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游戏,重启的 365 天

HelloKitty 2025-04-25 11:0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505

本文由 雷峰网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峰网

作者:胡家铭、董子博

编辑:董子博

去年 7 月,在沐瞳的十周年庆典上,袁菁又一次掉了眼泪。

大家见他眼眶湿润,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而袁菁则把原因“推”给了会场坐在前排的同事——是他们表现得太煽情,才让自己“有泪轻弹”。

熟悉袁菁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是个感性的人。十年前,为了这家新成立的游戏公司,他和徐振华被当场褫夺了工牌,几乎是被“赶”出了公司;十年后,沐瞳已经成为了中国游戏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尽管当时的气氛是契阔谈宴、其乐融融,私底下却是暗流涌动。

庆典上,袁菁如往年一样,陪大家切蛋糕、合影。人们却始终无法把目光从现场另一个人的身上挪开——他就是在一个多月前刚刚空降到字节游戏的“话事人”,张云帆。

这个时间点,对沐瞳和字节游戏来说,几乎是生死存亡。

自从字节游戏宣布全面调整,旗下工作室的命运就一直是个未知数。各个工作室一心自保,纷纷各自向外找钱,至少在大船沉没前能够争到一个救生圈。

但字节游戏全局,有项目、有技术、有 IP,能称得上优质资产的,满打满算只有沐瞳和绿洲。字节游戏想要整体卖出个好价钱,这两家就变成了搭售“套餐”中唯一的“好菜”——其他的工作室,相比更多的是乏善可陈。

谁来接盘?叮当曾是字节的好人选——他刚从灵犀离开,壮心不已,也有管理大公司、大团队的经验——却终归没能和字节谈拢。

能接手字节游戏这么大盘子的人,业界不多。最终,字节选择的是启动完美世界移动业务,同时承接完美世界美国退市中国上市的业绩责任的张云帆。

说回这次周年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袁菁以沐瞳联席 CEO 身份参加的最后一次年会,同时也是张云帆以字节游戏一号位,沐瞳新任掌门人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年会。

也无人可以预料,临阵换将的沐瞳和字节游戏,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临怎样的抉择,经历怎样的风暴。

来到字节,张云帆的第一仗

将时间轴拨回 2024 年初。彼时的字节游戏,刚刚经历了为期4个月的大调整:

在研项目关停,工作室人员裁撤,张一鸣一手培养的严授,转岗至其他业务线负责财务工作——字节砸下几百亿建立的游戏军团,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这期间,字节高层对于游戏业务的去留,仍未下定决心。这也让负责人以下的 GM 和制作人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工作室和项目摆上货架,各自找买家洽谈——项目开发和日常运营的优先级,自然也被往后放。

这时,把画面转向距离不远的鹅厂。作为腾讯《王者荣耀》的制作人、沐瞳《MLBB》的老冤家,字节群龙无首,李旻显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

在天美,李旻上面是工作室群的功勋掌门人姚晓光,身旁则是一众如狼似虎的工作室 GM,“进步”前路漫漫,却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情况有些微妙。

对李旻来说,一只手是《王者荣耀》,他不能放——这款现象级手游,毕竟今天仍是鹅厂游戏的骄傲和支柱,于公于私,必须抓紧;

而另一只手,李旻抓着的则是代表了天美未来的《王者·世界》,“农药”的老本能吃,但总有一天要吃完,居安思危,也就不得不想到工作室未来的“第二曲线”。

受制于腾讯的体制,李旻很难两全其美。而时任《王者荣耀》执行制作人的黄蓝枭,成了担纲此任的理想人选。

黄蓝枭的履历无可挑剔,2008 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便加入了腾讯,参与热门项目《QQ 三国》的研发。其后,他加入《王者荣耀》项目组,从研发总监到执行制作人,一步一个脚印,深得李旻信任。

委派自己最得力的下属,出任《王者荣耀》执行制作人,便成了分身乏术的李旻,掌控《王者荣耀》全局的方式。

在字节这边,字节游戏新就任的负责人华巍,战投业务出身,常年在字节负责 HR 和企业文化。明眼人都能看出,华巍在这个位置只是权宜之计,迟早会有“更懂游戏的人”坐上这个位置。

