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用户文档“喂养”AI,金山办公栽了?

HelloKitty 2023-11-22 15:16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531

本文由 DoNews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DoNews

作者:张宇

办公软件 WPS 的运营商金山办公再次遭受质疑。

事情的起因是 WPS 官方微博在 11 月 16 日发布公告称,金山办公旗下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办公应用 WPS AI 开启公测,而眼尖的用户很快在《WPS 隐私政策》的表述中发现了端倪。

WPS 提到,“为提升您使用我们提供的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文档美化、在线 PPT 美化、在线表格美化的 AI 功能的准确性,我们将对您主动上传的文档材料,在采取脱敏处理后作为 AI 训练的基础材料使用”。于是很快引发了用户对于WPS涉及用户隐私的质疑。

舆论很快发酵。11 月 18 日深夜,WPS 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已经更新《WPS 隐私政策》,去除了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并承诺所有用户文档不会被用于任何 AI 训练目的,也不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用于任何场景。

640.jpg

图源:WPS官方微博

尽管在最新版的《WPS 隐私政策》中已搜索不到此前的内容,但用户似乎并不买账,有用户吐槽,“训不训练用户也无法知道”“这可不是容易引起误解的描述”“用户没有隐私”。

事实上,WPS 并不是第一次陷入用户隐私争议。

2022 年 6 月,WPS 曾因“被曝删除用户本地文档”而登上热搜榜,当时有用户称,WPS 似乎带了某种敏感词和谐功能,被探测出来后,不单储存在云盘上的会被删除,就连本地文件也会被删除。对此,WPS 回应称,“近期有一位用户分享的在线文档链接,涉嫌违规,我们依法禁止了他人访问该链接。此事被讹传为 WPS 删除用户本地文件”。紧接着,WPS 再次发布声明,重申 WPS 不会对用户的本地文件进行任何审核、锁定或删除等操作。

自大模型浪潮爆发以来,金山办公屡屡提及 AI 战略,而 WPS AI 也成为了金山办公在资本市场上的新故事,但不可忽视的是,用户隐私绝对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

业绩增速下滑,市值蒸发千亿

金山办公是一家办公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 WPS Office 办公软件产品及服务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推广,其产品主要包括 WPS Office 办公软件、金山文档等协同办公产品和金山词霸等等。

根据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金山办公的总营收为 10.982 亿元,同比增长 9.4%;归母净利润为 2.94 亿元,同比增长 0.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843 亿元,同比增长 13.36%。

2023 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 32.704 亿元,同比增长 16.99%;归母净利润为 8.933 亿元,同比增长 9.86%;扣非归母利润为 8.604 亿元,同比增长 29.85%。

需要指出的是,自金山办公在 2022 年第三季度总营收首次突破 10 亿元之后,其总营收连续四个季度均在 11 亿元左右徘徊,2022 年第三季度至 2023 年第二季度期间,始终保持着超过 20% 的同比增速,然而却在第三季度首次跌至个位数,与此同时,金山办公的归母净利润几乎与 2022 年同期持平,整体正渐渐滑向“微增收、不增利”的漩涡边缘。

按照业务构成划分,金山办公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国内机构授权业务和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及其他业务四个部分。

2.png

图源:金山办公财报

其中,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为第一大创收业务,收入为 6.50 亿元,同比增长 25.64%,占总营收的比例接近六成。对于该业务的增长,金山办公称,公司优化全线产品使用体验,升级会员权益体系,个人用户付费转化与客单价不断提升,带动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稳定增长。

此外,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收入为 2.48 亿元,同比增长 36.13%。金山办公对此称,是打造政企客户数字办公标杆案例并不断复制,推动了业务增长。

而另外两项业务均显现出了颓势,收入分别为 1.31 亿元和 6782 万元,分别同比减少 41.72% 和 14.38%。金山办公对此解释称,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及本期党政领域信创订单不及预期影响,同时公司持续调整互联网广告业务。

业绩增长乏力的背后,是金山办公的用户规模正在面临考验,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其主要产品 WPS Office 及金山词霸的月活跃设备数为 5.89 亿,同比增长仅 1.9%,其中,WPS Office PC 版月活跃设备数为 2.59 亿,同比增长 8.82%;移动版月活跃设备数为 3.27 亿,同比下降 2.68%。

作为对比,截至 2023 年上半年,金山办公主要产品 WPS Office 及金山词霸的月度活跃设备数为 5.84 亿,同比增长 2.46%,其中,WPS Office PC 版月活跃设备数为 2.53 亿,同比增长 9.05%;移动版月活跃设备数 3.27 亿,同比下降 2.1%。可见,金山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已经接近天花板,同时 WPS Office 移动版的月活跃设备数还在持续下滑,意味着未来其业绩增长或将难以为继。

