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5-06-17 14:58
1250
本文由 亿邦动力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亿邦动力
作者:王超
如何与 AI 共处?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个体与组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日前,亿邦动力举办的“第九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暨 2025 全球化新品牌 AI 竞争力大会”聚集了品牌商、服务商、投资人,尝试从各个角度剖析这一问题。(详见:杭州又爆了!AI 落地跨境和品牌的空前启蒙)
亿邦动力 CEO、中国计算机协会副秘书长王超在开场演讲中提出警示:AI 是那只追着我们跑的老虎,跑得慢的人可能会被吃掉。
从 AIphaGo 打败“围棋第一人”李世石开始,AI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方方面面。具体到电商领域,AI 已经高度渗透于营销、客服、直播、风控等诸多场景。为此亿邦动力调研撰写了《野火燎原,方兴未艾——2025 AI 电商应用洞察报告》,目的就是告诉大家 AI 这只老虎在电商领域跑的有多快,同行都跑到哪里了,你应该如何跑才能不被落下。
王超给企业决策者提出了三点行动建议:要与聪明人和 AI 共同进化;把AI投入放到正确的心理账户;现在就要着手考虑组织变革。“‘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眼前应有尽有,眼前一无所有。’这段话被引用实在太多太烂了,但我仍然不得不说,这可能还是描述 AI 变局最贴切的一段话。如果你要让 AI 时代成为你的最好的年代,至少要从躬身入局拥抱变化开始。”
本文基于主题演讲,并补充完善细节与论据,推荐企业决策者及电商从业者阅读。
我们都很熟悉一个扎心的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一个人撒腿就想跑,另一个人对他说:你跑也没用,我们怎么可能跑过老虎。这个人说,我是跑不过老虎,但我至少要跑过你。
AI 就是这只老虎。
之前的所有技术都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在 AI 面前,人类变得有些迟疑,态度有些复杂:AI 的发展速度会使整个人类具有失控感,人类社会可能并没有对此做好充分准备。这只大老虎可能“吃掉”很多人的工作,可能做出违背人类意愿的事情,可能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但种种迹象表明,今天这只老虎既没有被绑上缰绳,也没有戴上笼头。
AI发展势不可挡!
2023 年,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在国会听证会上还表示,AI 可能会失控,并危及人类,这是他最担心的问题。然而,在今年 4 月份的 TED 大会上,他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他说:“在深入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之后,他的看法变了。”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报道称,他所说的“政府的运作方式变化”,首先归因于中美之间的竞争,AI正在成为地缘政治和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变量。
我们知道,历史上工业革命兴起于欧洲,也造就了欧洲中心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主流历史叙事,但因为欧洲的人文主义传统,他们出于对信息安全、隐私、就业保护等考虑,对 AI 采取比较严格的监管政策。信息技术和 AI 革命将彻底抛弃欧洲中心论,AI 时代就是中美争霸。更令人匪夷所思和浮想联翩的是,在这个报道中还有一句话:“五角大楼正在利用机器学习加速人类与外星生命接触”。从这些零星信息我们可以感觉到,AI 发展已经是一个政治命题。
再看一个国内的例子。我们知道 AI 发展在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量化交易,量化交易显然对散户投资者非常不公平,早些时候一直有很强烈的呼声要求终止量化交易。但因为一家出身量化交易公司的大模型异军突起和惊艳表现,政府重新评估量化交易的监管政策。
6 月 2 日,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 发表了 340 页的《人工智能趋势报告》,报告认为:AI 驱动的这场变革已经全面不可逆转,是库兹韦尔所说的“奇点来临”的关键时刻。
AI 的发展速度超过之前的电脑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AI 用户数超过 8 亿周活用户,开发人员超过 1000 万。