而在新任掌门空降之前的这个时间,黄蓝枭接到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领《王者荣耀》的海外版(Honor Of Kings,下称 HOK),在海外重创《MLBB》,打出一片新天地。

以为字节找到合适的人选还要更久,但没人想到,王者荣耀海外版正式在全球范围内铺量的两个多月后,张云帆就官宣入主了字节游戏,要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对于目前的字节游戏体系而言,张云帆从沐瞳入手的难度更低——沐瞳的开发管线更完善,旗舰项目《MLBB》也能独立盈利,先在最“简单”的战场上收获战果,张云帆才能在字节站稳脚跟。

这里的难点也不少:沐瞳之于字节,一直游离在后者的体系之外,更独立、也更自由。一个新进的“大领导”,想要一举把沐瞳整合进字节游戏的大体系之下,难免会引起震动。

孟祥常年与沐瞳接触。根据他的说法,起码在沐瞳的体系内,从袁菁卸任到张云帆接手,中间存在明显的过渡期——最开始,张云帆会以沐瞳顾问的身份列席公司的各项会议,架构上则向袁菁汇报,及至袁菁淡出沐瞳,张云帆才得以真正接手。

腾讯的《HOK》在沐瞳的动荡期,确实有先发优势,鹅厂也开足马力,以饱和式轰炸的方式“炮火洗地”,在短时间内用“几个小目标”的发行费用,两个月内把《HOK》做到了 5000 万的下载量,和 700 万的 DAU。

这期间,张云帆的主要动作,则是对《MLBB》的产品架构和营销、市场体系动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袁菁和徐振华对商务和市场知之甚少,而害怕国内纷繁复杂的渠道和“野蛮凶残”的商务酒局,两人这才选择了出海。这也导致了,在去年之前,沐瞳对于全球化和出海的理解,基本可以概括为“东南亚”三个字。

而张云帆到来之后,也带来了全球化的运营视野。能在东南亚赚钱,就也能在中东、土耳其、俄罗斯赚钱。更多元的战场,也就代表更丰富的资源。外界推断,半年时间里,张云帆依托字节系流量的优势全面出击,给《MLBB》在全球领域带来了 接近 1000 万 DAU 的增长。

具体到买量的层面,MLBB 的力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压过了腾讯系投放。这里用数据来看显然更为直观——

在过去 12 个月里,HOK 在东南亚主要社交平台的投放,在 2024 年 6 月达到了历史高峰,但在 8 月之后,即跌至原先高峰期的25%,后劲略显不足。根据立清的说法,“过去的 AOV 加上如今的 HOK,都没有赶上 MLBB 的创意数和素材数量”。

(图说:HOK安卓端投放素材趋势,广大大数据供图)

反观 MLBB 的素材投放,相比则更为“稳定”,几乎维持在 3000-5000 组的区间,如果考虑到 MLBB 的区域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样的素材投放数量,沐瞳一方的发行效果可能比腾讯一方更高,更不用说前者投入更为持续

此消彼长之下,腾讯《HOK》的日活,则在几个月内回到了百万左右的量级。

一个季度后的 2024 年底,如梦初醒的腾讯着手复盘《HOK》的成败,中间不可避免涉及到与《MLBB》的对比。但当时的《MLBB》,已经在张云帆的带领下“再次伟大”——截至去年年底,根据 Sensor Tower 发布的数据,《MLBB》在 2024 年 12 月的海外下载量同比增长  44%,一举斩获当月中国手游出海下载榜冠军。

对于一个 2016 年上线,运营时间近 10 年、用户总量超过 15 亿的大 DAU 产品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足以令业内侧目的增长态势。

出海主战失利,对手反而超期登顶。不久,黄蓝枭黯然去职,天美工作室架构大动。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挟《MLBB》海外大胜的余威,沐瞳于去年 12 月 6 日,在新加坡等地上线了《MLBB》的自走棋项目《Magic Chess: Go Go》(简称 MCGG)。腾讯的金铲铲海外版原定于 12 月底上线,因为 MCGG 的存在,也选择于 12 月 6 日同时上线。