3.png

图源:百度股市通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金山办公的信心也稍显不足。2023 年 6 月 20 日,金山办公的股价达到了年内最高点 529.77 元/股,对应市值接近 2500 亿元,但在 6 月之后,其股价便一路下滑,截至 11 月 20 日 A 股收盘,金山办公股价较年内最高点下跌 38.28% 至 326.97 元/股,对应市值为 1510 亿元,与顶峰时期相比,已蒸发近千亿元。

押注 AI 大模型,WPS AI 急救市

如何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新故事?金山办公将目光瞄向了大模型领域。

2022 年 11 月,OpenAI 推出的新型 AI 聊天机器人工具 ChatGPT 在一夜之间火爆全球互联网,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截至 2023 年 4 月,ChatGPT 的全球访问量再创新高,达到 17.6 亿次,仅次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

ChatGPT 的火爆让金山办公意识到了 AI 大模型将全方位改变业态,于是便迅速跟进,并且定位为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方,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表示,WPS AI 锚定 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方向发展。

2023 年 4 月,WPS AI 首次对外亮相,随后便进入持续优化迭代;5 月,WPS AI 对外展示了类微软 Copilot 的能力,接入了文字、海外版表格、PPT 演示文稿、PDF 四大日常办公组件;7 月,WPS AI 亮相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在官网上线;9 月,金山办公在技术开放日上宣布 WPS AI 接入面向企业组织的一站式数字办公平台 WPS 365;11 月,WPS AI 开启公测,AI 功能面向全体用户陆续开放体验,而安卓、iOS 和 Mac 端将于 11 月底陆续开放。

目前,WPS AI 除了内容生成、理解文意、输入主题一键制作 PPT 之外,在表格场景中的表现较为领先,已具备书写公式的能力,用户选中数据后,以对话的方式向 WPS AI 描述需求,即可生成复杂的函数公式,秒出结果。

尽管 WPS AI 基本实现了落地,但金山办公的新故事似乎并不容易讲下去。

深耕 AI 战略,烧钱是必经之路,庞大的资金基础是必要条件。以 OpenAI 为例,有研究报告指出,OpenAI 仅运行其人工智能服务 ChatGPT 每天就要花费约 70 万美元,OpenAI 目前正处于烧钱的状态,若不加速自身商业化进程,很有可能在2024年底不得不申请破产。硅谷权威媒体 The Information 也在报道中称,OpenAI 在 2022 年总营收为 0.28 亿美元,净亏损为 5.4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前三季度,金山办公的研发投入为 10.76 亿元,较 2022 年同期相比增长 10.68%,占总营收的比例为 32.90%,同比减少了 1.88 个百分点。相比于微软 2023 财年近 2000 亿元的研发费用,以及其向 Open AI 陆续投资的上百亿美元,金山办公的研发投入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此外,金山办公金对于大模型的态度也摇摆不定。

2023 年 5 月,章庆元曾强调,这一次 AI 技术浪潮将颠覆软件行业,全身心地投入拥抱 AI,利用 AI 的能力改造我们的产品,这将是金山办公未来几年最核心的战略。

不过,金山办公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表》中表示,2023 年上半年金山办公在 AI 方面定下了 AIGC、Copilot 和 Insight 三大产品方向,但更看重后两个,这两个方向也和国内大模型的发展进度息息相关,对此金山办公在做很多的研发工作,但进度会比 AIGC 略慢。

与此同时,办公软件市场的竞争格局陡然生变,不少竞争对手都在加大对 AI 及大模型产品的投入,其中不乏钉钉、飞书、企业微信、科大讯飞,甚至 Microsoft 365 等等。

可见,就目前而言,大模型加持的想象空间有限,WPS AI 还很难成为金山办公的新增长点。

监管趋严,用户隐私红线不碰触碰

大模型带来新故事的同时,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而数据的广泛收集和存储增加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这也是 WPS AI 引发舆论关注的关键所在,尽管金山办公反应迅速,但还是陷入了信任危机。

大模型带来的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不容忽视,人民日报评论认为,越是一切都可以数字化、被收集、能分析,越要划出底线,筑起信息安全的堤坝,给用户选择甚至说“不”的权利。

在全球各领域头部企业对大模型业务的追逐下,相关部门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步伐也在加快。

2023 年 4 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定义,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合规义务,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专项监管。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产 ChatGPT”需注重数据隐私安全,不能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不可侵犯知识产权;“国产 ChatGPT”生成的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生成歧视性的内容等等。

2023 年 8 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理活动,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涉及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各大科技公司要主动遵守相关规定,做 AI 训练时,应严格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跨越红线。

当然,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地禁止,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发展和安全从来不必然是矛盾的、对立的。当前,全球不少科学家、企业家都呼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慢下来”,这不是为了停滞技术进步,而且希望与之相关的隐私保护、科学伦理、法律制度等能够尽快“赶上来”。在我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一直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基本遵循。无论是监管者还是从业者,更好把握发展与安全的辩证法,平衡好各方面利益,才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模型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模型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尤其是监管力度仍然不足,在大模型这条赛道上,金山办公想要实现弯道超车,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是重中之重。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