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谁会留到最后?

HelloKitty 2024-07-22 16:46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081

本文由 DoNews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DoNews

作者:雁秋

会冲热美式的机械臂、会打滚的机械狗、会烤面包熨衣服的机器人......在今年举办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各路机器人“神仙打架”,成为最瞩目的存在。

要说大会上人气最高的地方,莫过于步入会场直面看到的 18 具“排兵布阵”的人形机器人,主办方称其为“十八金刚”,它们在工作人员的指令下做出各种动作,场面颇为壮观。


1.png

图源:WAIC


据了解,这十八位机器人分别来自达闼、复旦大学、傅利叶、宇树科技、开普勒等不同单位,运动能力各具特色:或擅长复杂地形行走,或拥有强大的负载能力,或专注于人机交互体验……

任何一个机器人展台都层层叠叠围满了人,有人戏称比当天上海 44℃ 的体感温度都要“热”。资本市场上的热情也很高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在近期出现集体爆发,旋极信息、普联软件、科创信息等多只个股先后涨停。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机器人赛道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属于人形机器人的「iPhone 时刻」正在到来。

人形机器人“成团出道”


在“十八金刚”列阵中,居于 C 位的是“青龙”,这是一位「有编制」的机器人,它由上海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次发布,是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

央视记者是这么介绍它的:

有一米八五,一百六十多斤重。它全身有 43 个关节,小到手指,大到腰臀胯,都很灵活。

它不仅腿脚快、上下坡稳当、会躲避障碍。它的双手非常灵活,能精准抓取2厘米的小物件,并且还能用工具在小米里挑芝麻。

作为开源公版机,“青龙”的硬件结构及参数已在 OpenLoong 开源社区上开源,并将持续发布新版本,旨在鼓励全民参与开发。

2.png


还有一位机器人"Kvavo" ,由乐聚科技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视觉感知,还突破性地拥有了跳跃能力和多地形行走功能。

3.png


图源:DoNews摄

在穹彻智能的展台上,一款双臂机器人在厨房熟练地拿起黄瓜进行削皮,并可以主动清理台面,俨然一副熟练的家政大师。

在此 WAIC2024 上,国产人形机器人中还包括:

达闼机器人推出的 XR4,搭载了具身智能大模型 RobotGPT,主要面向科研场景;

宇树科技带来的 H1 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具备原地后空翻能力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

复旦大学研发的“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能够读懂人的表情,并生成相应的情感回应;

傅利叶 GR-1,全身有 54 个自由度,可以模仿人的各种动作,如招手、点赞,目前已在科技馆迎宾接待等场景应用。

4.png


傅利叶GR-1 图源:DoNews摄

除了国产机器人之外,在马斯克官宣七个月后,特斯拉首次正式亮相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二代。它站在玻璃展柜内,被“长枪短炮”团团围住——这也是全场唯一一个装在玻璃罩里的机器人。

5.png

Optimus二代 图源:DoNews摄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 Optimus 二代并没有开机,略微可惜。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Optimus 二代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 30%,它的身上有 28 个可以活动的关节,可以支撑它去做瑜伽等难度较高的动作,手部有 11 个可活动的关节,不但能搬运起沉重的箱子,还能轻轻握住脆弱的鸡蛋......

据主办方数据显示,大会合计展出的人形机器人超过 25 款,成为 WAIC 2024 当之无愧的“顶流”。

发展还在“幼态”阶段

当前,人形机器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但有两点疑问需要弄清楚:

为什么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究竟能用来干什么?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形态跟人类最为相似,未来通用机器人中也将会有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但能够最大程度跟人类的干活需求相匹配的形态,才能得到最大的市场比重。

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苏航看来,选择人形机器人,还有降低成本的考量。原来一个场景一款机器人,(如果)机器人泛化性可以做到足够好,可以十个场景、百个场景用一款机器人做,实现规模化生产。“人形的目的不是为了仿人,而是要做到超越人类智能的目标。”

6.png

图源:DoNews摄

至于人形机器人的实际落地场景,从目前大部分主流厂商来看,均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教育以及建筑工程等行业。让人类从重复性高、机械制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是人形机器人走出象牙塔之后的重要使命。