跟 HOK 的落败一样,相比 MCGG 近千万的预注册用户数,金铲铲的数据与之存在量级上的差距。自走棋赛道的海外竞争上,腾讯再次“棋差一着”

广大大数据显示,MCGG 在上线一个月后,安卓端的下载量与 MLBB 并列前十,其“主副游搭配”的产品格局,在东南亚初见雏形。

一个月后,沐瞳于今年 1 月。在国内上线的《MLBB》的国服,决胜巅峰。无论是更实在的段位红包,还是对于新人和高手都更友好的匹配机制,这些与王者荣耀截然不同的生态,也在无时无刻给腾讯“上眼药”。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决胜巅峰》的国服上线时间是 1 月 23 号。也就是蛇年春节前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至于理由也很简单——既避开了周四周五放假,产品人手不足的尴尬,又避开了 1 月 28 号,王者荣耀除夕活动的锋芒。

但腾讯方面收到消息后,不仅将活动上线时间提前了三天,对应的节日福利也提升到了两倍。金铲铲海外版的落败在前,腾讯对《决胜巅峰》的忌惮,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在接近字节的韩馥看来,这正是沐瞳方面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沐瞳的视角里,《决胜巅峰》的国内业务,更多是一个防御性姿态。”

这句话的一层意味是,《决胜巅峰》并不具备与《王者荣耀》国内叫板的条件。但在“防御性”的姿态之下,主动权却在《决胜巅峰》手中——通过不断上线一些增长向的活动,把《王者荣耀》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内,让《MLBB》的海外战线,拥有更多闪转腾挪的空间。

话虽如此,今年1月,也是《王者荣耀》近几年收入最高的期间。Sensor Tower 公布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在中国,仅就 IOS 端实现了 96% 的收入涨幅,达到 42 个月以来的最高值,重回 1 月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

回头来看,张云帆加入字节游戏的前后,其实颇具一些气运与偶然。

但无论如何,空降来到字节的第一仗,张云帆算是带着沐瞳打赢了。

攘外安内,字节游戏的架构哪变了?

首战告捷,字节游戏的难题却没有被完全解决。

外部的竞争环境诚然复杂,但字节游戏内部在严授时代遗留下的固有体系,也亟待梳理。

游戏市场人士露娜,与字节游戏合作颇深。她告诉雷峰网,张云帆接手字节游戏初期,体系内还有一些工作室的在研项目,处于裁员清退的流程中。流程将将走到一半,张云帆带人把这些项目人员“火线 review”。并将其化整为零,分配到了字节其他自研项目中。

今天,我们看到字节游戏的人才策略,是在很小的限度内,往关键位置输送可信任的人才。

自张云帆以下,是一个 5 人左右规模的“智囊团”。

这个核心圈团队,围绕张云帆统筹字节游戏的关键战略——负责营收、数据、成本等指标的核算和产品策略的调整。而当张云帆人在美国时,这部分人便会在国内代行管理。

这个智囊团,露娜说,职级不会比各个工作室的 GM 更低。

在他们之下,先说变化最大的沐瞳。作为字节游戏当下最能打的队伍——此前半独立于字节游戏之外,现在已经开启了融入字节游戏大体系的进程;

更多的员工被从字节体系输入进来,沐瞳过去独立于字节体系发展的时代,或许已经迎来了终结。

《王者荣耀》的前发行制作人,同样曾是完美世界“老人”的陆凌青,《决胜巅峰》在国内的谋划,很大程度就是他的手笔。

诸如绿洲、有爱、UGC 等等工作室,架构在一年前字节游戏官宣“复活”时,就已经有过不小的调整——这部分人员结构,并没有太多改动。

这几个工作室当中,王奎武负责的绿洲工作室,和张云帆渊源最深。

早在完美世界,张云帆就是王奎武的“伯乐”——传说,张云帆正是在北京的一家咖啡馆里“发掘”了王奎武,才把后者领进了完美世界的大门。

据孟谈回忆,在字节游戏成立的前几个月,还没有一个专有的人才招募标准,面试第一题,按照字节跳动地传统,先考算法——游戏圈不缺技术大佬,但归根结底术业有专攻,光这第一关就把不少候选人拒之门外。

