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突发内幕曝光?谷歌8月论文已揭示原理,大模型光有软件不存在护城河

HelloKitty 2024-09-18 17:48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462

本文由 量子位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文来源:量子位(QbitAI)

作者:明敏

发布不到 1 周,OpenAI 最强模型 o1 的护城河已经没有了。

有人发现,谷歌 DeepMind 一篇发表在 8 月的论文,揭示原理和 o1 的工作方式几乎一致。

1.png

这项研究表明,增加测试时(test-time)计算比扩展模型参数更有效。

基于论文提出的计算最优(compute-optimal)测试时计算扩展策略,规模较小的基础模型在一些任务上可以超越一个 14 倍大的模型。

网友表示:

这几乎就是 o1 的原理啊。

众所周知,奥特曼喜欢领先于谷歌,所以这才是 o1 抢先发 preview 版的原因?

2.png

有人由此感慨:

确实正如谷歌自己所说的,没有人护城河,也永远不会有人有护城河。

3.png

就在刚刚,OpenAI 将 o1-mini 的速度提高 7 倍,每天都能使用 50 条;o1-preview 则提到每周 50 条。

4.png

计算量节省 4 倍

谷歌 DeepMind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优化 LLM 测试时计算比扩大模型参数规模更高效。

研究团队从人类的思考模式延伸,既然人面对复杂问题时会用更长时间思考改善决策,那么 LLM 是不是也能如此?

换言之,面对一个复杂任务时,是否能让 LLM 更有效利用测试时的额外计算以提高准确性。

此前一些研究已经论证,这个方向确实可行,不过效果比较有限。

因此该研究想要探明,在使用比较少的额外推理计算时,就能能让模型性能提升多少?

他们设计了一组实验,使用 PaLM2-S*在MATH 数据集上测试。

主要分析了两种方法:

(1)迭代自我修订:让模型多次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在每次尝试后进行修订以得到更好的回答。

(2)搜索:在这种方法中,模型生成多个候选答案,

5.png

可以看到,使用自我修订方法时,随着测试时计算量增加,标准最佳N策略(Best-of-N)与计算最优扩展策略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

使用搜索方法,计算最优扩展策略在初期表现出比较明显优势。并在一定情况下,达到与最佳 N 策略相同效果,计算量仅为其 1/4。

在与预训练计算相当的 FLOPs 匹配评估中,对比 PaLM 2-S*(使用计算最优策略)一个 14 倍大的预训练模型(不进行额外推理)。

结果发现,使用自我修订方法时,当推理 tokns 远小于预训练 tokens 时,使用测试时计算策略的效果比预训练效果更好。但是当比率增加,或者在更难的问题上,还是预训练的效果更好。

也就是说,在两种情况下,根据不同测试时计算扩展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提示的难度。

研究还进一步比较不同的 PRM 搜索方法,结果显示前向搜索(最右)需要更多的计算量。

6.png

在计算量较少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最优策略最多可节省 4 倍资源。

7.png

对比 OpenAI 的 o1模型,这篇研究几乎是给出了相同的结论。

o1 模型学会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尝试不同的策略,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随着更多的强化学习(训练时计算)和更多的思考时间(测试时计算),o1 的性能持续提高。

不过 OpenAI 更快一步发布了模型,而谷歌这边使用了 PaLM2,在 Gemini2 上还没有更新的发布。

网友:护城河只剩下硬件了?

这样的新发现不免让人想到去年谷歌内部文件里提出的观点:

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 也没有。开源模型可以打败 ChatGPT。

如今来看,各家研究速度都很快,谁也不能确保自己始终领先。

唯一的护城河,或许是硬件。

8.png

(所以马斯克哐哐建算力中心?)

有人表示,现在英伟达直接掌控谁能拥有更多算力。那么如果谷歌/微软开发出了效果更好的定制芯片,情况又会如何呢?

9.png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 OpenAI 首颗芯片曝光,将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 A16 埃米级工艺,专为 Sora 视频应用打造。

显然,大模型战场,只是卷模型本身已经不够了。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singularity/comments/1fhx8ny/deepmind_understands_strawberry_there_is_no_moat/

微信图片_20240802161354.png

微信图片_20240207151541.png

微信图片_20240313155219.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