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4-01-12 17:11
1693
本文由 零态LT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文章来源于:零态LT
作者:吴狄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笃信 AI 的人,都在等一个 AI 的“App Store”时刻。
这是因为,苹果公司凭借 App Store,塑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软件生态。到了 AI 时代,AI 信徒们就开始急切盼望出现一个属于 AI 的 App Store,来定型未来的 AI 生态。
去年 OpenAI 用 GPT 点燃了 AI Agent 这把火以后,人们纷纷猜测,AI Agent 会不会就是开启“App Store”时刻的关键?因为 AI Agent 让未来 AI 的形态,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晰。
2024 年 1 月 9 日,钉钉推出 AI Agent 落地实例“AI 超级助理”,宣布将在今年 4 月份上线 AI 助理市场 AI Agent Store,同时邀请开发者加入到钉钉的“AI Agent Store”生态中,并立下了“3 年 1000 万个 AI 超级助理”的 flag,致力成为 AI Agent 孵化、分发和交易平台。
发布会上,钉钉还用“7 亿用户联合抵制”的来电海报,Callback 了去年宣布用户突破 6 亿后,全网用户齐刷“6 亿用户全抵制”的梗。
▲图:钉钉在发布会上玩梗
这个“3 年 1000 万”是什么概念呢?
2008 年苹果 App Store 携带 500 款应用上线,截至 2022 年 4 月 29 日,苹果商店(中国区)APP 数量 131 万款。也就是说,别人 14 年达成的应用数量,钉钉想在 3 年内达成,并且翻 8 倍。
这个 flag 是不是立的太草率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钉钉的野心如此膨胀?
先瘦身让用户不那么讨厌钉钉
钉钉自己很清楚,打工人不喜欢钉钉。
用过 ToB 软件的人都知道,这类软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功能繁杂、界面不美观、操作体验差,而且体积通常都很大,看起来就让人觉得臃肿、繁琐。
在 1 月 9 日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一段视频中,一位 up 主给钉钉算了一笔账:在钉钉首页可以直接点击的按钮就有 32 个,算上浮层、子菜单等,光首页就包含了近 100 个功能按钮。
钉钉作为一个 ToB 应用,走向臃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但和纯 ToB 应用不同的是,钉钉同时也是一款 ToC 应用。也就是说,无论是 B 端还是 C 端用户,钉钉全想要,同时也意味着,钉钉团队要挨两端用户的骂,尤其是小学生的骂。
▲图:发布会现场,用户对钉钉印象展示
对 B 端用户来说,永远都有增加新功能的需求;对 C 端用户来说,永远觉得钉钉功能太多了。但两端用户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大部分功能用不到,需要用到的功能则经常找不到。
从三年前做深价值进入业务场景开始,钉钉就一直在投入大量产品经理,试图通过产品设计,让钉钉变得简单易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吐槽钉钉难用的声音并没有减弱,100 多个功能按钮,依然没办法精简到 10 个。
直到 AI Agent 的出现。
站在具体使用者的角度,我并不需要在一大堆功能按钮里找出对应的那一个,只需要对着一个“超级助理”,说出自己的任务即可,至于怎么找到对应的功能,让 AI 去想办法。
▲图:钉钉的AI有何不同
在 AI 助理的功能演示中,用户可以像对待真人助理一样,对 AI 提出任务需求,比如设置铃声、打开邮箱写邮件、签到、预订酒店机票等,AI 助理会主动把对应的功能推到用户手边。
▲图:AI助理功能展示
叶军表示,随着 AI Agent 的不断完善,用户终有一天将获得一个没有菜单的钉钉。
站在用户角度来看,这不就是瘦身成功了吗?
