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十年造车梦碎!2000人大裁员或转岗AI,烧光近百亿美元引马斯克狂喜

HelloKitty 2024-02-29 17:31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748

本文由 新智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新智元

作者:新智元编辑部

苹果十年造车,彻底梦碎——泰坦计划终结!

也就是说,这十年里苹果投的数十亿美元,彻底打了水漂。

1.png

就在刚刚,这一消息在苹果内部传开了,员工错愕。

摆在 2000 名员工面前的命运,是要么转岗,要么走人。

而苹果押注的下一个风口,就是生成式AI。

据悉,许多特殊项目组员工将被移至 John Giannandrea 领导的人工智能部门,专注于开发生成式 AI 项目。

这条科技树,苹果果真是点歪了?

2.png

这次,泰坦计划是真碎了

上一次我们听说苹果造车梦碎的消息,还是在 1 个月前。

当时的说法是,库克决定把自动驾驶从 L5 降级到 L2,而且发布日期也延期到了 2028 年。

谁能想到,短短 1 个月后,泰坦计划彻底没了。

显然,计划中 10 万美元的电车能否给苹果带来产品惯有的高利润率,高层并没有把握。董事会也忧心忡忡:还要每年砸进几亿美元,来维持这个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的项目吗?

3.png

虽然现在这个消息还未正式对外公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决策是由首席运营官 Jeff Williams 和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 Kevin Lynch 共同作出的——

两位高管向员工宣布,汽车项目将开始逐渐缩减,并且很多原本属于特别项目组(SPG)的汽车团队成员将被调整到由 John Giannandrea 负责的人工智能部门。

在那里,他们将致力于开展生成式 AI 项目,而这也是公司目前十分看重并优先发展的领域。

在新的组织架构中,Lynch 将向 Giannandrea 汇报工作,此前他是向 Williams 汇报的,而 Williams 同时也负责 Apple Watch 的软件开发。

4.png

不可避免的,就是随着而来的裁员。

汽车项目中,有数百名硬件工程师和设计师。虽然一部分会有机会转岗到其他部门,但裁员是避免不了的。

泰坦被砍的消息一出,苹果的投资者甚是欣慰,当天收盘时,苹果的股价已经上涨了 1 个点。

对于苹果的这个决定,特斯拉的 CEO 马斯克当然也是大为欢迎。他在 X 上向退出市场的竞家表示致敬。

5.png

数十亿美元的泰坦计划终结,对苹果意味着一次重大转折。

如果泰坦计划成功,苹果本可以跨入全新的行业,瓜分全球近两千亿美元的电动车市场。

泰坦计划始于 2014 年,苹果当时希望打造一款具有豪华内饰和语音导航的全自动电动汽车,无需方向盘和踏板。甚至还计划开发一个能够替代驾驶员的远程指挥中心。

这款汽车售价,大概定在 10 万美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启动之初,苹果就面临重重挑战,多次更换项目领导,调整策略。

几年前, Doug Field 转投福特汽车成为高级执行官后,Lynch 和 Williams 接管了这块烫手的山芋。

那时,他们还请来了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宝马和保时捷的大牌设计师。

虽然苹果做了不少大胆的假设和花里胡哨的设计,但真正的难点,就是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6.png

2017 年起,苹果便开始在美国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系统了

8.png

并在绰号为「机器人城市」的模拟街道上,对一些更加机密的部件进行测试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遇冷,苹果措手不及

让苹果没有想到的是,「The Next Big Thing」没做出来,首先到来的,就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冷却。

