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3-04-18 16:57
970
本文由 硅兔赛跑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硅兔赛跑
作者:Eric
编辑:Zuri
美国科技四巨头中,如今就属 Meta 最显落寞了。
前不久,苹果 CEO 库克到访中国,不管是跟普通顾客在三里屯打成一片,还是跟科技部长会面,都受到热烈欢迎。微软因为投资的 OpenAI 再次成为当红炸子鸡,虽然谷歌被微软在 ChatGPT 上打了个猝不及防,但也进行了及时反击,仍被外界寄予厚望。
反观一边的 Meta,此前all in元宇宙改名为“Meta”,然而元宇宙正在被一些大厂抛弃。更让人担忧的是,Meta 不仅没有从元宇宙中拿到多少红利,反而不断传出坏消息——业绩进一步被元宇宙拖累、计划再裁员一万名员工等等。
陷入泥沼之时,Meta 掌舵人扎克伯格不得不考虑新的增长点。在给员工的信中,扎克伯格表示构建元宇宙仍然是定义社交未来的核心,但这并不是 Meta 将投入大部分资金的地方。
资金大量投入的新领域是哪里呢?正是时下火遍全球的 AI。扎克伯格表示当下最大的一笔投资,是推进 AI 并将其构建到每一个产品中。前不久,Meta 就在 AI 模型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突破——发布图像分割模型 SAM,该模型能够用于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物体,并且根据文本指令等方式实现图像分割,通俗说就是“抠图”,消息出来后 Meta 股价持续上涨。
显然,资本对于 Meta 在 AI 上的新动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AI 赛道上挤满了谷歌、微软等实力型对手,Meta 又有多少竞争筹码呢?
Meta 的「新 AI 故事」
扎克伯格并没有抛弃元宇宙,只是重心换到了 AI 上。
在给员工的信中,扎克伯格一再强调AI将带来惊人的体验。如今来看,图像分割模型 SAM 将率先带来不俗的用户体验。
如果你扣过图,会发现它虽然看似简单,但极其消耗精力和耐心,而且抠出来的图往往不如人意,SAM 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痛点。对于任意一张照片,SAM 能够迅速识别照片中的所有物体,并且将其分割成不同板块,用户可以点击进行编辑,精准又高效。而且,SAM 还有一项突破,就是即便在训练过程中没碰到某种形状,也能在图片中准确地识别并分割出来。
图源:网络
当然,SAM 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抠图”,有医生将 SAM 用到病例文件之中,为病情分析提供了很大帮助。很多业内人士认为,SAM 对于计算机视觉来说,就像 GPT 之于大语言模型。
这样来看,Meta 在 AI 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仅自己搞研发,Meta 还把一些 AI 技术给“开源”了。今年 2 月,Meta 发布了新的大模型系列——LLaMA(Large Language Model Meta AI)。当时 Meta 声称,虽然 LLaMA 规模仅为 ChatGPT 的“十分之一”,但性能表现更出色。
最初,LLaMA 并没有开源,但在发布一周后它突然在匿名论坛 4chan 上泄露,相当于变相开源了。有人认为是 Meta 不小心泄露的,也有人认为是 Meta 故意为之,目的是跟 ChatGPT 形成竞争。
不管目的如何,LLaMA 开源后引发大量下载,基于它构建的模型雨后春笋般冒出,前不久斯坦福发布了一个由 LLaMA 7B 微调的模型 Alpaca,性能可以比肩 GPT-3.5。
从布局的 AI 的势头和成果来看,这次扎克伯格又要来一把“all in”了。
强力布局为哪般?
当年为了元宇宙不惜大费周折改名,现在却把 AI 视若珍宝,只能说一代新人胜旧人。必须要弄明白的是,Meta 很早就开始布局 AI 了,为何此时不断宣称要强力出击呢?
