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3-09-07 16:47
1536
本文由 雪豹财经社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雪豹财经社
作者:瀚星
凯文·凯利:人类正处在跨越第四个间断的时间节点,即人类和机器之间的间断。
李彦宏:现阶段创业者卷大模型没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
摸爬滚打 10 年,百度将对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渴求寄托到了 AI 上。
美国《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在互联网圈子里有诸多头衔——硅谷精神之父、互联网预言家。这些头衔源自于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行于 1994 年的《失控》。这本书在 29 年前便提出了物联网、虚拟现实、去中心化、云计算等近些年才大热的互联网概念。
KK 在《失控》一书中将人类的思想史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人类都会排除一种“间断”(intervention),进而提升自己作为人类角色的认知。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将地球和物理宇宙其他部分之间的间断打破;达尔文的进化论,排除了人类和有机世界其他部分之间的间断;弗洛伊德则打破了自我的理性世界和无意识的非理性世界之间的间断。
KK 认为,眼下人类正处在跨越第四个间断的时间节点,即人类和机器之间的间断。“跨越第四个间断,我们便不必在生物或机械间选择了,因为区别不再有意义。”
29 年后,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到来,人与机器之间的间断正在被快速打破。
在 9 月 5 日举办的 2023 百度云智大会上,百度做了一场自文心一言发布之后最大规模的产品发布会,发布了大模型工具、针对多个行业的产品服务和数十款 AI 原生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摸爬滚打了 10 年的百度,正在 AI 风口之上加速狂奔。
做 AI 界的 iOS
在一段现场播放的视频中,频繁为 AI 站台的李彦宏为这场大会定了调:百度要做人工智能时代的 iOS 或安卓。 李彦宏称,目前中国 10 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经发布了 70 多个,但模型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价值,基于基础大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才是模型存在的意义。 因此,他认为,创业者卷大模型没意义,卷应用机会才更大。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只有 iOS 和安卓,但成功的应用有很多,AI 时代同样如此。李彦宏预告,文心大模型 4.0 版本将在不久后推出,并不惜以溢美之词自夸:“文心大模型是最好的大模型之一,只有最好的大模型才能长出最好的 AI 原生应用。” 为了达成这一设想,百度智能云在大会上公布了诸多基于文心大模型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可以被大概分为四类:to B 的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 2.0、基于文心大模型的行业解决方案、面向通用场景的 AI 原生应用,以及大模型的新生态政策。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ACG)总裁沈抖第一个走上讲台,这是他第二次以 ACG 负责人的身份参加百度云智大会。他此前担任百度现金牛业务移动生态事业群(MEG)负责人,2022 年 5 月接手 ACG。 沈抖介绍了千帆大模型平台 2.0,这是今年 3 月百度推出的一站式企业级大模型生产平台。 “任何新技术的真正落地,都需要相应的方法论和工具的支撑。”沈抖表示,升级后的千帆平台接入了 42 个大模型,包括今年 7 月由 Meta 推出的 Llama 2 开源大语言模型等。企业可以通过千帆平台接入不同的大模型,开发自己专属的生成式 AI 应用。 在会议现场,沈抖分享了金山办公通过千帆平台接入文心一言后,推出的协同办公 AI 应用“WPS AI”。金山办公首席执行官章庆元宣布,WPS AI 在 9 月 5 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应用在 WPS 智能文档。 此外,沈抖还依次介绍了基于文心大模型重构数字政府、金融、工业、交通四大行业的解决方案,并发布了覆盖服务营销、办公提效、生产优化三大领域的 11 款面向通用场景的 AI 原生应用。 在沈抖之后,“互联网预言家”KK 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发表了 10 分钟的特别致辞。 他认为,对话式交互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一次飞跃,就像 1992 年,随着网页被发明,五彩缤纷的图形界面取代了代码。“未来会出现的大语言模型、机器学习,肯定是更专精于具体场景的定制型人工智能。” 正如李彦宏所说,人工智能已经从模型卷向应用,更专注于商业化的落地场景和 AI 原生应用。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 AI 先生的野心 2007 年,第一款 iPhone 发布,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随后一年,为了打破 iOS 的垄断局面,各个手机厂商纷纷搞起操作系统研发。最终,开源的安卓系统一统 iOS 之外的江湖。 截至 2023 年 5 月,iOS 与安卓分别占据智能终端设备 21.7% 和 78.3% 的份额,二者完全瓜分了这一市场。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百度展露出新的野心:凭借 10 年布局的先发优势,成为 AI 智能时代的 iOS 或安卓。 李彦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同一个观点:不要重复造轮子。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在今年 7 月中旬的一次小规模分享会上做过另一个比喻:大模型产业类似于芯片产业,大模型平台就像芯片代工厂,而文心一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台积电。 这样的自我定位,既源自百度在 AI 领域的长期积累,也来自公司对新增长曲线的渴求。 2013 年,百度美国研究院在硅谷成立,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同年,百度在中国建立深度学习研究院,李彦宏担任院长。2017 年 7 月,百度首次公布完整的 AI 生态开放战略,并正式提出“All in AI”。彼时,谷歌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已横空出世。 李彦宏曾在内部信中表示,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了整整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00 亿元,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 15%,2022 年更是达到 23%。这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多见。 今年 3 月,文心一言问世,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成果开始浮出水面。 参考百度财报对业务的划分,包括搜索、百度 App在内的移动生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的两大业务是智能云和智能驾驶,这两者与 AI 密切相关,是百度倚重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百度智能云业务在今年 Q1 已实现盈利,并在 Q2 持续盈利。 自 3 月 16 日百度发布文心一言至今,百度股价累计上涨约 17%,期间百度陆续发布了千帆大模型平台、文心大模型 3.5,并在 9 月 5 日一口气“端”出 10 多款 AI 相关产品和服务。 一位参会嘉宾感叹:“百度这 6 个月做的事,比之前10年还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