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能吃到ChatGPT红利的人?

HelloKitty 2023-02-10 11:54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474

本文由 BT财经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BT财经

文:梦萧                      

近期,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火爆出圈。

2023 年全球科技行业最关注的是什么?那恐怕可以断言是 ChatGPT。仅 5 天时间用户就突破百万,两个月的时间月活用户成功过亿,打破了 TikTok(抖音国际版)9 个月月活破亿的记录,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因 ChatGPT 的爆火,国内资本市场也开始寻找“中国版 ChatGPT”,百度、知乎和科大讯飞等企业都在关注焦点之内,百度则被寄予更多厚望。2 月 7 日下午,百度官方宣布将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项目(英文名 ERNIE Bot),率先叩响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此外,百度、知乎和科大讯飞等相关公司股价也在飙升。2 月 8 日,百度美股股价涨幅达 12.18%,知乎则直接暴涨了 31.69%,科大讯飞自进入 2023 年以来,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 41%。

1.png

有观点认为,比起一些文字工作者开始杞人忧天担心失业问题,ChatGPT 带给搜索行业的影响或更加深远,甚至可以颠覆整个业态。事实真是如此吗?

谁吃到了红利?

此前,科技行业已经诞生过建立在数据模型之上的“爆火”企业,比如 TikTok。TikTok 在全球的发展态势如同狂风过境,席卷一切旧的格局,这也是抖音并未上市却被资本追捧的原因。2022 年底有机构甚至预测抖音的市值达 4000 亿美元,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但是在 2023 年,TikTok 的风头已经被另一家建立在数据模型上的应用——ChatGPT 抢走了,2 个月月活破亿的 ChatGPT 在全球股市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暴,相关概念股热度持续升温,并且向泛AI 和数字经济板块蔓延。

首先感受到 ChatGPT 寒意的就是搜索行业。从谷歌对 ChatGPT 保持高度警觉,立即在 2 月 8 日发布聊天机器人 Bard 可见一斑;随即微软也宣布推出搭载 AI 功能的新版搜索引擎必应及浏览器Edge;另外一家搜索巨头百度也因此不断更改自己的发布计划,将3月公布“文心一言”大模型项目的时间节点提前到了 2 月 7 日。

科技行业研究员姜鹏许认为,从谷歌聊天机器人首秀回答出错导致股价暴跌来看,谷歌这项技术或有致命缺陷,可能因为时间太过仓促,谷歌并没有认真打磨数据模型,属于技术到位了,但是模型的准备没有到位。

姜鹏许指出,百度能够走在行业前列,是因为其骨子里的搜索引擎基因仍旧强大,在国内百度依然稳居搜索领域的榜首。此外,百度早在 10 年前就将研发主要方向调整为 AI 领域,这些年总计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 1100 亿元,夯实了众多的底层技术。但是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表现究竟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

2 月 7 日,百度正式宣布,旗下类似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项目“文心一言”,将在 3 月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受此消息影响,百度集团港股当天上涨超15%。

金融分析师许艺认为,如果百度的“文心一言”能和 ChatGPT 一样实现爆发式增长,这对百度来说将是一大利好,“百度已经在 AI 这一轮的技术革新中占得先机。这不仅能带来海量的用户,甚至有可能让百度成为相关产业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服务商,从而使得百度真正成为一家硬实力的科技公司。”

自从 ChatGPT 爆火以来,从资本市场对百度的反应可以看出百度在这波红利中处于领先身位,ChatGPT 刚爆火的那几天,百度股价上涨 8.99%,股价为 108.60 美元,截至 2023 年 2 月8 日,百度股价为 160.22 美元,涨幅高达 48%。

2.png

仓促上马

在国内不仅百度对中国版 ChatGPT 跃跃欲试,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正在申请人工智能人机对话专利。

百度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 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这为百度随时推出中国的“ChatGPT”提供了可能。百度提前宣布在 3 月进入内测,无疑让众多竞争对手感受到了压力。

和国内多家互联网大厂准备申请不同,微软和谷歌选择直接“来真的”。微软在 2 月 8 日推出由ChatGPT 支持的最新版本搜索引擎必应和 Edge 浏览器,升级后,用户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并通过搜索引擎生成答案。

《华尔街日报》指出,微软希望此次人工智能升级,能够帮助其削弱谷歌在搜索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后者占据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九成份额。当日,微软股价大涨 4.2%,股价为 267.56 美元,总市值飙升至 1.992 万亿美元,市值增加了约 8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400 亿元)。

而谷歌也在 2 月 8 日的发布会中,紧急宣布人工智能对话式机器人“Bard”(吟游诗人)正在内测。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Bard 在发布会展示工作原理的官方宣传文章中,就出现了一条错误回答,这直接导致谷歌的股价大跌 8%,市值蒸发了千亿美元。