图源:网络
自然是因为业绩下滑,要对资本市场讲新的故事。
2022 年全年,Meta 总收入 1166.09 亿美元,同比减少 1.12%,净利润 232 亿美元,同比减少 41.07%,这也是它自 2010 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颓势尽显。
与众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Meta 也是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 年,Meta 应用程序系列收入中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 1%,而 2021 年的增幅则为 37%,差距明显。
在自身走下坡路的同时,竞争对手 TikTok 却显露更强劲的韧性。去年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广告收入都在下降,Meta 也被裹挟其中,TikTok 却成为唯一广告营收大幅增长的互联网平台,扎克伯格看了都眼红。尽管 TikTok CEO 周受资前不久备受美国国会议员刁难,但 TikTok 仍然比 Meta 显露出更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个拖累 Meta 业绩的“罪魁祸首”,则是其 aII in 的元宇宙业务。2022 年四季度 Meta 元宇宙部门营收 7.2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7.1%;期内亏损 42.79 亿美元。2022 全年亏损 137.17 亿美元,与 2021 年亏损的 101.93 亿美元相比,扩大 34.57%,元宇宙业务依然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 Meta 的股价持续大跌。扎克伯格必须做出改变。因此,裁员等降本增效的措施就出来了。在今年 3 月 Meta 宣布裁员 1 万人后,股价应声涨至 8 个月来最高。
但是,仅靠降本增效没法讲出更大的故事,资本也无法给与更多的支持。Meta 必须用一个更多人认可的宽阔长赛道,为业绩和资本注入一剂强心针。
这时候,ChatGPT在全球掀起的热潮愈演愈烈。被视为在互联网时代掉队的微软,凭借对 OpenAI 的投资,在 AI 时代重新迸发生命力。就连在 AI 赛道上堪称扛把子的谷歌,都被抢占了风头。
一旁的 Meta 估计也想蹭一波热度,于是扎格伯格给外界再次画出一个大饼,表示要将最大手笔的投资给到 AI。
只是,Meta 在这条赛道上又占据多大优势,拥有多大竞争力呢?
Meta 的竞争力几何?
在 AI 这条赛道上,Meta 入局的动作其实并不晚。
早在 2013 年,扎克伯格就提出要让 Meta 成为 AI 领域的领导者。近十年来,Meta 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打造 AI,扎克伯克还亲自招募了 Yann LeCun 等顶级 AI 学者。可以说,在 AI 布局上 Meta 并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实力不俗。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Meta 把研发的 AI 技术用来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内容的智能分发、识别错误信息等等,为自身的商业化提供了强劲引擎。
不过,识别错误信息这一功能,在去年栽了跟头。去年 ChatGPT 火热之前,Meta 就推出了一个名为“Galactica”的 AI 聊天机器人。不过,Galactica 跟 ChatGPT、Bard 等大多数聊天机器人一样,难以识别出错误信息。有用户向它提问是谁在管理硅谷,Galactica 的回答是:史蒂夫·乔布斯。
因为舆论压力,仅发布三天 Galactica 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有业内人士认为,Meta 确实遭受了不公平对待——人们总是倾向于以高标准要求大型科技公司,却让 OpenAI 这样的创业小公司在巨头夹缝里成功突围。
图源:globaltechoutlook
Galactica 的折戟,并没有消磨 Meta 的 AI 热情。上个月,扎克伯格再次向外界介绍了对生成式 AI 展开的动作。他称 Meta 已将其所有生成式AI团队集中到一个小组中,专注于将技术构建到 Meta 的产品中创造更好的体验。
这些体验包括文本体验,比如 WhatsApp 和 Messenger 中的聊天;图像体验,比如 Instagram 中的创意滤镜。也就是说,AI 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发现更多新鲜有意思的内容。
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利用 AI 工具在 Facebook 上制作投放广告。AI 工具也能帮助工程师更快地编写更好的代码,从而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不过扎克伯克也承认,这些长期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能不能实现,难能可贵的是扎克伯克终于意识到 AI 技术要用来提升用户体验,这是 Meta 业绩下滑和掉队的关键,也是资本愿意为其 AI 故事买单的关键。
不要总想着用 AI 去提升商业化多赚几两银子,这是极为短视的。真正用技术掌握了话语权、在用户体验上做到领先,才是前瞻性的眼光。
最近的 SAM,就让外界见识到 Meta 在 AI 上,拥有不输谷歌、微软的技术实力。关键在于,Meta 能否真正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上做到平衡,真正实现可持续。
笑到最后的,才是王者。
参考来源:
. Lost in the most recent Meta layoffs? The company’s shift to AI(FastCompany)
. Meta is pushing the metaverse aside for AI(FinanceYahoo)
. What metaverse? Meta says its single largest investment is now in ‘advancing AI’(CNN)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