在此期间,字节甚至挂掉了一些知名项目的主程,即便 985 大学毕业,即便带着自己的游戏引擎,到了字节的地面上,也要先过算法关,这让当时不少制作人欲哭无泪。

在北京另一边,完美世界曾被很多人戏称为“清华校友会”,老大池宇峰就是五道口出身的优秀校友,在母校号召力极强。

彼时,王奎武正遇变故,前脚从完美出走,后脚便被字节游戏盯上了。尽管王奎武并非毕业于清华大学,但背靠完美的关系,总算成了字节游戏当时的一面旗帜。清华的高材生,通过算法关总算轻松,这才把字节游戏的摊子慢慢支了起来。

地处广州的游戏-UGC 部门,据雷峰网了解,自现 UGC 负责人罗辑(胡天磊,原江南工作室 GM,人称鸟叔)以下,下辖3个项目 IP,负责人马亚光,此前来自网易,在张云帆初到国内时,曾前往北京向其汇报。

广州这部分字节游戏的资产,除了两个已经曝光的新项目,据雷峰网了解,至少还有两到三个项目在进行保密性开发——人员构成除了新吸纳的人才,还有相当部分是裁员后回流字节的“老同志”,具体项目则包括了境界刀鸣、代号 Dawn 的多人竞技游戏、以及 UGC 出海项目《JungoJam》。

当下在已公开的项目中,绿洲旗下有冷兵器“打搜撤”游戏《雾影猎人》,是《晶核》项目组抽调人手做的新项目,目前已经在 Steam 上线测试。内容偏重度、偏硬核。

北京蓝海工作室,则在推进《放置少女》系列,以及新的 TPS/SLG 等中轻度出海项目

上海 ZERO36 工作室,握有星战 IP 及 CCG 卡牌项目;杭州江南工作室,云集了三体 IP(代号 T3)、瞄准东南亚市场的 PVP 射击项目 ATOM、画风卡通,玩法结合星之卡比及 UGC 的新项目等等

上面的这些项目,在制作人层面,无论是招募还是遴选,张云帆事必躬亲,要把开发的拉上去。

一直以来,自研之于字节,很多时候都不如发行赚钱。

早在 2020 年,朝夕光年即代理了韩国 Gravity 授权,上海骏梦开发的「仙境传说 RO:新世代的诞生(ROX)」;2022年末,朝夕光年与 Second Dinner 合作发行了卡牌对战手游(CCG)「Marvel Snap」总营收在一年时间内突破了 1 亿美元,后续该项目代理权转移至 Second Dinner。

除此之外,字节也代理了一些高口碑单机游戏的海外手机版,如重庆帕斯亚科技开发的《波西亚时光》手机版、新近上线的《初音未来:缤纷舞台》等等

雷峰网了解到,目前张云帆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美国,在美国时,张云帆身处美国的字节游戏分部。这是严授时期即建立起来的业务部门,在战略收缩时期幸免于难。

曾被各家互联网大厂一度奉为圭臬的“集团技术中台”,字节也在各个事业部中推行中台机制,但在与游戏业务的融合上,架构也有了一些变化。

字节游戏前员工孟谈告诉雷峰网,在严授时期,工作室并不是制作人的一言堂,中台对于工作室业务的辐射较为明显。

就技术实力的角度而言,当时的字节游戏中台,不止服务一家游戏工作室,还可以对接各个工作室的业务,二者在开始一段时间,甚至度过了一段难得的蜜月期。甚至中台的一些空余资源,被用于了体系外的字节业务合作,譬如虚拟偶像企划“A-soul”。

如果再深一步,就不难发现二者的矛盾之处:游戏开发,作为存在 3-5 年开发周期的创意性行业,与字节的 OKR 驱动、ROI 挂帅的“传统艺能”实则是相悖的,即便字节高层对游戏业务有耐心,但也有对应的“保质期”。

如果要在期限内实现进展,那么制作人的效率最优选项,一定是对内闭环开发,使用中台资源,反而是一件“反直觉”的事情。

去年 4 月前后,字节游戏的战略收缩,已经把原先的中台架构拆分了大半。待到张云帆加入,原先的中台架构,进一步融入了字节游戏各个工作室单元,就效率而言,相比严授时代已经提升不少。

