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ChatGPT,就加入

HelloKitty 2023-02-22 13:46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277

本文由 霞光社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霞光社

作者:Yinting Hou

编辑:宋函

ChatGPT 掀起全球热潮,并开始“入侵”人类生活。

2 月 19 日,根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出版商 SnowfoxBooks 即将发行一本由 ChatGPT 撰写的书籍《寻找人生目标的45种方法》(45 Ways to Find the Purpose of Life),预计本周三(22 日)上架。该书将是全球首本由 AI 处理整个出版过程的书籍,包括撰文、翻译、较对,以及设计图像。

报道提到,ChatGPT 只花了 7 小时搜集资料和数据,并以英文写出 135 页内文。之后,翻译软件 Papago 以 2 小时完成韩文翻译,并交由釜山大学 AI 实验室和 Nara Info Tech 共同开发的 AI 韩文检查工具,协助校对与纠正。最终由美国 AI 影像生成公司 Shutterstock AI 完成本书封面设计。

美国 Open AI 开发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发布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短短三个月里,势如破竹。市场研究机构 Similarweb 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ChatGPT 独立访问用户达 1.015 亿,月环比暴增 78%。

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TikTok 在全球上线后大约 9 个月才增加了 1 亿用户,而 Instagram 则花了 2 年半时间。瑞银分析师在月初发表的研报中写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 20 年里,我们找不到哪款消费者互联网应用的用户增长速度比 ChatGPT 更快。”

ChatGPT 带来的产业规模也是极具想象力的。Open AI 预测,2023 年将实现收入 2 亿美元,2024 年将超过 10 亿美元。Open AI 的CEO、创始人 Sam Altman 最近对投资者表示,OpenAI 很快就能产生高达 10 亿美元的年收入,部分是通过向消费者和企业收取产品费用实现的。

ChatGPT 乃至 AIGC 来袭,“AI 取代人类”仿佛即将成为现实,未来诸多人类工种或将消失。

对此,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数实融合 50 人论坛智库专家朱克力在霞光社近期举行的线上沙龙上指出,AI 技术还不至于真正取代人类,相反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机会和改善空间,“AI 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完成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但是不能替代人的思想、情感还有创造力等一些独特性。人作为万物之灵,AI 不能取代人的价值。”

ChatGPT 会否取代人类,尚不得而知。但奋起追赶 AI,与 AI 共存,将是人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ChatGPT 开始应用

作为聊天机器人,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里,ChatGPT 担任了情书代笔。根据一项面向全球 5000 名用户的调查,有 26% 受访者表示会找 ChatGPT 在情人节代写情书。

2 月 14 日,美国媒体公司 Buzzfeed 发布了 AI 设计的测试问卷,供读者填写。Buzzfeed 付费使用 Open AI 开发的软件,将其运用于网站内容制作。这个消息出来后,BuzzFeed 的股价三天内暴涨 300%,成交量超过 4.38 亿股。

除了媒体文本应用,ChatGPT 还被应用于专业领域。2 月 15 日,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将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帮助其律师起草合同。

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表示,去年 11 月开始测试一款名为 Harvey 的聊天机器人,用于起草并购文件或给客户的备忘录等任务。目前该事务所所有律师都可以使用该工具,总计约 3500 人。

据悉,初创公司 Harvey 开发了该工具,使用的是 OpenAI 创建的底层 GPT 技术。Harvey 于2022 年 11 月募资 500 万美元,由 OpenAI 创业基金(OpenAI Startup Fund)、Google AI 负责人 Jeff Dean 等参与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2 月 1 日,AI 版情景喜剧 Nothing,Forever 在 Twitch 频道 WatchMeForever 开始 24 小时直播,大受欢迎,当日即涨粉超 3 万人。这部恶搞《宋飞传》(Seinfeld)的动画片,使用了 OpenAI 的 GPT-3 达芬奇模型。

但 ChatGPT 的初期应用,并没有那么完美。2 月 6 日,Nothing,Forever 因角色发表对跨性别者的歧视言论,被停播两周。直到 2 月 20 日,剧集才得以重新上线。

Nothing,Forever 联合创始人 Skyler Hartle 表示,“我们很尴尬,这根本不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或观点。”在重新上线前,团队承诺将实施 Open AI 的内容审核 API。

1.png

图源:Twitch

ChatGPT 可以创作小说、剧本,但有时候也会“胡说八道”。科大讯飞多语种业务部总经理周传福在霞光社线上沙龙说道,在体验 ChatGPT 的时候,要警惕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当我们要将 ChatGPT 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时,还需要对获得的答案、事实进行核查。

2 月 10 日,Sam Altman 在《纽约时报》科技播客 Hard Fork 中提到,ChatGPT 经常出现错误信息,人们对此的批评是公允的。

据悉,2 月 7 日,微软推出的新版搜索引擎 Bing(必应),是在下一代 Open AI 大型语言模型普罗米修斯上运行的。Sam Altman 指出,该模型比 ChatGPT 更强大,准确度和实用性都更好。

人们迫不及待地将 ChatGPT 投入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争议不断,尤其是教育、学术等领域。

日前,香港大学向师生发出内部邮件,表明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除非学生事先获得有关课程讲师的书面同意豁免,否则使用此类工具将被校方视为剽窃。

2022 年 12 月起,以保护学术诚信为由,美国纽约市、洛杉矶、西雅图、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郡、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等禁止在公共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上使用 ChatGPT。

更有人用 ChatGPT 署名写论文,发表在《自然》等期刊上。然而,《自然》《科学》的总编都公开表示,不允许 AI 被列为作者。

赶紧做中文 ChatGPT

“ChatGPT 出来之后,我首先的体会是,我们要赶紧做中文的 ChatGPT。”周传福认为,Open AI 在英文上做得最好,国内也应该开始做好 ChatGPT 中文版。