和谷歌以及微软如此仓促“上马项目”不同,百度杀入该领域并不是心血来潮,早在 2022 年就已经有上线 ChatGPT 相关产品的迹象。

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在 2022 年的一场百度内部沟通会上,李彦宏就提到过他身边的朋友经常问他怎么看 ChatGPT,而李彦宏的回答是,不管是 AIGC 还是 ChatGPT 都是 AI 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项全新的产品,虽然百度拥有相关技术,但要把这项技术变成人人需要的产品并不容易,而百度必须要去做这件事,说明李彦宏早已经意识到 ChatGPT 的重要性。

3.png

科技行业分析师王一然指出,ChatGPT 背后实际上是一个语言学习与理解的大模型,这个大模型学习的东西越多,它的准确度和思维能力越强,不是仓促上马就能拿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智能应用的,科技企业还是要认真的去做内容,去做技术的内容,而不是关注于技术本身,尤其是在 AI 应用领域。

王一然同时表示,为什么很多人看好百度?是因为百度在 2022 年就在做文心大模型,几乎跟 open AI 同一个时间在做,只不过百度更多在做中文的文心大模型,所以现在推出类似的功能,我觉得他的准备是够的。

王一然指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百度已经开始探索数据大模型的商业化了,所有科技企业都杀入 ChatGPT,但是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商业化,所以我非常看好百度,其他的科技企业我估计还需要时间来沉淀技术和摸索商业模式。

IPG 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百度成为中国版 ChatGPT 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百度是众多 ChatGPT 概念股中最有希望杀出重围的一家。

群雄逐鹿

ChatGPT 爆火,让一大波概念股趁势起飞,也让众多中国 AI 公司和相关企业闻风而动,除了业绩表现一直不错的百度之外,知乎和科大讯飞也有望赶上“这趟列车”。

2022 年前三季度,知乎总营收为 24.91 亿元,同比增长了 28.4%,但依然未能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净亏损高达 14.01 亿元,同比增加了 53.1%,2019 年至 2021 年知乎的年亏损分别为 10.04 亿元、5.176 亿元和 12.99 亿元,自 2019 年至今(2022年前三季度)知乎净亏损高达 42.22 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知乎的月活已经超过 1 亿人,但让知乎苦恼的是,空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而未能找到赚钱的途径,接连亏损也让知乎备受资本市场看衰,知乎的股价长期徘徊在 1 美元上下,一度甚至跌破 1 美元。

4.png

ChatGPT 推出之后,知乎股价出人意料地从 2022 年 11 月 28 日的 0.91 美元一路攀升至 2 月 8 日的 1.87 美元,涨幅高达 105.5%,有机构预测知乎将是这波红利的又一受益者。因为知乎是以内容为主的社区,而 ChatGPT 之所以有优异表现,首先建立在庞大数据量的训练基础上,然后通过引入“手动标注数据+强化学习”来不断调整预训练语言模型,从而大幅提升回答信息的准确性。

知乎以其知识性为主要内容,在高质量内容方面已经深耕多年,据 2022 年三季报数据显示,知乎的社区内容已经超过 5.8 万条,问答总量超过 4.8 亿条,如此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海量的用户点赞和投票数据,都十分适合开发 AIGC,这或许是资本对知乎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

也有业内人士对知乎不太看好,“如果 AI 能够回答问题,知乎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应该最受冲击的就是这样的问答类平台。如果 ChatGPT 模式真推行下去,知乎就没有价值了。”该人士建议知乎可以试一下 AIGC,“知乎海量的用户是最大的价值,这些年知乎并未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持续亏损的话,不如放手一搏。ChatGPT 对他们来说是危机也是机会,用好 1 亿多月活的话,有可能翻盘。”

另外一家受到业界关注的 AI 公司则是科大讯飞,这家聚焦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功能的公司,于 2022 获得 CommonsenseQA2.0、OpenBookQA 等多个认知智能领域权威评测的第一,是该领域比较有实力的企业之一。

但财报显示,科大讯飞在 2022 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仅为 3.693 亿元,而 2021 年的净利润则为 16.11 亿元,2022 年业绩预告显示,科大讯飞大概率又是增收不增利。2022 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达 183.14 亿元至 201.45 亿元,同比增长明显,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60%-7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45%~60%。

受此影响,科大讯飞的股价自 2021 年 6 月冲上 68.4 元后就一路下滑,最近在和 ChatGPT 有所关联后才逐渐回升,由 2022 年 12 月 30 日的 32.83 元涨至 2 月 8 日 46.33 元,涨幅超过 40%。