如今,无论是自张云帆以下的总经理(GM),还是游戏制作人,抑或是更基层一些的策划、程序、美术,其准入机制与此前相比,已然大不相同。

据雷峰网了解,截至 2025 年 3 月,除沐瞳以外,字节游戏其他工作室的规模合计在 1400 人左右,其中晶核项目组,排除发行板块,人数在 300 左右。历经战略收缩和一号位变更的动荡,如今的字节游戏,已经再度进入发展和扩张的阶段。

据一位接近字节的游戏猎头所言,相比动荡时期,如今字节游戏对于行业人才的态度,已经从“不招”变成了“招”。预计到 2025 年底,字节游戏的规模还将扩张几百人左右。

这里的一部分需求,来自《晶核》等在研项目即将上线,和《初音未来:缤纷舞台》等代理项目的高预期。

另一部分,则来自张云帆自身的行业号召力。孟谈告诉雷峰网,严授时期,并不乏有意加入字节游戏的“行业大牛”。比如腾讯某射击项目的条线负责人,曾经与严授深聊到晚上两点,但最后“无疾而终”。

相比严授,张云帆对外的行业形象,则是游戏行业与内容行业的“老大哥”、知名投资人、“著名产品等身”的产品老鸟。身兼完美世界和诸多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让张云帆,为字节游戏招徕以往不会考虑字节游戏的行业人才——

相比几年前的扩张期,如今的字节游戏,除了不惜血本也要招徕的“SSR”级大牛,对于大多数“R”级,“SR”级人才,相较此前,期权与现金的搭配、薪资的涨幅等等指标,已经全面“回归理性”。

结语

掐指一算,张云帆接棒字节游戏一号位,已过一年时间。

从完美世界离开,到加入字节跳动,中间存在四到五年的“空窗期”。熟悉张云帆的朋友说,他这段时间住在美国,最常做的事情,是带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以及征战落基山每一年的雪季。

在 24 年 10 月的一期播客里,张云帆也曾半开玩笑地分享了自己回归行业的原因。开玩笑的部分,是“闲太久了,充电充久了,得找个地方放放电。”

没开玩笑的部分,则是“时代正在发生巨变,特别是 AI”,张云帆认为,光凭脑子想已经不够了,需要亲自进来干,亲自进来加班,才能够把这个事情理解的更深刻。AI 技术排行靠前的字节,自然会纳入他的视野中。

在雷峰网接触过的一众游戏人里,与张云帆资历相近,或者资格更老的“老兵”大有人在。譬如前 NExT Studios 总经理,现游戏早期投资机构铼三实验室创始人沈黎;中国最早的独立游戏老炮,在不下十家游戏大厂担任核心高管,现担任 MultiMetaverse Inc.CEO 的许怡然等等。

他们跟张云帆一样,曾在游戏行业功勋卓著;但还在游戏行业一线坐镇指挥的,却已凤毛麟角,有的人选择转型投资,投身 AI 行业,更多的人则退居幕后,享受人生。

张云帆不仅回归游戏行业,还选择了字节游戏的“困难剧本”,不是所有人在功成名就后,都有如此赌一把的勇气。

用张云帆自己的话说,“我不可能第一天把它搞砸,也不可能一天把它搞好。”在张云帆的视角里,“人”是最核心的资产。而在游戏行业,制作人就是核心。制作人的判断以及制作人对事情的认知,就会对事情的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或许,正是这样的理念,高层更替不久的沐瞳,才得以在一个季度内,成功火线阻击腾讯;更大范围的字节游戏体系里,原本人人自危的队伍,大量有生力量也得以被保存。

300 多天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如今的字节游戏,已经不是动荡时期的“哀兵”——选择张云帆“重启”游戏业务,进行“壮士断腕”、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还能称作字节游戏的一时之时运;更加难能可贵的,则是字节在游戏业务上数次跌倒,数次爬起——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坦然面对数百亿级别业务的大起大落。

待到千帆落尽,我们回顾这个阶段的中国游戏行业史,字节游戏或许并非是那个“爆款制造机”,但却会是行业里最有韧性的那个“变数”。

微信图片_20250331101412.pn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