美国 6 大科技巨头 2024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 2120 亿美元,过去 10 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60%。
虽然训练一个顶级模型的成本高达 10 亿美元,但过去 2 年推理成本下降 99.7%。这意味着应用会雪崩式普及。
AI 很快就会从工具变成代理。
2030 年 AGI 即可实现:AI 能够做到人脑能做到的所有事情,而且对标的是最聪明的人。
从围棋看 AI 对一个领域
到底能够产生怎样的深刻影响
大家都记得,这一轮的 AI 热潮是从 2016 年 3 月 Google 旗下 Deepmind 团队开发的 AIphaGo 与当时的“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开始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9 年过去了,我们看看 AI 对围棋这项人类认为最复杂的博弈游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评价棋手对局质量的标准是与 AI 推荐前三选的吻合度;
比赛主要防 AI 作弊;
所有棋手都与 AI 训练,而不必跟人训练;
棋手达到顶尖水平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经验积累让位于反应速度;
围棋解说趣味性大大降低,评价每步棋下得好不好直接看胜率上升还是下降,那些玄玄乎乎的策略评价不再有意义,策略思维都被冷冰冰的胜率数据所取代,围棋美学荡然无存;
AI 已经不再玩这个游戏,但在围棋中的技术积累 transform 到了其他领域。
围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任何具体的任务,AI 都会比任何人做得更好,它会成为任何一个“角色”的完美存在。从一个棋手,到一个客户服务人员、一个翻译、一个旅行助理,甚至一个完美情人。人类是通过不完美来表现真实性的。
看看老虎跑的有多快,别人都跑到哪里了
最近亿邦动力做了一个《AI 电商应用洞察报告》,这是我们跟踪 AI 领域的主笔对几十家提供 AI 解决方案的领先技术公司,(包括:平台、SaaS、AI Natve 公司),以及对几百个品牌和商家的访谈和调研后形成的。
图源:《AI电商应用洞察报告》
报告分为 5 个部分,帮大家梳理了 AI 在电商领域发展的几个阶段,AI 如何重构了电商的全业务链路,商家对 AI 的态度和投入水平,以及投资情况。这个报告就是告诉大家 AI 这只老虎在电商领域跑的有多快,同行都跑到哪里了,你应该如何跑才能不被落下。
《AI电商应用洞察报告》
AI应用的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生命科学领域。AI 在科学领域首先就是读天书。有一种说法:计算之于生物,就像数学之于物理。所以“人工智能之父”Geoffrey Hinton 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AI 用于科学发现的另一个方向是新材料。有一位图灵奖得主就主张搞科学家 AI、Scientist AI;而不要搞 Technology AI。就是说AI主要用于科学发现,而把如何运用这些科学发现的成果的决定权全部交还给人类。这显然是知识分子的善良愿望,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AI 在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中会主要应用于药物研发和医疗。有乐观估计,10 年可以治疗几乎所有疾病,比较中性的估计是25年。围绕长寿会形成一个大产业。但这个产业显然是服务于少数富人的。
第二个方向是产品的智能化,智能耳、智能眼镜、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等。比如智能乐器,会让很多没有音乐技能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弹钢琴。比如,给老年人和残障人使用的智能轮椅。
智能化会成为差异化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卖点。产品智能化就是组合创新逻辑,需要四个要素:创意、技术把握和整合能力、供应链、营销能力。
人类没有任何能力是 AI 不能复制的。之前有个 AI 悖论:人类认为很难的事情 AI 可能认为很容易,人类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对 AI 来说可能很难。这个错觉就来自对情商的认识。AI“情商”不断提高,会在教育、陪伴等应用有更好体验。
第三个方向是经济和商业领域。这也是我们这个报告研究的重点。
AI 对电商影响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降本增效,也就是说,做的事情,需要完成的任务没有太大变化,但新技术可以使我们做得更快,更多,更好。在这个层次,AI 的影响就是更高效率、更低成本。
从我们调查的中小商家看,营销、客服和数字人直播是应用渗透率最高的。
第二个层次是驱动增长。