科技行业研究员姜鹏许表示,看好科大讯飞杀入 ChatGPT 领域。因为科大讯飞有坚实的相关技术积累,核心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水平,且科大讯飞主导承建了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认知智能领域处于业界领先水平,最关键的是,科大讯飞也有商业落地的场景,比如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

根据科大讯飞的公告披露可以发现,科大讯飞将在 2023年 推出软硬一体的机器人,据悉这种机器人可以提供各种家庭服务,也包括聊天,非常接近 ChatGPT。科大讯飞能否成为中国版的ChatGPT 需要等待科大讯飞的进一步动向。

姜鹏许同时指出,在高速发展的 AI 赛道,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优势已经被逐渐弱化,想要押宝ChatGPT 来实现逆风翻盘并不容易。“作为 AI 第一股,科大讯飞在 2008 年上市至今,其基本盘并不稳定,在其主要现金奶牛的智慧教育领域还出现一定的下滑,中文网站的世界占比仅有1.3%,中文内容和英文内容相比有四五十倍的差距,生存土壤不同,完全硬搬技术未必行得通。”

A 股还有许多 ChatGPT 概念股,除了科大讯飞之外,还有天源迪科、昆仑万维、荣联科技等。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有超 400 项“人机对话”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其中超八成为发明专利。所有专利申请中,已获授权的有 120 余项,2023 年截至目前,已有 7 项相关专利公布或获得授权。这些企业想成为中国版的 ChatGPT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业剧变

ChatGPT 的出现已经深刻改变了多个行业。

据美国媒体报道显示,目前美国接近 9 成的大学生使用 ChatGPT 来完成作业或论文,为此纽约的教育系统全面封杀了 ChatGPT。

有投资人表示 ChatGPT 对投行也带来了改变。外媒曾对 ChatGPT 进行一次高难度测试,让其来解释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以及在经济衰退期间如何投资。ChatGPT 回答得相当不错,展现出识别投资策略并根据其分析提出投资建议的潜力,担忧投资人会失业的情绪开始出现。

毕马威合伙人兼负责人迪伦·罗伯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ChatGPT 可能会成为投行领域一个强大的研究工具。AI 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客户数据,并从中提出建议,例如识别需要筹集资金或可能成为收购对象的公司。

凡事有利就有弊,有的投资人对 ChatGPT 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 ChatGPT 有巨大的 BUG,AI 智能可以给出想要的答案,却无法追踪它是如何给出答案,这有违金融服务行业的合规要求,会带来巨大隐患。

搜索引擎行业则是众多业内人士认为会被颠覆的行业,有人甚至断言 ChatGPT 会取代搜索引擎。而有意思的是,ChatGPT 自己的回答是不会。它解释称 ChatGPT 并不是搜索引擎。它的目的不是提供信息搜索。相对于搜索引擎通过索引网页并匹配搜索词来提供信息,ChatGPT 则是通过对自然语言问题的回答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因此,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并不能相互颠覆。

投资人史保刚也同样认为眼下 ChatGPT 还无法取代搜索引擎,“相比廉价的搜索引擎工具,ChatGPT 成本将会高很多,计算成本太贵,且无法实时获取数据等原因,在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全取代搜索引擎,ChatGPT 技术上和用户习惯上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毕竟不是从 PC 到移动端那样用户习惯的变迁,而是搜索形态本身的变化。无论是垂直搜索、视频搜索还是头条搜索,搜索的本质没有改变,用户的体验核心还是放在搜索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但 ChatGPT 的出现还是值得谷歌、百度这样的巨头警惕。”

“ChatGPT 一旦真成为搜索引擎工具,对百度的影响则是最大,目前百度最大的现金牛还是搜索,这甚至关乎百度 AI 战略能否持续下去。”史保刚较为担心的是 ChatGPT 很有可能会颠覆掉竞价排名,但他同样认为这对百度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百度的技术能力超群,很多机构也一直认为百度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版 ChatGPT,从不断上涨的股价也说明资本市场对百度有信心。”

在 ChatGPT 火出天际之时,对各行各业来说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转型成功可能会逆风翻盘,转型不成功可能会被取代掉。想趁机蹭热点的企业,除了技术沉淀之外,还需要有跑得通的商业模式,对国内的科技企业来说,机会已经摆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就看各自的修为了。

不管怎样,ChatGPT 让全球的科技企业兴奋起来,技术领域的追赶、资本市场的追捧,ChatGPT 或带领全球科技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小程序封面.jpg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528.jpg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

客服微信
享受1V1专属服务
免费领取技术福利
发送名片申请入群
与CT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