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Kitty • 2025-04-14 15:37
1143
本文由 硅兔君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硅兔君
作者:马霖
编辑:伊凡
特朗普的关税剧本越发离谱。
4 月 10 日,特朗普将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提高到 125%,暂停向其他各国加征关税 90 天,将所有炮火对准中国。
而 4 月 11 日,一位白宫官员向媒体 CNBC 证实,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将跃升至 145%。
过往 40 年,特朗普一直在鼓吹贸易逆差的恶。
他说,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人丧失制造业工作,顺差国吞掉了美国外流的财富。
特朗普支持者也视贸易逆差为贬义词,用“恶化”描述贸易逆差扩大。在其眼中,全世界都欠美国的,尤其是中国,应该用高关税归还。
然而,这只是特朗普事先张扬的叙事逻辑,如果你以此为前提考虑问题,就掉进他的陷阱里了。
因为现实是:贸易逆差只是一个现象,贸易逆差本身不是坏事,需要依情况而判断。
在美国的例子中,贸易逆差恰恰代表了美国强盛的经济,各国对美国的旺盛投资及对美元资产的高需求,反而是特朗普想趁两届任期逆势打破这一切。
同时,贸易逆差不是制造业工作消失的原因,不会拖累美国经济;关税与贸易逆差没有相关性,更不可能“纠正”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美国饭碗被抢走?No!
下图展示了 1975 年以来美国净出口占 GDP 比重(黄线)和实际 GDP(蓝线)的增长情况,可清晰看出,贸易顺差/逆差与 GDP 增速之间没有关联性。
图片来源:卡托研究所;数据来源:美联储
《华尔街日报》近日发布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自 1890 年至 2024 年间的美国经济,也发现美国贸易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贸易逆差不会抑制增长,贸易顺差也不会促进增长。
二战结束后的近 30 年间,美国几乎垄断了重工业,并经常保持贸易顺差,实际人均 GDP 年均增长率为 2.1%。
而在接下来的近 30 年里,从 1976 年到 2004 年,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实际人均 GDP 年均增长率几乎保持不变:2.2%。
以下这张图进一步驳斥了特朗普的说法。
特朗普声称更高的贸易逆差带来失业,但在美国的情况中,更高的贸易逆差不仅和失业率没有相关性,反而其净进口占GDP比重越高(黄线),失业率越低(蓝线)。
图片来源:卡托研究所;数据来源:美联储
关于美国制造业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在过去 20 多年美国持续商品贸易逆差情况下,美国实际制造业附加值在不断攀升。
图片来源:Infogram;数据来源:美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如今美国制造业的产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只是用了更少的人力来实现,这是因为工厂自动化和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几天前在博客上发文表示,自 1970 年代以来,美国进入贸易逆差的同时,德国进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然而,虽然德国的贸易顺差占 GDP 比重比中国高得多,德国制造业就业份额依然大幅下降。
克鲁格曼得出结论:如果德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还不足以避免制造业大规模转移,那么即使消除美国贸易逆差,也无法让美国再次成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体。
“世界对制造业工人的需求比过去少,就像不再需要大量农民一样,即使是制造业贸易顺差巨大的国家也无法逆转这一趋势,美国会主要成为一个服务型经济。”克鲁格曼认为。
真相:美国受益于本国贸易逆差
从金本位时代起,美国主导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购买全球商品,输出美元,其他国家储备美元资产或对美投资,美元回流美国。
这一循环虽然有其缺陷,但客观情况是,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获利一:从全球采购具有性价比的中低端制造业产品,腾出力气专注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保持在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的领先地位,比如 AI、芯片、生物医药等。这是比较优势在发挥作用,如果特朗普执意让大批美国人去生产鞋袜、组装苹果手机,那美国生产飞机、芯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工作就会减少。
获利二:贸易逆差给予了美元世界中心货币地位。实际上美国不仅向世界出口实物商品和服务,还大量“出口”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让美国获得来自世界各国的性价比商品,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花出的钱,还能以外商直接投资、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投资等形式回流美国。
下图展示了美国政府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
图片来源:中金研究部;数据来源:BEA,IMF
经常账户衡量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收入流动,金融账户涵盖外国投资、国债、股票等。
可以看出,虽然自 80 年代以来,美国经常账户呈现逆差态势,但金融账户保持盈余,长期经常账户逆差和长期金融账户顺差几乎可以抵消掉,美国花出去的钱又回流美国。
长期金融账户中最值得提的是美国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些投资让美国一直处于技术研发和创富能力最前沿,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IMF 在 2025 年 2 月发布的最新报告统计了 2023 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直接投资目的地。
数据及图片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金融是美国的巨大优势,其作用丝毫不逊于其他国家购买美国出口的产品。但在特朗普及一些保守派口中,美国仅仅是为了为全球提供流通货币和外汇避风港,从来闭口不谈从中获得的收益。
在特朗普试图编织的信息茧房之外,实际上,大多数靠谱经济学家都能得出结论:
美国的贸易逆差是良性的,美国比其他西方国家人口结构更年轻,购买力更强,因此储蓄率较低。其高科技、服务型企业,以及教育、科研领先,不断吸引人才进入,房地产市场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纠正贸易逆差的最佳做法
如果美国非要扭转其贸易逆差,最应该做的是从其财政赤字下手,而非对中国及全世界征收关税,征税并不会改变贸易平衡。
对一个国家或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会将贸易转移到其他国家或产品,改变原本的消费路径,但贸易平衡基本保持不变。
对所有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将减少进口,但也会减少出口,该国贸易和收入萎缩,但贸易平衡基本保持不变。
所以贸易逆差与关税并不相关。与什么相关呢?储蓄。
造成贸易逆差的是一国出口大于进口,再往深里说,是一国的支出(包括投资及消费)大于储蓄。
所以,如果特朗普觉得有必要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向其政府财政赤字开刀,加强财政纪律,降低投资和消费,增加储蓄,才是最优解。
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美国的联邦预算赤字(2024 年:1.8 万亿美元),其规模是贸易逆差(2024 年:9184 万亿元)的两倍,是巨大的借贷来源。美国政府也可以引导国民少花点钱。
实际上,美国政府长期缺乏财政纪律。全球对流动性美元资产的需求使其比其他国家更有空间放松宏观经济政策,美国还能动不动对别国进行金融制裁。
但现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及全面关税还在加大美国滥用其特权的风险,不但不会缩小其财政赤字,反而会造成更大赤字。
看多了特朗普团队的各种表演,会发现其政策与政策之间,政策与目标之间充满矛盾。特朗普释放了太多烟雾弹,他的核心诉求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参考资料: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