拓展新客户:从国内到海外。AI 的加持,在解决语言问题、合规风控等方面大大降低了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
通过智能动态定价提高利润。比如,在酒店调价方面,AI 助理勤奋 10 倍,7*24 小时关注,动态定价调价建议更加密集精细。
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智能挖掘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研发速度和效率。
第三个层次是组织变革,即构建人机混合工作模式和流程。
Agent 的发展使 AI 超越了工具,成为代理,成为完美员工。比如,一个关于制定营销策略的 Agent,假如你有 20 万个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包括他们所有购买行为,现在你要通过发放优惠券做促销,你的目标设定可能有多种选择:比如,最大化销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激活老客户复购,等等。这个 Agent 都可以即时给出方案建议。而这样的促销方案,你的营销团队未必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迅速做出来。
一个旅游规划 Agent,现在假设你要到希腊去玩,时间 7 天,自驾,你告诉它你的偏好,预算,到达的地点,离开的时间地点,它可能迅速给你做出所有的旅游路线,酒店安排,旅游景点的介绍。如果这个Agent给你带来了不错的体验,那么你去非洲也会用它,你在哪一家租车公司租车,住哪一家酒店,吃哪一家餐厅就基本被它接管。
如果租车公司,酒店,餐厅也是一个 AI 员工在对外沟通,在制定优惠政策,在管理用户体验,那么,在不知不觉之中,AI 就形成了自己的协同工作网络。人类的经济活动就在不知不觉中被AI所形成的系统接管了。这就是智能体经济(Agent Swarms Economy)——它们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可以转移资源,进行交易。智能体之间互相追踪,相互推理,可以理解和建立信任/可靠性,实际上拥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公司组织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这样的人机混合工作模式。
不满、隐患以及不成功的探索
任何智能技术都会最早被骗子使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猫鼠游戏。
聊天机器人正在扼杀互联网上的人类生活。互联网有沦为“无人荒地”的风险,充斥着被算法优化过的各类帖子。这些高效、精准的内容将把人类自然产生的内容挤出网络。AI 生成的内容与 AI 推荐系统之间相处更融洽。先用 AI 做内容营销肯定有红利,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做,平台会不会不堪重负?
给决策者的三点行动建议
第一点就是要与聪明人和 AI 共同进化。
作为决策者,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们要知道很多,才能知道自己不知道。AI 的发展速度和它的知识壁垒会把绝大部分人类抛弃在认知边界之外,这是一个少数人参与的游戏,大多数人都是使用者、消费者、数据贡献者,没有人能够通过分析就做出对未来的预判,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所以,你要有一定时间与行业领先者在一起,听他们怎么说,看他们怎么做。看准了好的合作对象,要躬身入局,与他合作,才能跟上变化的步伐和节奏。
第二点就是把 AI 投入放到正确的心理账户。
当我们花一笔钱的时候,无论在财务上从哪个科目列支,是营销费用,还是人力成本,在判断花得值得与否上,我们都有个心理账户。就我们对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企业在 AI 上的预算都还比较少,这也是国内很多大模型公司都先在海外找市场的原因,国内企业普遍支付意愿差。
AI 上花的钱,第一种把它放在营销费用上。既然是费用,就力求多快好省。
第二种是把它放在人力成本替代上。AI 上的投入产出取决于少雇佣多少人。
第三种是把它放在“创新和组织发展”账户,把在 AI 上的投入,不仅是购买软硬件技术,而且包括组织培训和学习,看作是组织为未来能够持续生存发展的必需。
第三点就是现在就要着手考虑组织变革。
我们在最近与企业的接触中有一个印象就是下冷上热:公司高层希望尽快采用 AI,但员工热情不高。要为适应人与 AI 共同工作做好组织准备。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I 这样的革命性的生产力出现了,生产关系就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眼前应有尽有,眼前一无所有”,这段话被引用实在太多太烂了。但我仍然不得不说,这可能还是描述 AI 变局最贴切的一段话。如果你要让 AI 时代成为你的最好的年代,至少要从躬身入局拥抱变化开始。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