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不甘当配角

HelloKitty 2023-04-03 17:44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658

本文由 雪豹财经社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雪豹财经社

作者:黄鹏  

周鸿祎 10 天内发了 11 条微博,有 10 条都跟人工智能相关。ChatGPT3.5 让他看到了希望,“跟它比,之前那些(AI 模型)都是人工智障。”

周鸿祎需要新故事。从 2014 年下场做手机起,网络直播、互联网金融、造车、Web3.0、元宇宙、直播带货……这些风口,周鸿祎都没有错过,不过,总体上收获并不大。

53 岁的周鸿祎学会了谦虚:“我们不是 BAT 那种一线互联网企业,但360作为二线企业中的领军者,还是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53 岁的周鸿祎在自家的发布会现场,讲了足足 90 分钟,提到了 166 次 ChatGPT,平均每分钟接近 2 次。

春节后,周鸿祎频繁亮相,出席了大大小小多个公开活动,话题都少不了 GPT。很快,三六零被二级市场归入“GPT 概念股”,股价扶摇直上,从年内最低点算起,已经涨了 160%。

他不再指名道姓地提到国内同行,只引用远隔大洋的马斯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观点。但有那么一刻,他不小心露出了锋芒。

扑向新风口

3 月 29 日,360 集团战略发布会刚开始,周鸿祎就抢先上台,公布了“彩蛋”环节:“把刚出生的孩子抱出来给大家看看”。他强调自己是被迫的,“本来这是一场 360 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布会,我们没有打算发布 AI 产品,但媒体朋友们都来问我。”

直播间,有网友看出了他的小心思:“老周这场新品发布会包装的太含蓄且隐晦了。”

“它真的像一个未满月的孩子,还很不成熟,名字都没起,”周鸿祎说,“正好请朋友们帮忙给起个名字。”

网友们开始刷屏:“红孩儿”“红孩儿”“红孩儿”……

自 2018 年 360 回归 A 股后,一身红衣的周鸿祎就很少再上头条。过去 5 年,他越来越多地穿上西装出现在各种场合。360 的主要业务已经转向了政企安全服务,那个为争夺 C 端用户与互联网巨头们掐架的“红衣教主”,渐渐成为历史。

1.jpg

周鸿祎上台宣布“彩蛋时间”

图片来源:三六零公司

他恭维起昔日的对手:“百度在国内第一个做出 AI 大模型(文心一言)来,一点都不奇怪。”

在中国 IT 江湖混了近 30 年,周鸿祎自有他的竞争逻辑:如果一个事儿别人已经做了很久、做得很成熟、没有破绽,你用同样的方法再去做,肯定没有机会。“在很长时间里,我在搜索市场上没有看到颠覆式创新的机会。”

但 ChatGPT3.5 让他看到了希望,“跟它比,之前那些(AI 模型)都是人工智障。”

春节后,周鸿祎就开始行动,他在 ChatGPT 这个热搜话题上加了很多柴火:从 2 月 13 日发出第一条讨论 ChatGPT 的微博,再到 3 月 25 日与苹果 CEO 库克对谈 AI,周鸿祎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今天这场发布会,他想再次站到风口。

360 集团战略发布会的主角其实是“2023 数字安全发展与高峰论坛”,三六零公司提出要用 AI 技术“上山下海助小微”,他们将小微企业的数字化痛点总结为“没钱、没人、没技术”。

一句典型周鸿祎风格的大白话。

今天,身价 175 亿(2022 年胡润百富榜)的周鸿祎仍习惯于把一切新概念简化成易于传播的短句和口号;他能随口说出最新的网络段子,也能迅速找到客户痛点。

台下,一个跟周鸿祎有过接触的企业主说:“老周最大特点就是不装。”另一位与会者评论说:“老周比做手机那会儿还要兴奋。”

此刻,坐在前排的周鸿祎早早戴上了耳麦,属于他一个人的彩蛋环节将长达 1 个半小时。

从“教主”到“布道师”

现场有近 200 家媒体,观众们等“彩蛋”等了一个小时,压轴的周鸿祎才登场,身后的大屏幕上写着“One More Thing”。

周鸿祎笑着对台下说:“如果不发布一些东西,怎么能把你们留到最后,你们早就溜了。”

他又花了一个小时阐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前景的判断。“有多少人相信 GPT 会产生自我意识?”周鸿祎向现场提问,然后公布了自己的答案:“等到 ChatGPT6 出来后,它一定会产生意识。”

他说:

“未来什么人会被 GPT 淘汰呢?那些到现在还没有用过 GPT 的人。”

“全世界 2/3 的能源给人工智能用都不够,人类要尽快实现能源自由。”

“GTP 可以帮你写代码,它让黑客的门槛降低了很多,它可以直接对人类发起攻击。”

这些话听上去很像科幻小说,但周鸿祎比别人都更有资格谈技术话题,他是中国第一代程序员,1986 年他 16 岁,在郑州一中第一次摸到了电脑,很快他学会用父亲单位的 IBM PC 编写小程序。创业后,他因为使用电脑太多伤害了视力,以至于现在不能长时间盯着屏幕。