近些年来,由于高价格和充电设施短缺,主流消费者对纯电动车不买账了。他们的兴趣急剧减退,导致销量大大放缓。

面对低迷市场和生产瓶颈,通用和福特这样的老牌厂商都开始转向做混动汽车。

8.png

整个汽车行业也疯狂开卷,无限降低电车的价格、生产目标和利润预期。

连美国电动车革命的领头羊特斯拉,也不得不发出预警:今年的扩张速度将大幅下将。

根据瑞银集团预测,美国今年的电动车销售增长,将从 2023 年的 47% 减缓至 11%。

做出了一些东西,但不多

到目前为止,苹果进入汽车行业的最主要动作是推出了 CarPlay 生态系统,也就是让司机在车上使用 iPhone 的地图和 Siri 等功能。

9.png

目前,苹果正在重新设计 CarPlay,使它能更深入地与车辆控制和娱乐系统集成,并且避免与汽车制造商的车机系统直接竞争。

苹果希望通过这条路径来促进 CarPlay 的普及,从而能够将苹果的生态触及更多的用户。

彭博社的分析师 Anurag Rana 和 Andrew Girard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鉴于 AI 长期的盈利潜力,对于苹果来说,将重心转移过去可能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造车也不是苹果取消过第一个大型项目,比如苹果曾经在 2015 年放弃了他们造电视机的计划。

但放弃一个像造车这样持续这么长时间、涉及这么多员工,已经投入了几十亿美元的计划,还是第一次。

不过,苹果依然会继续在其他领域加大投入。

过去五年里,公司在研发上的总投入达到了 1130 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 16%。

而最近推出的 Vision Pro 头显,便是近十年来的首个新的产品类别。

10.gif

苹果十年造车史

苹果汽车,是乔布斯生前对下一代产品创新的重要遗产。

苹果董事会成员 Mickey Drexler 曾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第一代 iPhone 面世不久后,乔布斯便对 Apple Car 产生了设想。

而这一概念的讨论,恰好也在 2008 年,特斯拉首次官宣第一辆汽车时浮出水面。

11.png

2014 年底,传言称时任 CEO 的库克批准了苹果造车的「泰坦项目」。

当时,苹果还聘请了奔驰北美研发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ann Jungwirth,以及一名变速器工程师。

到了 2015 年,苹果团队又被爆出与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的自动驾驶汽车专家会面。

WSJ 透露,「苹果开发的是一款纯电池的电动汽车,最初缺乏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可能在 2019 年左右发布」。

12.png

同年底,苹果与 Torc Robotics 签约,为 2 辆雷克萨斯 SUV 改装传感器。这一项目在内部被称为 Baja。

为了募集更多的人做这件事,2016 年 7 月,报道称苹果说服退休的高级硬件工程主管 Bob Mansfield 回国,接受泰坦项目。

与此同时,黑莓车载软件部门 QNX 的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长 Dan Dodge 也加盟了苹果汽车团队。

而 Dodge 的加入,预示着苹果泰坦计划的重点发生了转变——将把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软件作为首要任务。

13.png

然而,到了 9 月,苹果为了重新启动而裁员数十人的消息曝出。

据推测,裁员后泰坦项目的人数仍在 1000 人左右。

至此沉寂了大半年的时间,2017 年 4 月,苹果获准在加州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消息传开,关于泰坦项目的传闻再次爆发。

6 月,库克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苹果正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但并不一定会推出真正的苹果汽车产品」。

随后各种报道称,苹果预计将在现实世界中测试其技术。

方法是通过公司运营的校园间班车服务,往返于库比蒂诺的 Infinite Loop 主园区和硅谷的各个办公室之间,包括新的 Apple Park。

14.png

当时,有媒体称「泰坦」项目决定其命运的最后期限是 2017 年——证明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以确定最终方向。

2017 年 11 月,苹果员工 Yin Zhou 和 Oncel Tuzel 发表了一篇关于 VoxelNet 的论文,使用 CNN 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激光雷达检测 3D 物体。

15.png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711.06396.pdf

VoxelNet 最大的优势在于,可直接在原始点云上运行,并使用单一端到端可训练网络生成 3D 检测结果。

16.png

到了 2018 年 1 月,苹果在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注册了 27 辆自动驾驶汽车。到了 9 月,申请数量已经达到 70 辆,排名第三,仅次于 Cruise(175 辆)和 Waymo(88 辆)。