2 月 7 日,微软将 Open AI 技术应用到 Bing 搜索引擎中,谷歌推出对话式 AI 服务 Bard,而中国大厂百度也宣布推出类似 ChatGPT 的 AI 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

百度表示,该项目英文名为 ERNIE Bot,3 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

2 月 8 日,阿里巴巴也透露在开发类 ChatGPT 产品,将与办公软件钉钉融合;京东 2 月 10 日则宣布,推出产业版 ChatGPT,名字叫 ChatJD。

“ChatGPT 出来之后,我们看到大模型的效果和希望。通俗一点讲,就是‘暴力出奇迹’,用超级多的参数去生成超级大的模型。ChatGPT 在技术、架构等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创新,但是要做成ChatGPT 这种大模型,(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感觉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2.jpg

图源:unsplash

周传福坦言,训练出 GPT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在算法、算力和数据都是需要积累的,比如在数据上,几十 TB 级别的数据才能满足开发需求,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AI 是代表未来的,毋庸置疑。作为从业人员,我们一定要跟紧,不能掉队。”

公开信息显示,2018 年 6 月,Open AI 发布的首代 GPT 参数量仅为 1.17 亿个,而 ChatGPT 背后的 GPT-3.5 模型已增加至 1750 亿个参数,多过人脑拥有的 860 亿个神经元数目。

如此庞大的模型背后,投入的运营资金也是巨额的。半导体产业分析机构 SemiAnalysis 估算,应用 ChatGPT 的一次性训练费用约为 8.4 亿美元,每天的硬件维护费为 69.4 万美元,每次对话费用为 0.36 美分。按此估算,ChatGPT 一亿的月活用户每个月只做一次对话,每月也至少需要 5682 万美元(约合 3.86 亿元人民币)的维护费。

显然,在 ChatGPT 的开发上,技术推动和资本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张良卫在霞光社线上沙龙表示,“落实到投资层面,主要意义在于会加速整个 AI 产业爆发式发展。”具体而言,他指出,在算力、算法、数据等 AI 产业链相关的环节,国内都有投资机会。

除了互联网大厂及产业链上的企业,国内涉及 AI 领域的细分企业也不少。东吴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周良玖指出,这两年做大模型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他们可能在特定细分领域里做了一些小模型;此外还有各类应用公司,比如文本生成、图像生成、图像销售等公司,也在领域内应用AI技术。

朱克力指出,中美对比而言,中国在各方面的积累至少差两年,追赶难度上并不小。“新事物需要鼓励培育发展,又要考虑监管的问题。从目前的状态来讲,尤其我们差距还这么大的情况下,还是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关于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各自的竞争优势,ChatGPT 是这样评价的,“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体现在其领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以及其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其在该领域的投资和政府支持也非常强烈。”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体现在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和技术人才,以及其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政府在该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也非常明显,并且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国家。”

AI 将颠覆什么?

近期,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谈到,“不得不说,去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让我非常兴奋。这是科技史上具有历史性的时刻之一。”

“曾经我们的个人电脑是没有图形界面的,后来才出现了有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比如 Windows 和 Mac……再后来,互联网又将这一切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我在人工智能方面所看到的一切都与 PC、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 PC 或互联网的出现一样重要,这真是令人震惊。”

不同于此前中外大厂推出的语音助手,ChatGPT 仿佛一个真实人类,可以进行有逻辑性、连贯性的对话,其颠覆性意义不容小觑。

“ChatGPT 可以和搜索引擎结合起来,形成人机交互的新模型,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搜索引擎,或者说,直接把搜索引擎这种既有的形式给颠覆了。”朱克力认为,ChatGPT 或将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体系。

张良卫也指出,AI 可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各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增效降本方面,对于游戏、元宇宙等线上虚拟行业会产生颠覆性影响,“我们认为它的级别,堪比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机会和革命性,所以带来的投资机会应该是非常大的。”

但 ChatGPT 目前仍然不能取代搜索引擎,例如谷歌发布的 Bard 模型在发布会上输出了错误的答案,周传福指出,“(ChatGPT)颠覆搜索引擎,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比如它的训练数据时效性滞后,推出之后用的是 2021 年之前的数据。所以,(ChatGPT)数据如何更新、如何迭代,以及更新的及时性,此外运算的重新训练模型,包括算力和速度,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周良玖也认为,短期来看,ChatGPT 取代搜索引擎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同样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量,都使用 ChatGP T来替代搜索引擎使用场景的话,在当前节点的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任何公司目前都没有办法承受这么大的成本。”

此外,商业模式的变更,除了技术难题,管理问题也会影响行业发展速度,如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等,这些维度都需要考虑。

关于 ChatGPT、AI 能否取代人类的问题,周良玖认为,AIGC 未来作为生产力工具,将给人类各行各业带来帮助,“但如果说未来 ChatGPT 会取代人,那么发展路径就是有问题的,商业模式是跑不通的。未来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帮助人类提升生产力,类似于过去计算机和手机对人的帮助。”

朱克力也指出,未来工具和人慢慢融为一体,人机交互将衍生出很多新职业,未来我们会习惯跟 AI 并存且共同进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2023 年应该是整个 AI 产业非常热闹的一年,B 端、C 端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新的玩法出来,我觉得非常值得期待。”周传福透露,科大讯飞在 Transformer 架构上也有积累,在熟悉的行业里,公司也会有深入的探索和新的东西出来。

“我对 2023 年也保持期待,”周良玖说道,对于一项真正的创新技术,永远不要低估其长期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从我们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对于新事物,我们要时刻保持敬畏。”

小程序封面.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