对编程技术的掌握让他挣到了第一桶金,周鸿祎知道在风口中占住一个身位有多重要。他 1998 年注册的第一家公司叫 3721,主打中文上网,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国内第一代网民。周鸿祎抓住了第一个风口。

他说因为“迷信外企的光环”,2003 年将公司卖给了雅虎,自己担任雅虎中国总裁,最后黯然离开,随后创立了奇虎 360,推出了免费杀毒软件、浏览器和搜索。

今天,互联网江湖上的大佬鲜有比他资格更老的,马化腾的腾讯和 3721 在同一年创立,而马化腾还比周鸿祎小一岁。2005 年,周鸿祎卸下雅虎中国总裁职位后,接到了马云的电话,问他跟跨国企业合作要注意什么。很快,阿里巴巴接受了雅虎的投资。

现在,周鸿祎跟这些大佬们的身价差距越来越大,但他依然有着强大的个人 IP,江湖人称“红衣教主”。他很愿意分享人生经历和行业洞察,在微博上他拥有 1142 万粉丝。

2022 年 12 月,由花椒和六间房打包而成的花房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有分析称,花房集团可能是近期三六零系最后一家 IPO 企业。

周鸿祎需要新故事。从 2014 年下场做手机起,网络直播、互联网金融、造车、Web3.0、元宇宙、直播带货……这些风口,周鸿祎都没有错过,不过,总体上收获并不大。

今天,年轻的求职者会在脉脉上提问:“三六零是大厂吗?”

去年,三六零市值一度跌破 500 亿;但一波“AI 概念”让市值重新回到了 1000 亿以上。资本市场和民间的 AI 热情鼓舞了周鸿祎,他认为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落地,为新技术找到应用场景,并找到挣钱的办法。

在 AI 技术领域,他没有以“教主”身份自居:“我是 ChatGPT 在中国的布道师……这里面更深的技术我也不太懂。”

他承认和美国 OpenAI 团队的技术差距,“全球最聪明的 100 个人,拿了一百亿美金,干了 7 年做出来的东西,我们学习俩月就能赶上来?”

他认为中美的 AI 技术差距是 24 个月,而现在国内市场还没有成熟的产品。

留下红衣,撤走大炮

周鸿祎给自传起名《颠覆者》。

他从小就顽皮,小学四年级,因为被老师体罚,他放学后溜回教室,把教鞭折断,用胶水粘上,等着看老师当场出丑。他习惯以“颠覆者”自居,在与金山、百度、腾讯的对决中,你还能看到那个四年级男孩的影子。他喜欢“降维打击”,直接叫板对方老大,雷军、李彦宏和马化腾都领教过。

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有了一个“红衣大炮”的绰号。

今天,53 岁的周鸿祎学会了谦虚,他告诉台下观众:“我们不是 BAT 那种一线互联网企业,但 360 作为二线企业中的领军者,还是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他不再指名道姓地提到国内同行,只引用马斯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观点。但有一刻,他不小心地露了锋芒:

“我们是现场演示,不是录视频。”

他调皮地“剐蹭”了一下老对手百度。百度 3 月 16 日发布了 AI 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

2022 年 11 月 30 日,Open AI 发布了 ChatGPT。今年 1 月底,GPT 在全球出圈,成为“史上最快达成 1 亿用户的互联网产品”。这催生了国内这一波 AI 热,作为“颠覆者”,周鸿祎必须趁着百度之外的巨头们还没有大动作时,抢先占住一个身位。

从 2 月 7 日三六零董秘回复投资人称“正在开发类 GPT 技术”起到周鸿祎召开发布会,满打满算,只有 50 天,但他还是坚决把“孩子”抱了出来。现场,他自己也有点没底:“只是抱出来给你们看一下,还不能给你们发邀请码使用。”

发布会最后的 30 分钟,三六零员工把一桌一椅和一台笔记本搬到了台上,周鸿祎终于亮出了他的“彩蛋”。投屏显示,360 的 demo 产品界面类似 New Bing 右侧的 GPT 对话框。

前面四个问题,除了“梅西在阿根廷队进了多少球”之外,AI 都给出了合格的答案。

周鸿祎觉得有点不过瘾,他现场想了一个问题:“当会议快结束时,老板说我再讲 10 分钟,这意味着什么?”

经过了两次对问题的调整,AI 终于心领神会:“老板想要占用更多时间……我们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和能力来应对这种情况。”

台下掌声一片。

周鸿祎笑了:“不知道是哪个公司把这些写入了员工手册,被它扒了过来。”

事后,在发布会的线上评论区,网友还是会不断扒出一些周鸿祎的旧事,嘲讽他蹭热点的姿势。但他从来不在意姿势,最近十天,周鸿祎发了 11 条微博,有 10 条都跟人工智能相关,在这些热门话题帖之间,夹着一条攀岩的视频,画面中他四仰八叉地摔倒在地,他还写了一句话自嘲:

“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很不谨慎。”

活动报名链接:乘“云”而上  数智AI并行  用数据构建企业出海新路径

1679993272_pic_real.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