8 月,特斯拉前工程高级副总裁 Doug Field 成为苹果泰坦团队的负责人。

18.png

然而好景不长,2019 年 1 月,苹果被爆解雇了 200 多名「泰坦项目」自动驾驶汽车团队的员工。

同年 6 月,苹果还开启了对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 Drive.ai 的收购。

19.png

2021 年 1 月,现代汽车正在与苹果公司进行谈判,计划共同开发和生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

因为这项工作多年来存在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前负责人干脆跑路了。

同年,项目负责人 Doug Field 选择离职,部分原因是他不相信,高层还会正式批准发布一辆车。Doug 目前在福特负责电动车项目。

随后,苹果任命了全新的负责人 Kevin Lynch。

Kevin 早在 2013 年便加入苹果,此前一直负责 Apple Watch 及健康业务的软件开发工作。

20.png

2022 年 3 月,苹果著名分析师郭明錤突然爆料称:

苹果汽车项目的员工团队已经「解散了有一段时间」。而当时要在 2025 年前完成大规模生产汽车目标,需要在 6 个月内重组团队。

21.png

紧接着 6 月,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软件工程师 Christopher CJ Moore,入职 9 个月后,决定离职。

就在今年 1 月,彭博爆料,苹果被已经放弃制造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转而开发 L2 级自动驾驶,预计 2028 年发布。

另外,价格也将低于 10 万美元。

22.png

也就过了 1 个月的时间,苹果泰坦项目说没就没了。

曾经差点能买下特斯拉

现在回过头来看,苹果造车的另外一个「里程悲」,似乎是曾经拒绝正在寻求出售特斯拉的马斯克。

根据马斯克自己的说法,当 2018 年特斯拉陷入 Model 3「产能地狱」的时候,他几乎已经绝望了,于是打电话给库克,希望以现在特斯拉市值的 1/10 的价格把特斯拉卖给苹果。

23.png

然而,库克连电话都没接就拒绝了马斯克。

库克之后在媒体面前对于这个事情,表示非常地「不遗憾」:

你知道,我从来没有和 Elon 通过话。而且我们之前也有很多机会收购其他的公司。但我对我们今天的处境感到非常满意。

最终马斯克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预定了还没有上市的 Model 3 客户每人预收了 1000 刀的定金,瞬间获得了 4 亿美金的现金,缓过了一口气。再加上特斯拉中国工厂一年以后的竣工投产,直接把马斯克送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

24.png

而苹果这边,造车之路继续缓慢推进。

当特斯几乎已经垄断了美国纯电市场,而且一直不断降价,逼得通用和福特都不得不宣布减少或者放弃纯电车的生产时,苹果还曾放出豪言:苹果的电动车如果售价不超过 10 万美元,将没有利润可言。

而看到苹果终止造车计划之后,马斯的的表情,似乎真的是在发自肺腑地感谢库克当年的「不买之恩」。

网友热议

对于苹果正式放弃造车这种大新闻,网友自然要不失时机调侃一下:

「苹果在意识到需要窗户(Windows)后取消了制造汽车的计划」

25.png

——夺笋啊。

当然还有更损的:

26.png

「他们将在 5 年内再次宣布放弃 AI,专注于 iPhone......」

下面这位表示,苹果在看到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后:

27.png

及时止损。

说到损失,两位网友严肃地讨论了一下「沉没成本」:

28.png

「苹果可能已经浪费了十年,但他们通过退出而不是继续走一条徒劳无功的道路,并转向可能富有成效的人工智能,又节省了十年。」

有网友表示理解苹果的决定:「事实证明,大规模制造电动汽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

29.png

「想象一下苹果拥有的资源,这不仅关乎金钱,还关乎技术诀窍。」

——特斯拉:对对对,多说点,我爱听~

30.png

苹果:我原本想整部电车一造到底,是不是很大胆?但是后来我还是放弃了

31.png

一个时代,终结了。

32.png

参考资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2-27/apple-cancels-work-on-electric-car-shifts-team-to-generative-ai

微信图片_20240222160346.png

微信图片_20240207151541.png

1706509567_pic_real.pn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