但,钉钉要做的,远不止如此。
AI“更喜欢”臃肿
AI 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大模型、大数据。
也就是说,一个产品能覆盖的场景越丰富,AI Agent 的辅助能力就越强,在面对差异化用户需求时的响应速度就越快,产品带给用户的“臃肿”感就越弱。
在 AI 的加持下,前台用户只会感知到和自己当前项目相关的功能,其它功能被 AI 隐藏了起来,使得用户不再迷失于 100 个功能按钮的海洋中。
例如,AI 超级助理在辅助内容创业者获取灵感、补全素材时,创作者不需要从头开始去训练 AI Agent 进行剧本创作、分镜脚本、拍摄计划等,AI 会根据自己已“掌握”的视频创作场景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
AI 超级助理也可以将冗长的文字、语音、视频内容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浓缩成简短的要点总结。
▲图:叶军现场展示
那么 AI 是如何识别出哪些内容是要点,哪些内容是铺垫呢?
当然是依靠大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而大数据又进一步加快了 AI 进化的速度,使其可以突破固有场景的限制,渗透到更多新场景中。
如今,AI 超级助理不光可以服务职业人士,还可以应用到家长和孩子的教育中。发布会现场演示了给孩子批改作文的操作,可以看到 AI 既可以识别手写内容,还可以给出分析和指导,并对错字错词以及优秀佳句进行标注和解读,告诉孩子错字错在哪里、佳句好在哪里。
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让 AI 成为你的生活助理。
如今,钉钉走到了第九个年头。也就是说,九年里积累的大量数据和应用场景,都成为了现在 AI 的养料。这样一来,“臃肿”反而不再是负担,而是具备了成为“数字资产”的潜力。
如果钉钉的 AI Agent 仅仅是做到了这样的程度,那它顶多是一个让 C 端用户更好用的优化版而已。实际上,钉钉的野心,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敲一敲”能敲开 AI Agent Store 的野心吗
一个很严肃的产品发布会,却以一个很不严肃的小应用作为开场。
解压小应用“敲一敲”,功能类似“线上功德 APP”,敲一下会冒出一个梗词,同时还会给用户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奖品。
实际上,这个小应用承担的使命,很像当年微信的“跳一跳”小游戏。目的是告诉大家,钉钉将在 4 月份正式上线 AI Agent Store,欢迎开发者入驻并发布更多应用。
▲图:钉钉发布会现场
通过这个有点搞笑的小应用,钉钉向开发者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现在的 AI Agent Store,门槛低、宽容度高,只要开发者有创意,就可以向钉钉提交应用。毕竟,能比“敲一敲”开发成本更低、更无厘头的应用,确实也不多见。
这就是钉钉下一步最大的野心:打造“AI 助理+AI Agent Store”的完整链路,让每个人都成为 AI 助理的创建者,甚至都可以从中赚取分成。
▲图:发布会现场
在叶军看来,AI Agent 会成为新 SaaS 的主要形态。
以前,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打开不同的 SaaS 产品和 APP,而 AI Agent 可以让企业通过调用多项 AI 能力,批量完成业务流程、组织管理、知识库管理等操作,并且可以和外部系统进行自动化交互。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原本的大协同、巨型 ERP,被打散成一个个小协同、小功能,当前的“人找功能”的逻辑,将会在 AI Agent 影响下,变成“功能找人”。人机交互也会从图形界面(GUI),向自然语言界面(LUI)转变,届时功能菜单也会被 AI 助理所替代。
这就意味着,当需求和场景越来越碎片化,就需要有足够多的 AI 助理来应对,进而需要更多的 AI 助理创建者。
在钉钉 AI Agent Store 的逻辑中,一个人既可以是 AI 助理的使用者,让 AI 助理为自己服务;也可以将 AI 助理发布到 AI Agent Store 上,为更多人服务。于是,用户被黏在 AI Agent Store 中,成为钉钉生态的一部分。
用叶军的话说,“过去大家总说钉钉服务老板,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老板了。”
如今,钉钉用户数 7 亿,企业用户 2500 万,付费 DAU 为 2800 万,软件付费企业数 12 万,AI 魔法棒企业用户超过 70 万,低代码应用超 1000 万,全代码应用数超 100 万。
未来,钉钉要成为低门槛、高频和开放的 AI 智能助理平台。
AI 浪潮席卷之下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钉钉能否实现今天立下的 flag,甚至能否因此而真正开启 AI Agent 的“App Store”时刻?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