨对话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金山办公在人工智能方面积累多年
3. 澎湃新闻丨一键生成 PPT!金山办公 WPS AI 加速“进化”
4.品玩丨All in AI 后 WPS 发生了什么?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