用机器人解放生产力的愿景固然美好,然而看上去既炫酷又震撼的“十八金刚”,目前可能还处在观赏性大于实用性的“幼态”阶段。

业内相关人士认为,要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需要两个坚实的车轮。一是需要继续攻克人形机器人的相关技术难点,例如四肢、躯干控制与协调问题,二是需要给机器人装上一个聪明的大脑,发展以算力和数据为支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论坛」上,不少参会专家提到了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认为,人形机器人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为「一高五难」:硬件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

而多位专家都提到了「数据」,数据规模化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痛点之一。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数据来源是国外的开源数据,或者由研发机构通过动作捕捉、视觉捕捉等方式自行采集,这样的方式往往人力成本较高。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王鹤认为,通过算法合成数据可能是一个方向。当下可以真正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数据就是合成数据。所谓合成数据,是一种通过算法生成的数据,虽与真实数据相似,却并不直接来源于真实世界。

7.png

图源:IC photo

此外,应用落地需要考虑到合适的场景。上海交通大学人形机器人领域首席科学家高峰认为要采用「应用驱动研究」的办法, 要回归到研究人、研究场景,真正去让人形机器人在实际上能够应用。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飞机制造业是单件生产,没有什么工业机器人能在上面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可能就是一个好的方向。又譬如,汽车总装线上也都是人在做,如果用人形机器人代替人类去拧螺丝,那也是很好的应用。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合去开发,不能过于宽泛。”高峰说。

商业化落地为时尚早

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出巨大的潜力与能量,吸引着资本的注入。据《中国电子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 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超过22起,融资金额超过 70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火热的投资相比,人形机器人商用的步伐仍处于初级的阶段。由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并不完善,许多厂商仍在奋力量产交付的阶段,即便是特斯拉目前也只能向 1000 台努力。

马斯克曾提到,Optimus 连执行器都需要定制,但他也说过,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日期将公司的市值提升至 25 万亿美元——当然,马斯克的话常常无法按时兑现,但确实能看出机器人商业化有了更具象的体现。

事实上,在没有实现规模化投产之前,大多人形机器人厂商依然不具备强有力的盈利能力。「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就在最近遇冷,与火热的赛道形成反差。

7 月 5 日,优必选大跌 16.67%;7 月 8 日,继续跌 16.16%;7 月 9 日,终于迎来小幅涨势。7 月 12 日,盘中上涨 5.09%,截至 10:00 报 114.2 元/股,总市值 477.52 亿元。

8.png

图源:百度股市通

2023 年 12 月 29 日,优必选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 90 港元/股;2024 年 7 月 9 日收盘时报 107.2 港元/股。与其上市以来最高时的 328 港元/股相比,优必选股价已经跌近 67%——这中间,只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

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华夏时报》分析称,除了热点扰动因素,优必选近期股价的变化在情理之中,“从投资回报率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优必选的情况不算太好,目前四百多亿港元的市值并不低,所以在这家公司的财务数据没能持续向好的状态下,股价出现回调是正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成本,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问题是所有厂商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DoNews 了解到,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售价普遍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据不完全统计,达闼机器人报价 39.9 万元起,天链机器人价格在 50 万-100 万元之间,宇树 H1 单台售价约 65 万元,虽说其今年发布的 Unitree G1 人形机器人仅需 9.9 万元,堪称“打破底价”,但这也只是基础款的价格。

降本也在计划之中,根据《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按量产规模不同,降本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小批量千台量级生产,降本 20%~30% 至约 10 万美元;万台级别降本 50% 至 5 万美元;数十万至百万台大规模量产,降本 70%~80% 至 2 万~3 万美元。

尾声

人形机器人赛道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蓝海市场,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该领域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不过,任何事情太火爆也不见得是好事。目前有部分企业热衷于“蹭热点”,看到新风口就顺势而为之,借着人形机器人的幌子去拿融资,至于会不会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市场规律最终会大浪淘沙,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应当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有眼光、能坚持才能生存下来。

微信图片_20240207151541.png

微信图片_20240313155219.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